OKR和KPI,有什么不同?
OKR和KPI,有什么不同?

在一次采訪中,小米創始人雷軍提出自己犀利的觀點:互聯網時代應該摒棄KPI。
雷軍表示,“KPI是在傳統工業時代管理上的創新和管理上的成就。在工業時代,改善KPI只有一條路,就是改善效率。KPI能夠完整地反映對效率的改善。
但是在互聯網時代,KPI已經反映不了了。互聯網又特別容易量化考核,所以特別容易KPI。
這個KPI會逼得大家迷失自我,不是把重點放在怎么改善產品,不是把重點放在改善用戶的服務,而是改善我們的KPI指標。粉飾KPI有無數種投機取巧的辦法。”
在雷軍看來,KPI黯然失色,似乎成了企業管理落后的象征,而OKR成了企業新的寵兒,收到眾多知名標桿企業的追捧。為什么會這樣呢?
中國本土OKR輔導教練姚瓊認為,主要有兩個時代背景:
1、?外部環境變了,市場充滿不確定性、風險性;
很多企業以前用的是年度KPI,可能一年時間外部環境早就變化了。人變了,目標也變了。企業就需要更加敏捷的目標管理方式,才能應對外部市場不斷變化的需求。
2、?組織形態變了;
現在,90后、95后甚至00后開始參加工作了,他們更追求自我,不喜歡被約束。
這兩點都要求企業轉變管理方式,用新的工具,來適應市場的變化和年輕人的需求。
既然如此,那OKR和KPI,到底有什么不同呢?
首先,價值觀不同。
KPI是考核工具,成績和工資掛鉤,最關心的是結果。而OKR是定量的目標管理工具,它鼓勵員工設定有挑戰性的任務,更關心過程和目標是什么,你要如何去實現它。
其次,是管理方式不同。
KPI是靜態的控制管理,自上而下制定,員工是被動的“讓我做”;而OKR是動態的自我管理,員工是主動的“我要做”。這樣所激發出的創造力是天差地別的。
再次,管理周期不同。
對于企業來說,一般以一年為周期來設立KPI;而OKR的周期要短得多,可以是季度,甚至是一個月一次。
因此,OKR和KPI所適用場景也不同。
OKR更適合那種大方向性,那種不易于考核的團隊,比如研發,業務支撐團隊。KPI適合那種精細化易于考核的團隊比如銷售同學,業務同學。
借用劉潤老師在「五分鐘商學院」的一句形容,那就是:KPI是秒表,OKR是指南針。
OKR和KPI的四大區別:價值觀不同、管理方式不同、管理周期不同、適用場景不同。
OKR最突出的特點,就是透明。通過在企業內部公布彼此的OKR,一方面可以極大地降低溝通成本;另一方面,團隊的信任以及合作也就自然而然地增加了。
版權聲明:本文內容由網絡用戶投稿,版權歸原作者所有,本站不擁有其著作權,亦不承擔相應法律責任。如果您發現本站中有涉嫌抄襲或描述失實的內容,請聯系我們jiasou666@gmail.com 處理,核實后本網站將在24小時內刪除侵權內容。
版權聲明:本文內容由網絡用戶投稿,版權歸原作者所有,本站不擁有其著作權,亦不承擔相應法律責任。如果您發現本站中有涉嫌抄襲或描述失實的內容,請聯系我們jiasou666@gmail.com 處理,核實后本網站將在24小時內刪除侵權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