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面自主國產化生態—記華為HC2019大會
2018年4月17日中興被美國斷供對于中國通信業乃至世界經濟是一個重大的事件。一年后2019年5月16日,華為也難逃美國的斷供,但華為沒有在美國的重壓之下跪下,反而越戰越勇,發布了一個又一個重量級的產品。盡管在ISP時代時,就己經接觸華為的我,難以想象在這種重壓下,一個企業應具備什么樣的精神、什么樣的能力才能活下來?帶著種種的疑問,受到華為云的邀請,參與了2019華為全聯接大會(即:HC2019)。
1.自我批判、開放包容的態度
對于我來說,本次參與HC2019的重頭戲是MVP閉門座談會,自己參與座談會的次數不算少,但大都只是“蜻蜓點水”泛泛而談,所以也就準備好相關的交流稿。但這次MVP閉門座談會,與之前參與的其它座談會完全不同,MVP們直言華為云核心問題,說出了大家的心聲,問題之尖銳,華為云的高層敢于直面回答的態度,令我深深地感到這是實實在在“以客戶為中心”的華為文化。
“以客戶為中心”這句話,幾乎每個公司都在說,但真正得到實現的公司真的、真的不多。公司大了,浮夸、自傲等不良作風就會成主流,但這點不僅僅體現在MVP閉門座談會上,并且與展臺上每個華為員工進行溝通時深深地感受到。問到任何一個細節,都能隨口答出來,難能可貴的是,不少華為員工,能清晰地認識到華為產品與競品的差距、與用戶心目中想要的產品差距!這是一種自我批判、開放包容的態度
與之相反的是HC2019上某國外公司S,問他們的工作人員竟然來一句“這是我們公司的微信公眾號,有什么你可以自己上去”,此刻深感,我來你們展臺干嘛,浪費時間!所以國外公司在中國,由于太高傲,盤子越做越小是有根據的。
“封閉系統必然要能量耗盡,要死亡的”---任正非,在HC2019上,鯤鵬、昇騰的開放、EularOS開源、GaussDB開源,只是其中開放生態的一小部分。
2.AI時代自主可控的云-華為云
AI作為第四次工業革命,本次HC2019上的主題詞:ADVANCE INTELLIGENCE 共創智能新高度,簡寫就是AI。Keynote、Session大量與AI相關的內容。
盡管AI趨勢是很多公司的共識,但基于AI的應用研發成本高,使眾多中小IT企業既想轉做AI,又因AI成本高,而只能處于“等待被AI處死(等死)”狀態。
AI時代光靠那慢到爆的GPU進行“刀耕火種”式的 AI應用開發是不行的。
這次HC2019上,華為從芯片上有昇騰、鯤鵬;自主AI框架有MindSpore(終于可以放心不用搞某P框架);AI訓練集群有Atlas;這些要素加起來,就是一個自主可控的AI華為云。
3. 真的是“目前全球唯一可以提供端對端5G的公司”
雖然我己經不做ISP多年,但自己對ISP的情結依然很重。自己離開ISP行業時,還是100G的波分設備、NE5000E也就16個10G口,但在這次HC2019上,見識到600G的波分設備、72個10G口的NE5000E!毫不含糊,瞬間深感5G不僅僅是手機和基站這么簡單,背后的核心網支持是不可或缺。
同時也感悟到,中國國企投資的哲學,做ISP時幾乎每年都升級設備,當時感覺沒有必要啊,但實際上每年都做一點升級,當面對5G這種時代性的大升級時,升級成本卻相對于其它國家來說算是很低,因為基礎設施早己Ready。
據工作人員介紹,從NE5000E到NE5000E-20,在板卡兼容性下下了很大的工夫,使ISP板卡盡可能利舊,以保護投資。
對于一位數通工程師來說,能接觸Top-End級的設備己經是一個夢,本來想與NE5000E-20進行一張合照,但工作人員說不允許拍照。但允許我們將板卡抽出來觀看。多年前板卡還是Broadcom等外國芯片,現在己是絕大多數是自主的海思芯片,自主芯片的集成度之高令我震驚(當時一塊板卡上很多芯片,現在只有幾塊)。當看到72個10G口的板卡時,冒出一種“一個二級地市的城域網捧著手上”的感覺。
而網絡結構的新協議SRv6,華為參與了標準的制定,在HC2019上重點宣傳了SRv6的支持。反而之前吹得很火的SDN,在HC2019上卻幾乎沒有提。
自己畢竟之前是做數通,其它與5G相關的設備,不太熟悉,我也就不去了解了。但經過HC2019后,深感華為的確是“目前全球唯一可以提供端對端5G的公司”!。
(圖:華為路由器、交換機上海思自主研發的芯片)
4.鯤鵬CPU臺式機主板
在AI時代,只靠CPU是不夠,鯤鵬920的臺式機主板發布,其集成度與龍芯主板相比高了一個級別。可以預想的未來,鯤鵬CPU中集成昇騰NPU是一個趨勢。如果以后鴻蒙OS普及后,個人電腦上普及AI應用是完全可行,雖然麒麟系列己應用于手機,并且圖像、語音己在手機上得到廣泛應用,但在個人電腦上還未有AI相關的應用,因為沒有競爭Wintel也懶得做,期待鯤鵬+鴻蒙的普及。
(圖:基于鯤鵬的臺式機主板)
后記:
華為幾乎代表了國內IT業最高自主化的成果,在結束HC2019之旅時,在中華藝術宮看到的《頂硬上的夜》此刻浮現出華為在絕望的深坑中探索出自主化道路的艱辛,同時我們作為華為的合作伙伴,并且我是華為云MVP,陪伴華為成長,共建生態,一起走出一條屬于中國自主化IT產業的道路!
最后再次感謝華為云邀請我參與HC2019,來年見!
(圖:《頂硬上的夜》馬珂 2005年)
鯤鵬 AI
版權聲明:本文內容由網絡用戶投稿,版權歸原作者所有,本站不擁有其著作權,亦不承擔相應法律責任。如果您發現本站中有涉嫌抄襲或描述失實的內容,請聯系我們jiasou666@gmail.com 處理,核實后本網站將在24小時內刪除侵權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