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課堂機器人工程方向教學設計不足與工作反思
而我們所接受的日常教育卻使人越來越機械,越來越像機器……
引用:https://github.com/mithi/robotics-coursework
機器人系列課程
EDX:機器人MICROMASTERS,賓夕法尼亞大學
機器人學院,昆士蘭科技大學
Coursera:機器人技術專業,賓夕法尼亞大學
Coursera:現代機器人技術專業,西北大學
Udacity:Robotics Nanodegree
Udacity:自動駕駛汽車Nanodegree
Udacity:飛行汽車Nanodegree
個人機器人課程
EDX
自動移動機器人,ETHZurich
飛行機器人自動導航,慕尼黑工業大學
欠驅動機器人,麻省理工學院
機器人技術,紐約市哥倫比亞大學
機器人力學與控制第一部分和第二部分,首爾國立大學
Coursera
控制移動機器人,佐治亞理工學院
其他
自治智能系統,弗萊堡大學
機器人簡介,斯坦福工程無處不在
機器人技術簡介,麻省理工學院開放式課程
簡介空中機器人,科斯塔斯·亞歷克西斯博士,內華達大學
自駕車的深度學習,麻省理工學院6.S094:自動駕駛汽車的深度學習
SLAM播放列表,Cyrill Stachniss
動手
MIT賽車,麻省理工學院
SLAM講座,條款Brenne
由Penn Engineering提供的F1 / 10
驢車
DIY Robocars
博客
MIT RaceCar Team 5文檔
Jetson Hacks
Andrew Dahdouh的現實字節
有用的概念
人工智能與機器學習
卡爾曼濾波與貝葉斯思想
控制系統:Control Bootcamp,Steve Brunton
計算機程序的結構與解釋
并行編程,Cuda:Udacity并行編程簡介
函數式編程范例:Haskell?+?Real World Haskell,Scheme和Common Lisp
有用的工具
C ++資源和Python
ROS:快速學習ROS,機器人點燃學院
源代碼管理:GitKraken和GIT SCM
Unix Shell和Shell Scripting
花哨的文本編輯:崇高和原子
MATLAB和LaTex教程,Michelle Krummel
算法和技術訪談
Andreis訪談存儲庫
算法游樂場
終于下定決心正式辭職,以此記錄2019年3月。
在教學工作工程中,寫了5篇博文,記錄了經歷:
自己不適合從事這份工作,是辭職的原因,主動離開是最好的選擇。
1. 學生評價:https://blog.csdn.net/ZhangRelay/article/details/77668994
2. 日常工作:https://blog.csdn.net/ZhangRelay/article/details/78707636
3. 課綱考核:https://blog.csdn.net/zhangrelay/article/details/78786842
4. 成績統計:https://blog.csdn.net/ZhangRelay/article/details/79299007
5. 心態調整:https://blog.csdn.net/zhangrelay/article/details/81064824
在高校工作,感悟最深的是填表,幾乎每天都在填寫各式各樣的表格,有多少時間投入到備課和科研呢?
除了填表格之外的時間,也包括下班后本屬于自己的時間。
我一直覺得一個人覺得自由,大致分為兩類:財富自由和時間自由。
財富對應物質,時間對應精神,欲望與自由成反比。
有人財富很少,時間很多,欲望也極小,每天快樂而充實;
也有人財富很多,時間很少,欲望極大,每天焦慮而忙碌。
自己有一個詳細的表,衡量欲望、財富和時間的關系,期望能早日實現有限條件下的自由。
課程開設嘗試了多種形式:
常規課堂:
課件全部重做,使用prezi,側重方法和對內容的學以致用;
將能帶入課堂的實驗設備,全部在課堂上進行演示和講解(理論課也力求能在學習知識點同時明白實操技能);
作業講解分類,區分概念題和編程題,并突出創新報告(批改發現抄襲十分嚴重(3年數據))。
補充資料:
實驗樓課程,邊學邊練:https://www.shiyanlou.com/courses/854,新課SLAM等即將推出;
CSDN博客:https://zhangrelay.blog.csdn.net/,堅持更新;
虛擬仿真與真實實驗環境結合,不斷完善;
微課視頻和交流等,進度滯后;
視頻資料分享與講解:http://i.youku.com/zhangrelay。
教輔參考:
在易科機器人實驗室帶領下,參與了部分機器人科技書的翻譯和推廣。
ROS機器人程序設計系列
ROS機器人項目開發11例
當親身經歷教師這份工作,完成學生到老師身份轉變,也理解了導師那句話,做老師最重要的是耐心,教學需要耐心,科研需要耐心,我個人覺得性格上不適合,從上課一個月就發現自己不適合,但仍然堅持到今天,也應該能堅持到服務期滿。
《孟子·離婁上》云:“人之忌,在好為人師。”
離開高校,也許并不會讓生活更好,但是如今的每一天都十分痛苦,那種掙扎與無奈。
讀博最艱難的歲月,其實都比現在要好很多,讀博只是白了一小部分頭發,然而,僅僅工作3年,至少三分之一的頭發白了,連父母都覺得十分詫異。
連自己的生活都過不好,又如何能帶給學生一個光明的未來?
如果現在的工作讓生活越來越差,那堅持這份工作的意義在哪里,面對家人的質疑,我時常陷入迷茫之中。
5G教育 AI 機器人
版權聲明:本文內容由網絡用戶投稿,版權歸原作者所有,本站不擁有其著作權,亦不承擔相應法律責任。如果您發現本站中有涉嫌抄襲或描述失實的內容,請聯系我們jiasou666@gmail.com 處理,核實后本網站將在24小時內刪除侵權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