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浪地球》中都有哪些物聯網技術?
票房突破 38 億!
中外科幻迷好評如潮。
這個春節檔注定是屬于《流浪地球》的。
春節期間整個互聯網上到處都是《流浪地球》的身影。作為 19 年科幻電影大作,《流浪地球》給中國科幻迷們帶來了無盡的想象。都說科幻電影是站在前沿科技的肩膀上眺望未來,《流浪地球》當然也不例外。從中,我們可以看到很多現有物聯網產品的影子。
流浪地球黑科技No1智能語音翻譯
讓不同國家的人都能無障礙地實時交流,一直以來都是人類的夢想。《流浪地球》講述的是一個全人類共同對抗災難的故事。在影片所處的年代,雖然各國聯合建立了所謂的「聯合政府」,但不同國家的人依然說著不同的語言同時在領航者空間站內工作。電影中就有這樣的場景,中國的劉培強中校和俄羅斯宇航員一同討論工作,兩人語言不通,但溝通卻毫無壓力。
原來這一切都要靠掛在宇航員耳朵上的通訊器。這是一個比藍牙耳機大不了多少的通訊器,但神奇的是它能夠做到把不同國家的語言都轉換為通訊器佩戴者的母語,而且實時翻譯幾乎沒有延遲。
事實上,現實生活中已經有了這種通訊器的雛形,它們就是大家熟知的「翻譯機」。在旅店、景區、各種會場,翻譯機的應用場景相當廣泛。在如今的科技水平下,「翻譯機」依然無法達到藍牙耳機大小,也無法真的支持多國語言實時翻譯。不過,電影已經給出了方向。隨著科技的不斷進步,相信這樣的產品走入現實生活指日可待。
流浪地球黑科技 No2 人工智能
影片中領航者空間站的人工智能機器人 Moss 給觀眾留下了深刻的印象。片中 Moss 幾乎是一個萬能的機器人管家:想和誰通話,告訴 Moss;想知道什么消息,聯系 Moss;甚至有人攻擊空間站,Moss 也能第一時間將他們擊退。這樣一個能夠和人類無障礙交流的超級機器人管家其實就是「強人工智能」機器人。
你能想象 Moss 和 AlphaGo 是親戚么?自從 AlphaGo 成功戰勝韓國圍棋選手李世石,人工智能就成為了各大科技公司的寵兒。機器視覺,指紋識別,人臉識別,視網膜識別,智能搜索,智能控制,人工智能的身影一夜間變得無處不在。然而,口號叫得再響,目前的人工智能也只是「弱人工智能」,和電影中無所不能的「強人工智能」機器人 Moss 還有著好大的差距。
流浪地球黑科技 No3 車聯網技術
道路千萬條,安全第一條。
行車不規范,親人兩行淚。
片中酷炫的運載車帶著厚重的工業風讓人耳目一新。在運載車相關情節中出現了一個非常重要的黑科技——車聯網技術。車聯網是由車輛位置、速度和路線等信息構成的巨大交互網絡。通過 GPS、RFID、傳感器、攝像頭圖像處理等裝置,車輛可以完成自身環境和狀態信息的采集;采集后的信息通過分析和處理,計算出不同車輛的行車路線。影片中主角團迅速知道前方路況如何,其他運載車是什么情況,哪個地方還需要火石,去各個行星發動機的路線怎么走……都得益于該技術。
流浪地球黑科技 No4?機械外骨骼技術
從影片開頭劉啟與做假證的干仗開始,套在人 體上的智能強化外骨骼就頻繁出鏡,極為吸睛。之后電影中的救援隊也都裝有這類強化外骨骼,正是靠著它隊員們才能手動推動「撞針」,激發了行星發動機內的核聚變反應。
智能強化外骨骼(圖片來源于網絡)
雖然這是科幻片的劇情,但是并不是異想天開。外骨骼機器人其實已經有了不少應用,目前主要應用有三個領域。一是軍事領域,一個是醫療領域,還有就是最近幾年才興起的工業領域。
其實,外骨骼機器人最早就是來源于軍事領域。早在 2000 年,美國國防部為了增強士兵體能,提高單兵作戰能力,提出了「外骨骼機器人」概念。我們可以簡單的理解為它是附著于人 體外部的「人工智能」。它為穿戴者提供保護,并根據人的肢體活動來感應、驅動機械關節執行動作,幫助使用者跑得更快、跳得更高、負重能力更強。
所以,在未來有了更強的外骨骼時,人類通過它單手運「火石」,或者徒手掰鐵門自然是不在話下。
流浪地球黑科技?No5?AI 換臉
劉啟偷了姥爺的工作證,并找辦假證的給妹妹也搞了個假證件,還有兩套防護服。通常在核驗證件的時候都是要核對本人照片的,電影中鍵盤敲幾下的功夫就完成了「換臉」。
AI換臉(圖片來源于網絡)
類似的面部替換技術,早就被廣泛運用在大片里了,通過 AI 算法也能不需要精通 PS 技術分分鐘搞定。例如電影《速度與激情 7》中,主演保羅 · 沃克在 2013 年 11 月因車禍逝世,當時電影還沒有拍完。制片公司找到了保羅的弟弟,讓他飾演保羅的角色,然后用 CGI 動作捕捉技術,加上保羅之前拍過但沒使用的素材,把弟弟的臉變成保羅的臉,看起來毫無破綻。還有半獸人、阿凡達等,也都用了動作捕捉(Motion Capture)技術。
如果再扯遠一點,現在不僅照片不能相信,就連視頻都信不得了。例如商湯科技就曾發布了一項 SenseAR 美體塑形黑科技,能在實時拍攝的視頻中把一個一米五的「矮冬瓜」,變成一個一六五的窈窕「大長腿」。
AI 機器人
版權聲明:本文內容由網絡用戶投稿,版權歸原作者所有,本站不擁有其著作權,亦不承擔相應法律責任。如果您發現本站中有涉嫌抄襲或描述失實的內容,請聯系我們jiasou666@gmail.com 處理,核實后本網站將在24小時內刪除侵權內容。
版權聲明:本文內容由網絡用戶投稿,版權歸原作者所有,本站不擁有其著作權,亦不承擔相應法律責任。如果您發現本站中有涉嫌抄襲或描述失實的內容,請聯系我們jiasou666@gmail.com 處理,核實后本網站將在24小時內刪除侵權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