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感支付技術與應用研究(ccb開放論文,發表于科學與財富期刊)

      網友投稿 839 2025-03-31

      無感支付技術與應用研究

      摘 要:支付已經成為大眾生活密不可分的一部分,隨著金融科技的發展,支付模式也在不斷迭代升級,無感支付技術應運而生。實現用戶無感知的支付,識別技術是基礎和核心。但目前的識別技術,在實際應用中技術本身和安全性仍存在一定局限性,雖然目前推出的車牌識別支付、人臉支付、聲紋支付受到大眾接受和歡迎,但目前仍未實現大規模推廣應用。而隨著科學技術的不斷發展,技術標準的統一,監管政策的完善,無感支付未來實現“生態”應用值得期待。

      關鍵詞:無感支付;識別技術;應用

      1 無感支付的概念界定

      目前,對無感支付沒有權威、標準的概念界定。本文認為,無感支付是 用某種獨一無二的特征標的物綁定銀行賬戶或支付工具,通過一系列技 術加以識別該特征標的物,從而完成支付。理論上,只要能夠體現出獨一 無二的特征,實現不可替代、不可抵賴的身份認證,萬物皆可成為標的物。 無感支付體現三個特征:一是支付身份認證方法不再是 ID 卡、密碼 等傳統方式。二是支付不再作為一個獨立的環節出現,沒有專門的支付動作,即支付過程無感知。三是支付速度高速化,目前普遍認為不超過 2 秒。

      2 無感支付的技術基礎

      無感支付技術是以識別技術為基礎。目前識別技術主要可劃分為三類,即光學識別、聲學識別、各類波的識別。

      2.1 光學識別

      物體識別。是利用影像設備代-視覺器官獲得外部標的物的信 息,再利用識別算法、比對庫等對采集的標的物信息進行運算、分析,最終完成標的物的識別。物體識別的原理是影像設備代-視覺器官。虹膜識別。是利用人體虹膜結構唯一性的特點而完成身份識別。需要 構建虹膜信息庫,利用虹膜識別算法獲得特征點后,在虹膜信息庫中進行特征匹配,根據信息庫中虹膜與身份信息的綁定情況準確識別出身份。人臉識別。具有非強制性、非接觸性、并發性的特點。需要構建人臉信息庫,攝像頭采集人臉圖像信息后定位出特征,在人臉信息庫中進行搜索匹配,根據匹配結果中所綁定的身份信息完成身份識別。掌紋識別。是利用手指末端到手腕部分的特征如主線、紋理、脊末梢、分叉點等進行的身份識別。實現原理與虹膜識別技術類似,是一種非侵犯性的識別方法,用戶比較容易接受,對采集設備要求不高。掌靜脈識別。提取手掌內的靜脈血管甚至肉眼看不清的毛細血管分布圖像,與掌紋識別相比,能夠克服因手指油污或者脫皮而無法識別的情況,掌靜脈血管特征難以偽造,具有安全性高、誤識率低的優勢。

      2.2 聲學識別

      聲波識別。是利用發聲體振動空氣的振動頻率、周期、振幅獲得聲波 的特征量,由于不同聲波的特征量具有差異,使得可根據聲波的振動參數 進行識別。目前,聲波識別已成功應用于支付領域,即聲波支付。聲紋識別。屬于生物識別技術。需要采集語音信息構建聲紋特征庫,在特征庫中綁定聲紋特征信息與個體的身份信息, 再按照語音信息采集、語音信息處理、聲紋特征提取、聲紋建模、聲紋特征匹配、判別決策六個步驟進行聲紋識別。

      2.3 各類波的識別

      RFID識別。RFID(Radio Frequency Identification)屬于一種非接觸式的 無線射頻自動識別技術,是一種基于 1- 100GHZ的短程通信技術。

      eNFC 識別。NFC(Near Field Communication,近場感應通信)是一種由RFID技術與互連互通技術為基礎發展而來的短距離、非接觸式無線通信技術。

      國際移動用戶識別碼。(International Mobile Subscriber Identification Number,IMSI)是一種在移動通信網絡中用于識別移動用戶的標志。由MCC 國家代碼,MNC移動網號碼,MSIN移動用戶識別碼構成。

      腦波識別。人腦中許多神經細胞均處于活躍狀態,并在生物電波動的情況下產生電器性震動。腦機接口(Brain- Computer Interface,BCI)技術能利用腦波信號進行簡單的意念控制,當前能被識別的腦波信號類別較少,腦波識別技術仍有待進一步完善。

      3 無感支付的應用現狀

      無感支付技術與應用研究(ccb開放論文,發表于科學與財富期刊)

      3.1 國內外無感支付應用情況

      從國際看,芬蘭 uniqu 公司在 2013 年便向用戶推出了全球首個“人臉支付系統”,能夠在 5 秒內完成支付交易過程。2014 年 1 月美國支付公司 Pulse Wallet 便應用日本 Fujitsu 所提供的無卡 POS 終端機進行無感支付,該無卡 POS終端機應用了掌紋識別技術,通過掌紋所綁定的用戶銀行卡信息實現支付。從國內看,2014 年 2 月,就有機構提出了“空付”系統的構想,該系統在理論上能夠將任意具有獨特特征的物體作為空付系統的授權對象。目前,國內幾乎所有大型商業銀行、頭部支付機構均實現了指紋支付,部分能夠支持車牌識別支付、人臉支付、聲紋支付。同時,商業銀行也嘗試在ATM機安裝掌紋識別模塊,通過掌紋識別進行無卡存取款業務。

      國內外機構均在積極探索與應用無感支付技術,這些技術的應用有效增強了用戶支付體驗。

      3.2 現階段無感支付應用的局限性

      技術局限性。一是識別的準確率。需要一個智能多維度識別標的物身份的技術來支撐。二是識別的距離局限。目前生物識別技術需要在相對近距離的范圍內完成。三是需要采集端與后臺服務器進行大量的信息交互, 必須有可靠的網絡保障,5G的應用將突破此局限。 安全局限性。一是如果儲存著大量身份識別信息的數據庫被攻破,不但更換用戶信息的成本較高,還會導致用戶身份信息和個人隱私泄露。二是雖然生物特征具有不可再生的天然安全優勢,但是特征信息被掃描數字化后,存在被復制被再造利用的可能。三是相比識別技術的日漸成熟,標準化工作的推進速度相對落后,國內外發布的標準規范不統一。政策局限性。對于有識別技術特別是生物識別技術參與的無感支付,相關的監管法規還亟待完善。無感技術接入到支付系統,需要符合滿足《非銀行支付機構網絡支付業務管理辦法》、《支付機構互聯網支付業務管理辦法》中的相關管理規定。

      4 無感支付未來應用展望

      4.1 科學技術的不斷進步奠定技術基礎

      技術的不斷迭代升級。識別技術將不斷迭代升級趨于完善,為無感支付的應用奠定良好的技術基礎。未來無感支付技術的迭代升級將主要朝提高安全性、效率性、準確性發展。多種技術的有機融合。單純依靠技術進步來提高識別準確率已不能滿足安全需要,多種技術融合的解決方案將成為未來識別身份認證環節

      的主流手段。統一的安全認證標準。一條產業鏈要高效運行,統一標準永遠是第一步,有了標準才能做到有據可依,整個行業才能互聯互通。

      4.2 監管部門對新技術的開放包容奠定政策基礎

      中國政府對新技術的開放包容成就了目前互聯網在中國的蓬勃發展。以金融機構為主導,自身技術力量較強,信息安全管理規范;公信度較高,不容易產生道德風險;客戶群龐大,推廣成本低;網點分布廣,生物信息收集方便,是目前較優的發展模式。

      4.3 無感支付的“生態”應用展望

      無感支付應用要形成規模,必須從“生態系統”的角度來實現。在“生 態系統”下,支付僅僅是開始而非結束。以支付為前端入口,通過支付給生態帶來更多的基礎用戶和數據。通過支付的連接作用,促進整個系統更高效、精確的服務用戶。要建成無感支付“生態系統”,應做到以下三點:一是能夠支持無感支付的應用場景一定不是單點而是需要織網形成規模,才能打造良好的用戶體驗。二是一定要讓更多的參與方都積極融入到“生態系統”中,各方發揮各自作用、獲得各自利益,共建共享系統,共生共榮發展。三是金融機構可以在“生態系統”中起到有效連接各方的中心作用,助力 B 端企業加快數字化轉型升級,與 G 端政府深度互聯合作,針對社會民

      生痛點,貢獻解決方案,從而讓 C 端用戶的生活更加便捷、舒適和美好。

      結束語:

      隨著 5G、大數據、云計算等技術的發展,將不斷破除目前無感支付在 實際應用上的壁壘,在人臉支付、聲紋支付、eNFC 支付等已經實現一定推廣的基礎上,未來有望在商業、醫療、出行、社區等領域形成“生態”應用。

      參考文獻:

      [1]趙文郁.淺析生物識別技術在支付領域的應用[J]時代金融 2018(717):86.

      [2]郎為民,褚開鋒,吳培仁,張漢.射頻識別的發展歷史[J]技術交流 2019(01):01.

      [3]宋丹,黃旭.生物識別技術及其在金融支付安全領域的應用[J]生物特征與安全專題 2015(12):30.

      AI AI開發平臺ModelArts 金融專區

      版權聲明:本文內容由網絡用戶投稿,版權歸原作者所有,本站不擁有其著作權,亦不承擔相應法律責任。如果您發現本站中有涉嫌抄襲或描述失實的內容,請聯系我們jiasou666@gmail.com 處理,核實后本網站將在24小時內刪除侵權內容。

      版權聲明:本文內容由網絡用戶投稿,版權歸原作者所有,本站不擁有其著作權,亦不承擔相應法律責任。如果您發現本站中有涉嫌抄襲或描述失實的內容,請聯系我們jiasou666@gmail.com 處理,核實后本網站將在24小時內刪除侵權內容。

      上一篇:企業學習平臺怎么選?有哪些好用的企業學習平臺?
      下一篇:在excel 2010中單元格地址引用的方式有哪些?(在excel工作表中如何查找)
      相關文章
      亚洲中文字幕无码日韩| 国产亚洲成人在线播放va| 亚洲精品国产品国语在线| 国产午夜亚洲精品理论片不卡 | 亚洲美女免费视频| 亚洲首页在线观看| 久久亚洲国产精品成人AV秋霞| 亚洲国产综合精品中文第一区| 久久精品亚洲综合专区| 亚洲av日韩综合一区在线观看| 亚洲AV无码专区国产乱码电影| 亚洲va久久久噜噜噜久久天堂| 久久精品国产亚洲av麻豆| 亚洲国产成人久久综合一 | 亚洲综合在线视频| 亚洲高清无在码在线无弹窗| 亚洲天堂电影在线观看| 久久精品国产亚洲av麻豆图片| 亚洲an日韩专区在线| 亚洲色大成网站www久久九| 亚洲欧美黑人猛交群| 久久亚洲AV成人无码国产最大| 日韩亚洲国产综合久久久| 亚洲免费日韩无码系列| 亚洲综合在线另类色区奇米| 亚洲gv猛男gv无码男同短文| 精品日韩亚洲AV无码一区二区三区| 亚洲精品中文字幕无码AV| 亚洲制服丝袜中文字幕| 亚洲熟妇AV一区二区三区浪潮| 亚洲精品无码av中文字幕| 亚洲jizzjizz少妇| 亚洲一区无码精品色| 国产亚洲色婷婷久久99精品| 亚洲国产精品久久久久| 亚洲免费视频网址| 亚洲国产成人无码AV在线| 亚洲麻豆精品国偷自产在线91| 亚洲一区爱区精品无码| 亚洲人成网址在线观看| 亚洲一区二区三区在线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