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么并線(三條電線怎么并線)
1715
2022-05-28
朋友,你用過算盤算數嗎?
——那么,以計算該算式為例:100÷(12+13)=?
算盤計算大致步驟應該如下:(I)手撥算珠表示12;(II)根據加法撥珠,加上13,讀出結果25;(III)記住中間結果25;(IV)根據除法撥珠,用100除以25,讀出結果4;
這就是算盤計算的特點:
·手動輸入
·手動控制算珠,執行計算
·靠外界記住中間結果和最終結果
·算盤得出最終結果,人腦根據經驗讀數
所以,算盤應該由三部分組成:輸入+運算器+輸出;
這種機器設計理念深入人心——先靠人輸入,再利用機器內部進行計算,最終輸出;當需要再一次計算時,只需再操作一遍即可。
直到一位叫“馮·諾依曼”的科學家的出現,改變了這一設計理念。
馮·諾依曼發現:如果第一次算12+13,第二次算34+31,第三次算12+13,這種設計弊端出來了:
·第一次和第二次都是作加法,算盤撥珠的規則是一樣的,只是輸入不一樣,為什么要再撥一次加法珠算呢?
·第一次和第三次是完全一模一樣的,只因為中間算了一個別的式子,而導致又得重新來一遍,為什么不把計算結果儲存起來呢?
最后,馮·諾依曼提出了自己對計算機的設計構想,在原有的基礎上多加了兩部分,即控制器和存儲器。
所以,如今的計算機設計結構便被稱為“馮·諾依曼體系結構”,包括5個部分:運算器+控制器+存儲器+輸入設備+輸出設備
(說明:其中,“運算器+控制器”稱為“中央處理器(CPU)”;其中,“運算器+控制器+存儲器”稱為“主機”)。
同時,這5個部分不是獨立工作的,是互相通信的,來共同完成計算任務。
?5部分通信
總而言之
·算盤:輸入設備+運算器+輸出設備;
·計算機:運算器+控制器+存儲器+輸入設備+輸出設備
計算機與算盤的區別就在于——算盤沒有控制器和存儲器。
轉載于
http://blog.sina.com.cn/s/blog_aa8e5f710102w38v.html
匯編語言
版權聲明:本文內容由網絡用戶投稿,版權歸原作者所有,本站不擁有其著作權,亦不承擔相應法律責任。如果您發現本站中有涉嫌抄襲或描述失實的內容,請聯系我們jiasou666@gmail.com 處理,核實后本網站將在24小時內刪除侵權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