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為云助力南陽三中實現精準教育
南陽市,古稱宛,自古人才濟濟。以創造渾天儀聞名天下的張衡、以《傷寒雜病論》澤及后世的醫圣張仲景、以《出師表》名垂青史的諸葛亮等歷史名人,彭雪峰、馮友蘭、王永民、二月河等現代名人,都在這塊土地上留下了跫音。人杰地靈的南陽,教育從古至今都舉足輕重。
學校是人才的搖籃。作為宛城區窗口名校、南陽市示范學校、南陽市教育領頭羊,南陽三中秉承“志當存高遠,敢為天下先”的校訓,響應國家信息化、智能化改革的倡導,在全市率先嘗試“互聯網+教育”的新模式。
南陽白河大數據創新中心團隊在詳細了解學校需求、深入剖析老師和學生痛點后,依托大數據、云計算、人工智能等先進技術,為南陽三中推薦了基于華為云的十六進制課堂教學云服務平臺。無需購置昂貴的硬件設備,在不影響教學秩序、教學模式的前提下,快速部署;在不改變學生紙筆作答習慣、不改變教師原有教學習慣的同時,幫助學校達到教育信息化、教學精準化的目標。
從“把一杯水注滿”到“把一團火點燃”
過去,我們將知識資源數字化、平面資源立體化,但這還不夠,我們要更強調基于互聯網的大資源觀。這個大資源觀既包括知識,也包括知識之間關系、即知識圖譜;要從填鴨式學習,轉向幫助學生自主學習。教育不是把一杯水注滿,更多是把一團火點燃。
張雯,一名任教三中的90后數學老師,經常跟同事們“吐槽”的一句話是“備課虐我千百遍,我待備課如初戀”。以前,備課、出題、改卷、布置作業、改作業,如同一座座大山,每一天都會出現在張老師升級打怪的路上。
“我以前備課動不動就備到后半夜,現在十幾分鐘就可以完成,十六進制上有很多課件、題庫,我也可以上傳共享我的課件,非常方便。”用上十六進制課堂之后,張老師仿佛開了“外掛”,現在的她更享受教書育人這個超現實養成游戲了。
十六進制課堂有2000萬+各科題庫,讓教師們的備課負擔降低70%,效率倍增;不僅如此,課堂小測試一分鐘AI自動批改,并輸出數據分析在大屏上,老師可根據實時結果,挑錯誤率高的題重點講解,講解過程隨時截屏,方便學生課下復習;課后,根據每個學生的數據畫像,老師還可以布置靶向作業,真正做到個性到人、精準教學。
2018年4月教育部印發《教育信息化2.0行動計劃》,要求各地教育局積極推進“互聯網+教育”發展,加快教育現代化和教育強國建設。云、AI、5G,讓教育2.0加速到來。后疫情時代,華為云也將持續開放自身領先的ICT技術,聯合伙伴提供優質、安全、穩定、可靠的教育信息化解決方案,助力精準教育。
5G教育
版權聲明:本文內容由網絡用戶投稿,版權歸原作者所有,本站不擁有其著作權,亦不承擔相應法律責任。如果您發現本站中有涉嫌抄襲或描述失實的內容,請聯系我們jiasou666@gmail.com 處理,核實后本網站將在24小時內刪除侵權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