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軟件需求分析(第二版)》第 12 章——需求確認 重點部分總結
文章目錄
前言
一、單選題
二、簡答題
總結
前言
本文是對《軟件需求分析(第二版)》第 12 章——需求確認的重點部分總結。《軟件需求分析(第二版)》計劃共十七個章節,其他章節的內容請前往專欄內查看。
上節回顧:《軟件需求分析(第二版)》第 11 章——一圖勝千言 重點部分總結
一、單選題
1、非正式評審方法不包括(C)
A、同級桌面檢查
B、走查
C、審查
D、輪查
2、審查過程當中,以下哪一步不是必須的?(A)
A、總體會議
B、規劃
C、準備
D、跟蹤
3、驗收測試的重點應該是測試預期的(C)
A、非功能需求
B、功能性需求
C、使用場景
D、分支過程
二、簡答題
1、審查參與者應該代表4種人的觀點是什么?
(3)需要根據正在接受審查的條目來開展工作的人。
(4)負責工作產品與正在接受審查的條目的接口工作的人。
2、審查階段包含了幾個步驟?各個步驟的作用是什么?
(3)準備。在審查會議召開之前,每位審查員都應該使用典型缺陷檢查清單或其他分析技術,對產品進行檢查,以便確定可能存在的缺陷和要提出的問題。
(4)審查會議。在審查會議期間,讀者引導其他審查員來審查軟件需求規格說明,讀者每次用他自己的話來描述一條需求。
3、針對評審過程中見長的需求文檔,有哪些行之有效的解決辦法?
(1)充分準備評審。需求人員在與用戶確認需求的過程中,一定不要放過任何一個細節,仔細體會用戶的每一個要求。
(2)分層次評審。目標性需求,定義整個系統需要達到的目標;功能性需求,定義了整個系統必須完成的任務;操作性需求,定義了完成每個任務的具體的人機交互。
(3)正式評審與非正式評審結合。正式評審時指通過開評審會的方式,將需求涉及到的人員集合在一起,并定義好參與評審人員的角色和職責,對需求進行正規的會議評審。
(4)分階段評審。需求評審應該在需求形成的過程中進行分階段的評審,而不是在需求最終形成后再進行評審。
(5)評審人員的選擇。需求評審涉及到各層次人員,在進行評審員選擇時,一定要將各層次人員都囊括進來,他們可能有用戶、需求分析人員、產品經理、項目經理、架構師、概要設計人員、詳細設計人員、編碼人員、測試人員、質量保證人員等等。
總結
本文對本章內容需求確認從單選題和簡答題方面進行了總結,如有疏漏和錯誤歡迎大家指正。另外其他章節的內容大家可以移步專欄進行查看。
我是白鹿,一個不懈奮斗的程序猿。望本文能對你有所裨益,歡迎大家的一鍵三連!若有其他問題、建議或者補充可以留言在文章下方,感謝大家的支持!
專家 云社區 開發者 軟件開發
版權聲明:本文內容由網絡用戶投稿,版權歸原作者所有,本站不擁有其著作權,亦不承擔相應法律責任。如果您發現本站中有涉嫌抄襲或描述失實的內容,請聯系我們jiasou666@gmail.com 處理,核實后本網站將在24小時內刪除侵權內容。
版權聲明:本文內容由網絡用戶投稿,版權歸原作者所有,本站不擁有其著作權,亦不承擔相應法律責任。如果您發現本站中有涉嫌抄襲或描述失實的內容,請聯系我們jiasou666@gmail.com 處理,核實后本網站將在24小時內刪除侵權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