演示文稿主題怎么設置啊(怎么將演示文稿主題設置)
943
2022-05-30
如今,設計的影響力早已超越了平面排版和客觀物體設計的層面,而是而且擴展到了醫療保健服務、公共政策制定、教育、金融服務以及更多領域。這些在新興設計領域工作的設計師們負責的項目對人們的生活質量產生重大和根本的影響,同時也影響著人們的道德觀。
例如,在醫療保健領域,設計師的觸角已進入到各項應用,從工業設計師設計的心臟起搏器到服務設計師設計的手術室。對比行業中有著相似影響力的臨床醫生,醫生的職業生涯始于宣誓遵守希波克拉底誓言(新醫生執業前保證遵守醫德守則的誓言),這為臨床醫生的職業行為規定了明確的邊界;而在設計行業,設計師們在道德決策方面并沒有明確合理的規范來約束,卻在持續不斷地把自己的影響力帶到更為新興、風險更高且對人類產生長遠道德影響的領域里。
設計師在職業實踐中會探討職業道德嗎?他們需要了解或遵守職業道德規范嗎?在設計實踐或具體項目里,應該由誰來參與制訂這種規范呢?是否有一套這樣的規范適用于所有類別的設計和設計師呢?本文將探究多種交互式方法,與跨領域的設計團隊一起來制訂設計行業的職業道德規范。
2009年,David Berman發表了“Do Good Pledge”(在《Do good design》一書里提到的“設計改變世界的宣言”),鼓勵平面設計師承諾貢獻他們10%的專業時間到“做改變世界的好設計”上,并在工作中堅持遵守道德規范。相對于這些宣言、承諾和項目,我們更感興趣的是設計師如何在特定的項目和團隊中相互合作并創建設計的道德規范。
既然有如此豐富的歷史供參考,我們便著手去了解設計師在當代設計中是如何看待和踐行職業道德的。我們用了一年的時間與交互設計師、服務設計師、游戲設計師、平面設計師、工業設計師以及醫療保健領域的設計師進行交流,詢問他們是否在實踐過程中談論道德倫理,并試圖了解他們對于是否需要道德規范持何種態度,如果他們認為需要,我們又可以通過什么方式來幫助他們制訂這些規范。通過Service Design Network(服務設計協會)、BarnRise(芝加哥設計黑客沙龍)以及IxDA(交互設計師協會),我們與50名設計師取得了聯系,并邀請他們參與到我們的研究中。
我們對設計職業道德的研究和我們所希望創建的道德規范有如下假設:
? 職業道德是每個人應盡的職責。
? 如果樣本量足夠多,我們就可以制訂一套適用于所有設計領域的職業道德規范。
? 我們也許可以開發出一個標準模式,引導設計師們自己去制訂設計的職業道德規范。
我們的研究經歷了3個階段: ? 第一階段:“將設計過程中個體所承擔的道德責任轉向群體”。
? 第二階段:“制訂項目專屬的職業道德規范”。
? 第三階段:“通過對話打破限制與隔閡”。
隨著時間的推進,我們意識到不是所有的假設都是正確的。通過與Mad*Pow和Service Design Network合作,我們邀請了15位來自全國各地的設計師各自遠程重寫“現代版希波克拉底誓言”中的一個片段,如圖1所示,使其適用于設計行業。
圖1 設計師誓言
我們選擇不同背景的設計師(游戲設計、平面設計、醫療保健設計和工業設計)參與進來,目的是想要知道設計師對于道德責任本質的理解是否會因行業而異。每個設計師均收到了一份填空式模板,用以表達他們個人對于職業道德規范的理解。
我們用這15份模板創寫了3份設計師誓言。每位設計師都被分配改寫“現代版希波克拉底誓言”中五分之一的內容,然后我們按原誓言順序排列改寫后的內容,由于我們一共邀請了15位設計師參與,因此最終得到了3份不同的設計師誓言。這種方式既能展現個體的見解,也能凸顯他們代表更大群體的意志。在確定了模板的最終樣式后,我們把它作為一款開源工具發布到網絡上。這樣,所有人都可以用它去編寫個人或群體的職業道德規范。
這里我們必須要重申當時由設計師遠程參與工作的重要性。他們沒有任何面對面交流的機會,因此無法影響彼此設計師誓言的撰寫。后來我們正式開始項目小組合作后,才領悟到了當面合作的重要性。設計的本質是協作,所以我們需要開始思考的是如何通過群體協作而不是個人反思來創建設計職業道德規范。
設計師誓言的項目經驗讓我們意識到,我們在探究設計職業道德的路上走錯了方向,設計倫理不是個體為群體去制訂的。事實上,由于實際情況的不同,不同群體可能需要不同類型的道德規范。那么,我們要開發一個什么樣的工具才可以使各種團隊在協作時都可以用它來定義道德規范呢?
朝著這個方向,我們嘗試了更多的開放式工具和對話腳本。我們這次沒有使用模板,以期給來自不同背景的設計師們更高的自由度去制訂他們的設計職業道德規范。我們在BarnRaise(一個具有社會影響的設計交互式大會)探索了該方法。我們讓一支跨領域的設計團隊用一個周末的時間,完成了從項目研究到原型開發的全過程。我們通過與團隊成員交流并記錄交流內容的方式,來為團體制訂設計道德規范。交流內容集中在兩個問題,即設計團隊成員如何協同工作以及他們要為目標人群承擔哪些責任。
開始,我們通過分享“現代版希波克拉底誓言”,去啟發團隊成員設想一份職業道德規范可能會是什么樣子;之后談話引向了我們將要合作的群體,即作為一個設計團隊,如何理解與合作群體之間的關系;接下來我們集中精力回答以下問題,“我們要采用何種方法去解決這個問題?我們應該具有什么樣的精神去解決這個問題?在理解問題和解決問題中,合作群體扮演了什么角色?”
在接下來的幾天內,通過這些談話,我們為該項目擬定了一份專屬誓言,概述了他們作為一個群體所應遵循的職業道德規范,如圖2所示。這張圖闡釋了他們的工作領域、他們將要采用的方法以及完成該任務所需具備的心態。
圖2 BarnRaise設計誓言
BarnRaise設計誓言:在解決社區中風預防的設計相關問題時,我們會立足于全面思考個人、家庭、經濟穩定的基礎上來設計。我們將以謙遜和包容的心態去了解中風預防群體,解決易見需求并挖掘深層洞見。我們將秉持為群體發聲、為群體著想、樂觀的態度,隔絕一切第三方利益,完成這次設計任務。
執行這個項目的團隊被命名為“Team Neuron Sparks”,源自始終貫徹他們的誓言。項目過程中他們一直思考并回答以下問題,“在南芝加哥,我們要如何推動社區領導者給社區成員培訓來幫助他們做好中風預防工作?”團隊誓言深刻地影響了他們設計的過程,指導了他們采訪社區領導人的方式,以及引導團隊去做了一次集體參與的設計實踐活動(參與式設計)。
這個誓言還讓團隊專注于全面了解社區成員的整體生活情況。它督促設計團隊成員秉持承諾,注重社區成員的尊嚴,并以謙卑的態度去執行訪談任務。最后,他們還為帶頭預防中風的社區領導人制作了一套定位工具包的原型(如圖3所示),并開發了一個App讓他們可以協同合作。這些設計原型也被設計團隊里的臨床醫師領導所采用,在IIT+ID(美國伊利諾伊斯理工大學設計研究生院)的幫助下,持續進行著產品迭代。
圖3 培訓工具的設計原型
職業道德規范不是一勞永逸的。與“Team Neuron Sparks”團隊的合作經驗使我們意識到在項目過程中持續探討職業道德規范的重要性。道德規范是有生命力的,隨著我們對項目認知的加深以及項目所處階段的變化,它也必須隨之迭代。因此,我們決定把激發團隊成員圍繞道德規范的探討作為下一步的工作重心。
促進設計道德論的交流把我們引向了一個意想不到的方向:游戲設計。對道德倫的反復探究最終引領我們創作出一個角色扮演游戲——Ethics Quest(設計職業道德規范探索游戲),如圖4所示。我們在赫爾辛基的IxD16(設計大會)對這款游戲進行了測試。該探索游戲讓跨領域的設計團隊成員在游戲過程中經歷多種不同的道德情景,他們被要求在每個當下的情景中扮演一個新的角色。這種構建同理心的練習把自我從道德對話中移除,讓參與者能夠身臨其境,也因此可以相對輕松地去談論難以應對的議題。
圖4 角色扮演游戲:Ethics Quest(設計道德規范探索游戲)
這個游戲讓項目團隊中的參與者有機會去扮演遠離他們個人生活的角色。我們會提供關于該角色的背景故事、技能以及經歷去幫助參與者進入該角色并了解該角色可能會如何感知情境。參與者將會體驗3種不同的情境:分別是單人扮演、正面對抗以及合作,這樣,他們便能在進入與另一團隊成員發生“道德規范沖突”的情境之前先一步融入到他們所扮演的角色中去。
通過Ethics Quest,我們發現團隊成員間的交流是改變他們對道德看法的最有力的工具,如圖5所示。討論設計職業道德往往困難且棘手,但如果把對話內容包裝在一個有“安全空間”的游戲里,就會使討論變得簡單甚至有趣。該游戲也能夠幫助參與者站在對方的立場上理解他們的目標,這些是可以進行一場有效對話的必備條件。領悟到這些以后,我們把研究重心從制作記錄道德規范的文檔工具,轉向重視討論道德重要性的方向上。我們謹記這一點并持續迭代Ethics Quest,探索能夠將其融入項目團隊和設計教育的新玩法。
圖5 Ethics Quest改變團隊成員對于設計道德的看法
一年不斷地研究探索下來,我們意識到,我們最初對當代設計道德論的假設是不正確的,其原因如下。
? 通用的設計職業道德規范不可以由個體去制訂。
? 設計職業道德是活的,是有生命力的,對于每個團隊來說都是獨一無二的。
? 由于每個團隊成員的愛護與關注,才能使設計職業道德保有活力和意義。
唯一可以保持團隊所有成員的積極性,使他們對這份群體共有的道德規范的燃起主人翁意識的方式是讓所有人都參與到有思想的、帶有反思性的、共同創造的對話中來,旨在定期為團隊的道德規范注入活力。
“道德規范是有生命力的,隨著我們對項目認知的加深以及項目所處階段的變化,它也必須隨之迭代。”
對于設計職業道德理解的進步改變了我們對設計師角色的認知。我們從自以為標準規范的創造者,轉變成為通過創造新的對話來改變設計職業道德實踐的協調人。如果我們希望改變職業道德在專業領域的作用,那我們必須首先改變我們在設計過程中所扮演的角色。我們必須成為對話的設計者, 尋找新的方式讓人們相互聯系、互相交流。
這種角色的轉變是必要的,這不僅是為了改變專業領域內人們對職業道德的認識,也是為了讓設計師們能夠在更大的平臺上成為推動職業道德規范變革的催化劑。作為設計師,我們有機會與我們所參與的每個團隊一起設計有關探討道德規范的對話,利用設計的力量去影響任何組織對于道德規范的感知。通過這些對話,設計將成為一個強有力的改變世界的工具。
以催化對話的方式推動團隊去做合乎道德的設計。
一步一步慢慢來,先思考你自己的道德準則。
? 作為設計師,思考你所擁有的職責。在你的設計工作中,你代表了誰(群體)或代表了什么(哪個群體的利益)?
? 把想法寫下來,畫下來,或用其他你認為舒服的方式來表達你的設計職業道德準則。
與你的項目團隊緊密合作,請他們思考各自的道德準則。
? 請每個團隊成員都表達并記錄他們的道德規范。為了方便,可以考慮借用現有的規范,以填空題的形式讓人們改寫,也可以激發其他思維方式,比如用視覺代替口頭表達,或是用游戲的方式給大家更安全的討論空間。
? 與其他人分享,討論成果,去理解和感受每個成員對于道德的看法。
推動團隊探討如何把每位成員的道德規范文檔整合成一個集體的聲明,這個聲明將指向團隊解決的問題所在,或是當前所處的設計階段。
? 思考回答以下問題:組建的團隊代表了什么樣的角色?什么角色是缺失的?你們為誰設計?設計的具體問題是什么,問題產生的道德衍生后果是什么?在整個設計過程中,如何始終貫徹道德規范?如何邀請“最終用戶”參與到規范的制訂中?如何讓你們產出的設計職業規范與其他相關的專業規范共存與互補?
? 書面記錄下你們共同制訂的職業道德聲明,用以指導團隊在整個參與過程中的決策。
本文轉載自異步社區
5G游戲 醫療
版權聲明:本文內容由網絡用戶投稿,版權歸原作者所有,本站不擁有其著作權,亦不承擔相應法律責任。如果您發現本站中有涉嫌抄襲或描述失實的內容,請聯系我們jiasou666@gmail.com 處理,核實后本網站將在24小時內刪除侵權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