IT2.0業務中臺規劃牽引客戶IT基礎設施投資隨想 (十一):協同、共享、自助、感知模式下的中臺規劃
在第1節中介紹過中臺規劃的3種模式:中臺和后臺(服務組織)支配的高效互動模式,業務中臺更加強調基于標準化流程的端到端高效協同;前臺支配的人性化互動模式,業務中臺是一個個整合資源后形成的能力共享中心;用戶支配的個性化互動模式,用戶可以自助調取中臺的能力來構建自己想要的前臺。這3種中臺的特點可以總結為:協同、共享、自助。

對于傳統行業而言,中臺更加強調基于標準化流程的端到端高效協同,在此基礎上通過前臺給用戶帶來標準一致的服務體驗。端到端業務高效協同的重點在于業務能力、業務活動、業務數據的“集成”。
我司自2014年開始業務數字化轉型變革以來,事實上一開始更多地是在建設“業務集成平臺”,例如運營商BG的LTC(S1/S2/S3…)集成平臺、企業BG的渠道電子交易平臺、消費者BG的iDeal等等,基于“業務集成平臺”面向業務用戶(角色)提供一站式Portal。如果將一站式Portal視為前臺的話,“業務集成平臺”則可以看作是“協同模式下的業務中臺”滿足前臺一站式Portal的業務應用服務需求。在這個情況下,與其說是“中臺戰略”,不如稱之為“平臺戰略”,因為平臺之間的業務應用服務的共享程度較為有限,業務應用服務可復用性較低,難以構建公司級的業務應用服務市場,更多地是由一個個平臺來管理各自所轄業務領域的業務應用服務。
對于共享經濟而言,業務中臺是一個個整合資源后形成的能力共享中心,前臺通過對能力的組合、編排,快速重構并搭建一個個新的業務模式。業務能力共享中心的重點在于業務能力、業務活動、業務數據的“被集成”。
我司在業務數字化轉型過程中確實存在一些“共享模式下的被集成的業務中臺”,無一例外,此類業務的業務能力、業務活動、業務數據都有較高的通用性和可復用性,能夠滿足前臺快速業務創新的需求,例如客戶管理、合作伙伴管理、供應商管理、產品管理、人員/組織管理、基于COA的賬務管理等主數據相關的業務共享中心。正是有了這些可以在全公司范圍內共享的業務應用服務,才讓構建公司級的業務應用服務市場變得更有意義,讓“平臺訂制服務滿足一站式Portal需求”真正轉變成“前臺輕應用訂閱中臺服務市場的標準業務應用服務”,讓服務市場的價值從“統一管理”擴展到“統一共享”,讓“平臺戰略”和“中臺戰略”相融合。
對于完全由用戶來支配的個性化互動模式而言,用戶可以自助調取中臺的能力來構建自己想要的前臺,某種意義上是基于前臺支配的人性化互動模式的更進一步發展。用戶的體驗用戶自己說了算,就像自助分析廠商Tableau說的那樣“自己做的報表才是體驗最好的報表”。用戶支配的個性化互動模式較常用于業務數據中臺的規劃和搭建,基于數據中臺的自助數據分析和洞察是其典型應用。
我司在業務數字化轉型過程中通過構建數據資產管理平臺和數據分析平臺,支持面向業務用戶的自助數據搜索、獲取和消費,幫助業務部門自主提升數據定義、匯聚、整合、搜索和分析能力,自助制作數據分析洞察型業務應用。
除了上述“協同、共享、自助”模式的中臺之外,還有“感知”模式的中臺。在我們實際的服務化架構中,除了用戶、前臺、中臺、后臺之外,還應考慮到對服務環境的改造,使其更加有利于服務交互的過程。通過IoT使能的環境感知場景可以驅動“感知”模式的中臺規劃和構建,任何人都可以借助各種傳感器、IoT感知外部環境,獲得環境反饋并作出相應改變,加快與現實世界間的信息流動。“感知”模式的中臺可以面向用戶或“協同、共享、自助”模式的中臺提供“環境感知服務”。
綜合起來,如下圖所示,可以總結成華為全場景驅動的4種中臺規劃模式,包括“協同、共享、自助、感知”。
不同模式的中臺是為了滿足不同場景的服務需求,基于可發布、可開放、可編排的服務市場,面向前臺和用戶實現可協同、可共享、可自助、可感知的服務體驗。
在接下來的章節里會進一步介紹4種模式下的中臺規劃的相關特點,并就中臺規劃的相關要求結合我司產品探討其對技術平臺的訴求。
數據挖掘
版權聲明:本文內容由網絡用戶投稿,版權歸原作者所有,本站不擁有其著作權,亦不承擔相應法律責任。如果您發現本站中有涉嫌抄襲或描述失實的內容,請聯系我們jiasou666@gmail.com 處理,核實后本網站將在24小時內刪除侵權內容。
版權聲明:本文內容由網絡用戶投稿,版權歸原作者所有,本站不擁有其著作權,亦不承擔相應法律責任。如果您發現本站中有涉嫌抄襲或描述失實的內容,請聯系我們jiasou666@gmail.com 處理,核實后本網站將在24小時內刪除侵權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