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聯網行業應用與解決方案】之智慧園區解決方案
前面一篇介紹了物聯網智慧城市,那么智慧園區與智慧城市之間有什么區別呢?雖然說兩個場景是比較類似,管控的對象也是大同小異,但是仍舊存在一定的差別。本篇就具體來看一下他們有哪些方面的區別。
其實園區這一個場景在生活當中是非常常見的,例如上海的迪士尼樂園,還有每個城市當中的動物園以及各個大企業的工業園、科技園等等,這些都算是園區。
這些園區本身都面臨了哪些挑戰呢?
首先在管理和運營方面,大部分的傳統園區都是以大規模的人工管理為主,但是人工管理普遍存在一個問題,就是效率相對較低,管理粗放,并且還容易出錯。同時人工監管難免出現疏漏,可能會有外人混入其中。由于傳統的園區都是人工管理為主,需要大量人力去處理一些繁瑣的事情,導致運營的成本上升。所以這些問題就使得園區主動的想去進行變革,往一個更加智能的方向去進行改變,以此來提升效率,降低成本。
接下來我們來盤點園區遇到的一些常見問題,首先是安全、安防方面,傳統園區安防是人工管理,所以就可能出現不法分子主動繞開安保人員入園的情況,安保人員只能被動地去響應這些突發情況,往往是事后回溯,風險較大。同時在園區中還會存在訪客管理的問題,就華為公司的規章制度來進行舉例,訪客在到達園區后要登記領卡并且要等待員工去門崗迎接,這當中會耗費大量的時間。據統計,訪客接待一年會浪費員工6300個工作日的人工工時。另外華為員工進公司忘記帶卡時,需要做登記,這也會浪費很多的時間,這會導致員工全年會耗費7800個工作日的人工工時。所以急需智能化的管控手段,幫助公司節省相關人工成本。
另外園區管理還存在能源浪費的問題,因為在傳統園區內照明、新風、空調系統均為物業同意管控。所以就經常會有人離開未關燈、關空調而導致這些能源浪費的問題。同樣的還有陽面窗 簾采光的問題,白天如果以開燈的方式代替打開窗簾進行采光,這其實也是一種浪費行為。能耗的問題將近可以占到園區總的費用的 60%左右,能源這一部分的成本其實占了園區運營成本相當大一部分費用。
綜上所述,可以把上面提到的這些問題總結成幾個問題:一個就是傳統園區運營的成本非常高,其次的原因是傳統園區管理方式以人工管理較多,沒有非常完善的管理系統來對各個部分進行結合,所以員工對于服務的感知度很低。因為缺乏智能化的管理,所以都只能在出現問題后被動解決。
智慧園區解決方案
針對上述的情況,華為針對園區管理需求,設計了一個整體的解決方案。解決方案的架構被分為了三個部分,最底層的是在智慧園區內的各種各樣的終端設備,它們會收集數據,并將數據通過網絡傳給管理平臺,平臺會把這些數據進行處理以及分析并且再上傳到云端為用戶提供服務。然后針對上文提出的問題,智慧園區解決方案一一做出了應對的應用。
剛才首先講到的是安防的問題,智慧園區可以在人員入園時就對他們的身份進行識別,并將身份數據與公安部門數據聯網比對,如若發現人員為黑名單人員,系統將會阻止他們進入園區,將風險控制在園區之外。除此之外,在整個園區都會有不同的傳感器對園區內的消防態勢進行實時監控,例如某個區域的溫度高過正常值的話,系統就會及時向監控中心發出預警,如若情況急速惡化,系統會直接聯系消防部門進行處理,從而將損失降到最低。
接下來針對訪客管理問題,員工可以提前幫要進入園區的訪客進行預約,之后的訪客會收到一條短信驗證碼,在入園的時候將這個驗證碼出示給保安后領取一個臨時的出入證就可以訪問園區了。當然,在這一塊其實還可以做到更好,如果能夠在門口有進行人臉識別的閘機的話,相當于它既可以在安防方面確認身份,也可以在訪客管理方面作為入園的憑證。這樣子的話會更加的節約時間。
剛才也看到了,能源的花費會占到總耗費的將近百分之六十,所以對于能源的控制是在管理園區當中比較重要一塊內容:在這一方面的解決方案被分為了四個部分,發電,配電,用電和管電。在智慧園區當中,除了使用市電之外,還會使用光伏發電來為節省一部分的電能消耗,這種方式不僅節約成本而且綠色環保。在電力分配方面會使用不間斷電源 UPS 來做到削峰填谷以此來降低電力消耗的成本。在用電方面,會使用傳感器對一系列環境數據進行監控。比方說首先可以檢測室內是否有人,如果有人再開燈和空調,其次,可以對溫濕度進行檢測并對應地開空調來對溫濕度進行控制。與此同時,可以使用智能抄表來對整體的能源使用情況有一個非常清楚的認識并進行管控。最后是管電的方面,因為將所有的數據都上傳到了大數據平臺并且對這些數據進行了分析,所以可以設計出合理的方案對能源進行管控,以此來提高能源的利用率以及降低運維成本。
IoT
版權聲明:本文內容由網絡用戶投稿,版權歸原作者所有,本站不擁有其著作權,亦不承擔相應法律責任。如果您發現本站中有涉嫌抄襲或描述失實的內容,請聯系我們jiasou666@gmail.com 處理,核實后本網站將在24小時內刪除侵權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