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美&華為,戰略合作簽約!
835
2025-04-05
小明所在團隊開始嘗試敏捷開發方法,從開始的不適應到漸入佳境,小明也漸漸的接受了敏捷思想,尤其喜歡團隊墻上的那塊白板,平時自己也在座位上搞了個小白板,設計了一下,把自己手頭的任務用小便簽寫好就貼上了。
在2022年元旦過后的一次團隊分享會上,小明分享了一個主題《看板方法》,手里拿著就是座位上的小白板,內容是“2022年(虎年)個人規劃”,如下圖所示。
誰知剛開個頭,就被敏捷小智打斷了,小智說:“你這個不叫看板,頂多算個任務板”。小明一頭霧水:“看板不就是把任務都列在上面,顯示當前的狀態嗎?我這能看,還是個白板,怎么就不是看板方法了?”這時候,團隊中的一些成員也發出了疑問,那究竟什么是看板方法呢?
什么是看板方法
在討論看板方法之前,我們先學習下什么是“看板”。
看板(kanban)
一詞來自日文,指可視化卡片,源自精益制造,從豐田公司實踐中演化出來。看板上每列為產品的每道工序,在后道工序在需要時,通過看板向前道工序發出信號——請給我需要數量的輸入,前道工序只有得到看板后,才按需生產。看板信號由下游向上游傳遞,拉動上游的生產活動,使產品向下游流動。拉動的源頭是最下游的客戶價值,也就是客戶訂單或需求。
看板方法
2006 年在 Don Reinertsen 的啟發和鼓勵下,David J. Anderson 最早在軟件開發中借鑒和應用看板實踐,并總結成為完整的方法體系 ——“看板方法”。David J. Anderson 這樣定義看板開發方法:
“看板定義了增量、漸進地改變技術開發和組織運營的方法。它的核心機制是限制在制品數量的拉動系統,通過它暴露系統運作(或流程)的問題,并激發協作以改進系統。”
看板將軟件開發過程視為一種價值流,并且相信拉動式的管理能產生更好的結果。他通過限制在制品 (WIP)的數量等一系列簡單可行的技巧,發現和緩解軟件開發過程中的壓力和瓶頸,提高生產效率。
看板方法的要點
可視化
為了使工作可視化,團隊必須首先繪制出他們的工作流,并將其分解為關鍵的幾個狀態。看板中的每列被分配與這些狀態相匹配。當工作項啟動時,它們被制成卡片并放置在適當的狀態列。通過這種方式使工作流可見,團隊可以觀察工作流以及誰在處理什么,可以增加團隊成員之間的溝通和協作。此外,團隊和管理者可以很容易地發現瓶頸和隊列,這些瓶頸和隊列可能會減慢流程或阻止團隊盡可能高效地工作。
限制在制品
在制品WIP(Work In Process),顧名思義就是正在制作,尚未完成的商品,在軟件開發中代表正在進行的任務。限制在制品意味著在部分或全部作業流程實施拉動式系統。通常在看板每列的頂部標明在制品的限額,如上圖中的“就緒”的WIP為8,“設計”為4,“實現”為8,“測試”為5。如果某列中的卡片數量低于制定的限額,則發出一個拉(pull)的信號從輸入隊列中拉入新的工作,圖中“實現”的WIP值為8,目前只有4個任務,就可以從前一列“設計的完成”列中拉取任務。相對的,“測試”列的任務已滿,目前就不能再拉取新的任務。
如果團隊在制品(WIP)列中有太多的項目時,它會導致任務切換,使人們失去專注并混淆優先級。限制在制品不僅可以提高最終產品的質量,而且可以幫助團隊節省大量的時間和資源。
在看板方法中,完成工作比開始工作更重要。從未完成的工作中無法獲得任何價值,因此團隊將協作實施和遵從在制品限制,讓整個系統中的每份工作得以完成。
管理流動
除了限制正在進行的工作外,看板可以讓團隊以更直觀的方式監管、實測及記載工作流的每個階段。通過看板可以清楚看到工作流中的瓶頸,這樣就可以識別出效率低下的地方。如上圖中的“測試”狀態出現了任務積壓,形成了瓶頸,影響了流動,是目前急需解決的問題。
看板方法可以確保發生問題的時候能夠及時處理,將流程管理好。通過積極管理作業流程,系統的持續增量、漸進式變化可以被評估,以獲悉能為該系統帶來正面還是負面的影響。
顯式化流程規則
實現價值流動,需要遵循一定的規則。規則就是何時或為何工作項從一列移至另一列,團隊需要了解自己的需求,制定作業的規則和指南,確保始終遵守規則。規則不是一成不變的,如果實際過程中發生了改變,則更新規則。
建立反饋環路
這是管理流動基本規則的一部分,為了促進工作流動,反饋環路是必要的,所以應該在需要的地方建立反饋環路。流動是否順暢的反饋,如:阻礙問題分類,影響和原因分析;質量問題的反饋,如開發環節和測試環節遺漏缺陷的分析等。
協作式改進
有了科學的方法,更需要齊心協力的團隊來實施。看板方法作為精益方法學的基礎支柱之一,成為持續改進的工具,關鍵是團隊的共同協作。當團隊成員對任務需求、任務流程、過程和風險達成共同理解,他們就能對一個問題有共識,同時認同改進措施的建議。
實施看板方法的原則
從現狀開始
看板方法沒有描述特殊的角色和過程步驟,它是基于企業已有的現狀開始,鼓勵以持續的、增量的和變革的形式改進系統。看板方法中允許企業繼續使用現有的資源,在員工沒有擔憂的情況下企業可以實施并取得重大的改進。
追求增量和漸進的改變
企業必須同意持續的、小步的、增量的系統變革改進之路。徹底的變革方式盡管有效,但是會在組織內引起恐懼和抵制,看板方法鼓勵采用持續的、小步的、增量的變革方式去改進企業當前的系統。
尊重現有的過程、角色、職責和頭銜
看板方法認為組織當前已有的工作元素是可以接受的和值得保留的,這樣可以消除企業對基礎設施未來改變的恐懼,通過尊重當前的過程、角色、職責和頭銜,我們可以在開始消除恐懼,這樣可以讓看板方法在推廣之處獲得廣泛的支持。
以上原則實現了看板方法與企業原有的開發流程無縫結合,在不知不覺中提高生產效率。換句話說,看板方法是一種漸進式的改良,不是翻天覆地的革命,因而更容易被企業接受。
DevCloud實踐
華為云DevCloud的項目管理(ProjectMan)中提供了看板項目模板,幫助用戶快速建立對看板項目的整體印象。通過看板可以簡單直觀跟進工作事項;支持文檔進行團隊協作編輯和知識分享;支持報表清晰掌握工作進度;操作便捷,能夠高效、直觀協作工作。
新建看板項目
1. 點擊華為云Dev Cloud 進入到華為云DevCloud頁面,點擊下面的“立即使用”進入到控制臺頁面。
2. 如果顯示的是“立即購買”,點擊進入選擇個人免費套餐即可。
3. 在控制臺頁面,單擊項目管理首頁“新建 項目”。
4. 進入“新建項目”頁面,項目類型選中“看板”。
5.根據參數提示信息設置“項目名稱”和“項目描述”。單擊“確定”。新建完成后,默認進入到項目“工作項”頁面。點擊右側的“更多”可以進行相應的操作。更多應用請使用華為云Dev Cloud 進行體驗。
寫在最后
看板方法適用于多種場合,使用看板方法可以確保工作流和價值交付的持續性。與大多數敏捷方法不同,看板方法未規定使用時間盒迭代,團隊可以不受時間盒的限制,執行待辦事項列表中優先級最高的工作。限制在制品可以讓團隊成員專注于當前工作,讓團隊專注于完成整個系統工作流,直至在制品完成才會開始新工作,提高工作效率和質量。看板方法的透明使浪費可視化,因而能夠減少浪費。
在看板中方法中也可以使用迭代,但應始終遵循在整個過程中持續拉取單個條目并限制在制品以優化流程的原則。
說了這么多,開篇中提到小明的白板不能被稱作是看板方法,你知道原因了嗎?
2022年的春節即將到來,讓我們一起用華為云Dev Cloud 的看板來規劃和管理我們的虎年計劃吧,祝愿大家在新的一年里如虎添翼,虎虎生威!
敏捷開發
版權聲明:本文內容由網絡用戶投稿,版權歸原作者所有,本站不擁有其著作權,亦不承擔相應法律責任。如果您發現本站中有涉嫌抄襲或描述失實的內容,請聯系我們jiasou666@gmail.com 處理,核實后本網站將在24小時內刪除侵權內容。
版權聲明:本文內容由網絡用戶投稿,版權歸原作者所有,本站不擁有其著作權,亦不承擔相應法律責任。如果您發現本站中有涉嫌抄襲或描述失實的內容,請聯系我們jiasou666@gmail.com 處理,核實后本網站將在24小時內刪除侵權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