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敏捷實踐中加速成長(敏捷實踐的方式)
平安集團是國內少有的,具備成體系的敏捷教練隊伍的企業,從上到下擁有很好的敏捷土壤。再介紹一下我自己,我有十幾年的工作經驗,最初幾年是做程序員,后來轉向了項目管理和技術團隊的管理,長期服務于外資銀行和金融互聯網的企業,我曾經在日本生活過很多年,非常熟悉傳統的軟件研發流程,也算是比較成功的 it項目管理者。我 可以非常準確的挖掘客戶需求,管控項目成本,管理團隊,把成果物非常高品質的交付給客戶。
研發總是無法按承諾解決問題,每次都要我去向領導解釋,我夾在中間很難受,這幫人到底行不行?
架構師說:需求這么粗糙,每次都逼著我們上,我又開發又設計我好累。
有一些骨干的研發會質疑架構師,架構師的方案總是有問題,但討論調整就需要一兩天,開發時間根本不夠,我們只能是加班,因為你方案有變化,
測試反饋說:方案總是變,每次都壓縮我們測試的時間,還要求質量,最后我們這邊已經走了好幾個人了。
技術團隊負責人,他的吐槽最多,這一塊他本來想交給這兩名架構師的,但他們太忙,手頭事情太多,根本就hold不住。測試新人太多,因為老人走了之后(被壓迫走了)新人經驗不足,完全依賴手工。隨著我們系統的建設,系統測試和系統回歸測試的工作量越來越大,根本就頂不住。還有一點是業務領導已經向大領導吐槽我們了,我又沒有機會去解釋,壓力好大。如果延期我們就要向運維申請緊急發布,運維很有意見,感覺是四處冒火。
兼職的 Scrum:回顧會根本開不起來,大家都在吐槽需求有問題,但是產品又不認,現在交付確實是比以前快了,但是加班這么忙,感覺很難持續下去。這和敏捷的初衷不一致,這是敏捷嗎?
首先需求第一個是沙子,是只有想法,沒有經過溝通,也沒有辦法進行落地。
第二個是板磚,板磚是經過了溝通,顆粒度比較相似,研發認為是可以接下來去研發。
第三個是鉆石,是經過了設計和估算,邊緣清晰,隨時可以開始。
我自己是不是在使用方的輪子在拉車。
不要以為自己懂了圓的輪子,就想馬上去換掉他的方的輪子。
內容來源:敏捷+社區線上直播009期,《在敏捷實踐中加速成長》分享實錄
敏捷開發
版權聲明:本文內容由網絡用戶投稿,版權歸原作者所有,本站不擁有其著作權,亦不承擔相應法律責任。如果您發現本站中有涉嫌抄襲或描述失實的內容,請聯系我們jiasou666@gmail.com 處理,核實后本網站將在24小時內刪除侵權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