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houghtWorks讀書雷達(2016)
由來

在2013年4月份,ThoughtWorks中國的員工張逸和劉龍軍根據自己在ThoughtWorks的工作和學習經驗,結合自己的閱讀經歷,以及參考諸多其他同事的建議,制作了第一期讀書雷達(為什么是雷達,請參考ThoughtWorks的技術雷達,以及如何打造你自己的技術雷達)。伴隨讀書雷達的,還有一份精致的雷達圖,以及一份張凱峰根據雷達整理而成的豆列。
而三年后的現在,我們很高興能對這份讀書雷達做一次更新,這是更新的讀書雷達圖,以及對應的豆列。
貢獻者:禚嫻靜,王健,姚琪琳,于曉強,韓鍇,張凱峰
ThoughtWorks作為一家學習型組織,頗為看重每一位員工的學習能力。事實上,大多數ThoughtWorker的骨子里,都溢滿了讀書的基因。與書相伴,與書為伍,既是一種樂趣,又是一種習慣。當習慣成為自然時,書籍就成為生活和工作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了。如果說人文歷史哲學等書籍是一碗心靈雞湯,技術書籍大抵算得上是一味營養素,讀之可以直接帶來養分;可若是不了解自己究竟缺了哪一種營養,亂吃亂補,結果就可能適得其反了。
所以,這次時隔三年后對讀書雷達的又一次更新,完全是出于同樣的目的,不僅僅為我們自己和同事,為社區,呈現這樣一份書單,更是對過往三年的知識的一次沉淀,向過去這段時間伴隨我們成長,幫助提升技能的知識的一次致敬。
更新
首先是分類,也就是我們所說的象限。在上一期的讀書雷達中,你會發現有這樣四個象限,用來嘗試把不同的書籍歸納到不同的分類下面:
編程實踐
架構與設計
方法學
思想與領導力
而在討論新一期的讀書雷達過程中,以及選擇合適的推薦書目時,我們發現舊的四個象限已經很難再覆蓋新的選擇,所以我們嘗試從新的維度去盡可能地覆蓋想要推薦的書目。主要是從個人和組織兩個視角,從微觀和宏觀兩個層面,對涉及到的書籍進行推介。這四個新的象限分別是:
編程與實踐
提升與修煉
流程與交付
思想與領導力
而每個象限內部皆分為三個等級,分別為基礎、進階和高級。在雷達圖中,讀者可以根據該書在圖中距離圓心的遠近,判斷它的難度級別。我們還使用了不同的圖示來表達對每本書的傾向性意見,其中,橙色的三角形圖示代表“強烈推薦”,藍色的圓形圖示代表“推薦”。我們希望這類書籍對于個人而言,可以根據自己目前的水平,選擇適合自己的書籍。在這個層次上,強烈推薦可能就意味著必讀。
我們盡可能把合適的書選擇出來,放在自認為合適的象限,并給予某個等級。但這并不意味著這是這些書唯一的選擇和定位。相反,它們的位置只是表明我們作為一個群體對它們的某種喜好和定位,更重要的是,希望會有人開始認識它們,重視它們,并把它們作為自己職業生涯成長中必不可少的朋友。
挑選書的過程是很艱難的,我們在讀書雷達的頭腦風暴中,面對如此玲瑯滿目的珍寶,不由自主,愛不釋手,對最終進入雷達的書目喜愛有加,而對沒進入雷達的好書更是耿耿于懷。只能說我們盡了最大的可能,把最合適的書羅列進來。但其實還是按照一定的標準在設立這樣一個雷達書單,不然簡單的清單也會失去它本來的意義:
盡可能選擇近兩年出現的新書,尤其是沒有在前一期雷達中被提到的書目。
針對對軟件構建有持續熱情的讀者,他們有想法有意愿,但需要閱讀和知識上的方向指導。
書單有濃烈的ThoughtWorks風格和意味,讀者進而對軟件,對如何成為成熟的軟件咨詢師,甚至可能對ThoughtWorks產生興趣。
綜合大而全的書單不是我們的重點,重點在于從各個維度來推薦最合適的書目,即使是很小眾的書目。
跟之前一期不同的是,這次我們針對新引入的書目會做幾句話的點評,對這本書為什么會出現在這期雷達,為什么會出現在那個位置,給出幾句推薦語,希望大家喜歡。
讀書雷達
基礎篇
白帽子講Web安全
互聯網時代,每個人都需要知道的安全知識必備書籍。
敏捷軟件開發:原則、實踐和模式
重構
編寫可讀代碼的藝術
程序員的職業素養
軟件開發踐行錄
ThoughtWorks聚集了很多愛思考愛分享的人。本書可以說就是這樣一群極有天分的軟件精英的思想和觀點的匯聚,是他們多年的寶貴實踐經驗的凝結。涉獵廣泛,通俗易懂,相信你讀完肯定會有收獲。
進階篇
實現模式
領域特定語言
Building Microservices
微服務是支持可演化性的一些一起協同工作的小而自治的服務。許多組織發現這種細粒度的架構讓系統更具彈性,擴展,也能增加團隊的自治。但是,大量的服務會導致很多令人頭疼的問題必須處理。這本書作為一個一站式商店包含微服務涉及的各種主題,并且通過在ThoughtWorks,Amazon,Netflix和其他公司的具體實踐,幫助大家了解微服務。
高級篇
計算機程序的構造和解釋
修改代碼的藝術
基礎篇
程序員思維修煉
金字塔原理
暗時間
為什么我每天都看書學習進步卻并不明顯?為什么有些人玩得時間不比我少學的時間不比我多,但卻越來越牛?也許劉未鵬會給你答案。
黑客:計算機革命的英雄
每門專業都有其靈魂,或者說啟蒙思想。黑客精神倫理及其獨特的價值觀在很多方面都深刻地影響了今天軟件業的形態。這本書對“黑客”的起源及發展做了詳盡的闡釋。對于一位以計算機,尤其是軟件為職業的人來說,這本書將帶你“尋根訪祖”,探尋我們日常工作背后的哲思。
進階篇
系統思考
咨詢的奧秘
The Trusted Advisor
這本書初看有點兒像中文版的“厚黑學”,但是它內容并不是教讀者取得個人功利的最大化,而是如何與他人合作,達到“win-win”。它的內容雖然涉及作為顧問如何有效地為客戶提供價值,不過書中的建議操作性很強,完全可以應用在更廣泛的范疇——我們每天與他人的交流很多都是向別人提建議或者接受別人建議的過程。最初我擔心這本書的內容不適合“國情”,但后來的經歷告訴我,在溝通與協作上,全人類都面臨相同的挑戰。
Unix編程藝術
UNIX作為一款軟件,絕對是人類的工程史上的奇跡,今天最重要的系統幾乎全部運行在UNIX或其變體之上。它誕生于軟件工程方法論的“創世紀”。得益于數位天才的努力,UNIX將他們的智慧全部包容進來,比如我們耳熟能詳的KISS,YAGNI原則。不過這些智慧大多以源代碼的形式保留在磁盤上了。所幸Eric Raymond的妙筆讓這些睿智躍然紙上,觸手可得,也讓后人可以不斷地從中汲取智慧和精神動力。
高級篇
分析模式
實現領域驅動設計
本書適合于那些已經具備面向對象編程基礎并想進一步提升的開發人員,它告訴我們:好的軟件不只是用好設計模式這么簡單,而是要能夠準確地表達業務意圖,達到“代碼本身即是設計”。
基礎篇
硝煙中的Scrum和XP
用戶故事與敏捷方法
進階篇
持續交付
Google軟件測試之道
敏捷軟件測試
精益軟件度量
軟件度量是當今軟件開發行業的熱點話題,但同時也是推廣實施過程中的難題。一方面軟件企業管理存在度量的迫切需求,另一方面,企業在推行軟件度量的實踐上問題頗多、效果不佳。人們迫切需要破解度量難題,找到切實可行的軟件度量的實踐方法。而這本書從精益理念的角度,嘗試重新梳理在中等規模到大規模軟件開發中度量體系設計和實施的思路。
高級篇
發布!軟件的設計與部署
看板方法
實例化需求:團隊如何交付正確的軟件
精益和敏捷開發大型應用指南
精益和敏捷在很多人眼里只是那些小而美的團隊才能玩的轉的工具,在大團隊大項目中會出現各種各樣的阻礙,源于和已有組織結構,溝通結構甚至績效考核制度的不匹配。而大團體如何運用精益思想和敏捷的原則與實踐開發?相信看完本書你會找到答案。
基礎篇
門后的秘密
部落的力量
如果你幸運的話,在你的一生中,會有一些經歷讓你難忘,每當你遇到困難的時候,你都會不自覺的想起那個時候是什么樣的,從中尋找答案,你在努力讓自己身邊的環境回到“當年”的那個狀態,雖然已經物是人非。如果你不能,你會痛苦、無力、抱怨世事不如以前了。
然而“當年”那個狀態到底是什么狀態?所謂偉大的團隊到底有什么樣的特點?他們中的每一個人心里想的是什么,他們之間又是如何交互的?所謂團隊建設究竟應該怎么做?你又如何領導你的團隊到達這樣的狀態?
作為一個軟件工程師,你一定會多多少少的遇到這些困惑,我強烈建議你讀讀這本書,因為,畢竟,軟件是一個協作的游戲。
進階篇
精益思想
第五項修煉
影響力
為什么有些人極具說服力?同樣的觀點為什么不同人說出來的大家的反應是不一樣的甚至截然相反的?這就是影響力這個武器的威力所在。影響力的打造和經營,無論對于個人還是企業,都可以讓我們做到事半功倍,節省更多的成本,創造更多的價值
高級篇
Agile IT Organization Design
管理3.0:培養和提升敏捷領導力
精益企業
謝謝,希望你會喜歡這份讀書雷達。如果你有更優秀的書目推薦,請在讀書雷達這個頁面上給我們留言。
本文轉載自異步社區
軟件開發 敏捷開發
版權聲明:本文內容由網絡用戶投稿,版權歸原作者所有,本站不擁有其著作權,亦不承擔相應法律責任。如果您發現本站中有涉嫌抄襲或描述失實的內容,請聯系我們jiasou666@gmail.com 處理,核實后本網站將在24小時內刪除侵權內容。
版權聲明:本文內容由網絡用戶投稿,版權歸原作者所有,本站不擁有其著作權,亦不承擔相應法律責任。如果您發現本站中有涉嫌抄襲或描述失實的內容,請聯系我們jiasou666@gmail.com 處理,核實后本網站將在24小時內刪除侵權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