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表格的批量引用(批量引用單元格)
972
2025-03-31
「本文重點介紹關于統計報表。」
報表統計制作分三步:
1、首先要明確業務需求
“5W1H”理論可以用來仔細分析用戶的需求。
Why:設計這張報表的目的?
What:報表內容有哪些?
Who:報表是給誰看的?
When:該報表使用的頻率,每天/每周/每月/每年?
Where:報表要使用在什么場合,或者處在系統的哪個部分?
How:怎么制作這張統計報表,什么工具、流程、方法?
2、報表設計階段
(1)字段選擇
字段是統計報表的核心模塊。在選擇字段時,你應該充分考慮業務并理解查看報表的人的需求。
(2)數據
在讀取數據時,需要注意確定規則。例如,字段區域、位置和名稱等等,有時用戶有不同的默認規則,數據很容易產生誤解。
(3)插入圖表
插入圖表通常有兩種方式:
單元格元素:這種模式的一個典型例子是Excel。將圖表作為單元格元素插入到報表中,展開主單元格后,可以根據單元格的父-子關系自動生成相應的圖表。
懸浮元素:它與單元格圖表的不同之處在于它沒有單元格限制,可以拖放到任何位置。設置大小、位置等,不受其他單元格的影響。
(4)過濾條件
過濾條件是用戶準確找到所需信息的重要手段,仔細考慮哪些過濾標準對用戶有用是很重要的。換句話說,過濾條件的維數是表中一些重要的字段,但這并不意味著表中的所有字段都成為過濾條件才是最全面的。
在統計報表中,時間段的篩選是最常用的。常見的做法是讓用戶自定義選項,同時提取用戶常用的指標,如“最近3天”、“本月”、“本季度”。在這種情況下,減少了用戶在日歷中選擇時間的麻煩,可以快速執行操作。
3.導出報表
保存預覽,將完成的報表發布到服務器,然后在每個設備上管理報表、共享、修改、查看等等。
什么是統計報表?統計報表如何獲得? 統計工作一般是做些什么
1、統計報表是指各級企事業、行政單位按規定的表格形式、內容、時間要求報送程序,自上而下統一布置,提供統計資料的一種統計調查方式。它是我國取得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情況基本統計資料的一種重要手段。
2、統計報表獲得的途徑包含以下三點。
(1)、普查:普查是為了某種特定的目的而專門組織的一次性的全面調查。
(2)、重點調查:重點調查是專門組織的一種非全面調查,它是在總體中選擇個(3)、典型調查:典型調查也是專門組織的一種非全面調查,它是根據調查研究的目的和要求,在對總體進行全面分析的基礎上,有意識的選擇其中有代表性的典型單位進行深入細致的調查。
3、統計工作內容有以下四項。
(1)、統計設計:根據所要研究問題的性質,在有關學科理論的指導下,制定統計指標、指標體系和統計分類,給出統一的定義、標準。同時提出收集、整理和分析數據的方案和工作進度等。
(2)、收集數據:統計數據的收集有兩種基本方法,實驗法和調查法。
(3)、整理與分析:描述統計是指對采集的數據進行登記、審核、整理、歸類,在此基礎上進一步計算出各種能反映總體數量特征的綜合指標,并用圖表的形式表示經過歸納分析而得到的各種有用的統計信息。
(4)、統計資料的積累、開發與應用:對于已經公布的統計資料需要加以積累,同時還可以進行進一步的加工,結合相關的實質性學科的理論知識去進行分析和利用。
「上述就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統計報表相關內容」
版權聲明:本文內容由網絡用戶投稿,版權歸原作者所有,本站不擁有其著作權,亦不承擔相應法律責任。如果您發現本站中有涉嫌抄襲或描述失實的內容,請聯系我們jiasou666@gmail.com 處理,核實后本網站將在24小時內刪除侵權內容。
版權聲明:本文內容由網絡用戶投稿,版權歸原作者所有,本站不擁有其著作權,亦不承擔相應法律責任。如果您發現本站中有涉嫌抄襲或描述失實的內容,請聯系我們jiasou666@gmail.com 處理,核實后本網站將在24小時內刪除侵權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