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入淺出了解 OKR(九):OKR和Scrum一起共舞(深入淺出的意思)

深入淺出了解 OKR(九):OKR和Scrum一起共舞(深入淺出的意思)
作為熟悉敏捷的高手,你也許已經發現OKR在很多方面和我們熟悉的Scrum有非常多的理念和做法高度重合。 ? 現在可以拿出一張紙一支筆,嘗試自己做一下分析,有多少是類似的,有多少是有不同的,有什么可以做融合,然后再看看和我的分析有多少差異。
在使用Scrum的時候,我們會經常碰到如下的挑戰嗎?
問題來自于哪里呢?我們看看下圖,核心要回答幾個問題:
大部分團隊都是“近視眼”,視角都被限制在了“產品”和“特性”層,使得團隊對于業務不熟悉,對戰略不清楚。產品和特性層級的敏捷,只能解決交付問題,提升產品的響應能力,但業務層級的敏捷,非常難達到。大部分的PO,都是“產品設計”角度出發,是“產品設計師”和“產品管理者”,都很難觸達戰略,做到真正的“產品擁有者”。 ? 如何破局呢?好的PO可遇不可求。使用“規模化敏捷”框架,看起來能夠觸達,但是挺復雜,學習成本和部署成本很高昂。我在實踐中使用OKR來解決問題,將OKR和Scrum做融合一起使用。
企業文化是組織的價值觀和行為準則,是企業創始團隊的思維模式和認知模式的濃縮體現。它絕對不是公司貼在墻上的一些標語,文化角的一些口號,其背后隱藏了組織大量的深層假設,管理體系和流程,以及人事關系。 ? OKR和Scrum對企業文化的要求上有很多的一致性,比如價值驅動,透明公開、自下向上、以人為本、精神激勵、內驅為主、信任授權、允許試錯、學習成長等。這個是OKR和Scrum可以融合的基礎。
適應性是OKR系統的核心特征,OKR做為源自管理2.0時代的工具,卻很好的適應了管理3.0時代的要求,而Scrum的核心特征也是適應性。 ? 在很多行為方式上,OKR和Scrum也有非常多的相似性,比如
從這個角度來看,OKR和Scrum是完全可以融合來使用的:
當然,融合不僅僅是OKR到Scrum的,我們在backlog中常用的優先級排序,我在使用時,也會借鑒到OKR中,對OKR的目標進行優先級的劃分。 ? 我們在敏捷中常用的MVP版本劃分方式以及用戶故事的拆分方法,也會借鑒到KR的制定中,使得KR制定更合理。 ? OKR和Scrum共同使用,相當于建立了大小迭代。大迭代是按照季度(一般來說12周)進行,小迭代按照1~2周進行。季度規劃可以非常明確的提出短期目標和結果,以便于大家的聚焦和小成就的積累。 ? ? 這樣的好處還有很多,我們再看看OKR結構。 OKR的目標和關鍵結果,有沒有類似我們說的“用戶故事”和“驗收標準”? ? 對于組織OKR,是我們說的“Epic”,目標是What,關鍵結果是How,回答了用戶故事的Why。 對于團隊OKR,目標是特性需求(Feature),關鍵結果是“版本標準”,回答了用戶故事的What。 對于個人OKR而言,目標是用戶故事(User Stoy),關鍵結果是“驗收標準”,回答了用戶故事的How。 ? 當我們按照季度、月度和迭代這樣的結構運行時,發現團隊慢慢的發生了很多變化,對價值的理解更深刻,對業務和產品的支持更主動。 ? 當然,OKR和Scrum的融合還有很多操作技巧,我也還在努力的不斷探索更加高效的方式,同時限于篇幅不再過多描述,如果對這個話題感興趣,可以和我聯系。
OKR和Scrum共同使用,最直接的收益就是迭代目標非常清楚,版本目標和成果展現也不用再糾結。由OKR驅動,價值可以直接穿透到個人,上達到CEO,增加團隊業務價值理解的深度和廣度。 ? OKR的可見性好,根據我的經驗,當你想談論整個公司層面的目標或部門層面的目標時,OKR工作得非常好。當你想談論每日、每周、每兩周一次的工作重點項目時,更敏捷的Scrum方法非常有效。換句話說:OKR呈現了整體藍圖,Scrum給出了實現路徑。 ? 產品和特性交付的敏捷,對整體來說收益還是偏低的,是局部的敏捷,而且公司高層并不太關注,研發層級很少能和高層進行直接對話,讓他們理解敏捷的含義和價值。借助OKR,敏捷的局部力量轉為企業層面的,尤其是績效能力的提升,會使得中高層全部關注。OKR的聚焦和短周期特性,還能促成業務敏捷的達成,當團隊的交付能力穩定,并且團隊成型后,OKR能讓組織形成“指哪打哪”的強大能力。
所以,作為敏捷教練、ScrumMaster、PO的你,如果有機會可以推動OKR的開展,那更好了,可以突顯成效,放大業務成果;如果組織和團隊已經在使用了,那更要想辦法介入,和敏捷更好的融合,促進目標和交付的雙重成功。
版權聲明:本文內容由網絡用戶投稿,版權歸原作者所有,本站不擁有其著作權,亦不承擔相應法律責任。如果您發現本站中有涉嫌抄襲或描述失實的內容,請聯系我們jiasou666@gmail.com 處理,核實后本網站將在24小時內刪除侵權內容。
版權聲明:本文內容由網絡用戶投稿,版權歸原作者所有,本站不擁有其著作權,亦不承擔相應法律責任。如果您發現本站中有涉嫌抄襲或描述失實的內容,請聯系我們jiasou666@gmail.com 處理,核實后本網站將在24小時內刪除侵權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