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ython 工匠:編寫地道循環的兩個建議
749
2022-05-30
一、課程銜接的重要性
北航談到課程銜接的重要性,深受啟發,今年我《軟件項目管理》采用《構建之法》,并按這種模式來教學和布置作業,因為在我們14級軟件工程專業的同學中第一次采用這種方式來上課,同學們不適應,且到了大四,確實時間和熱情都大大的降低。
所以如果從大一就采用這種方式來教學,同學們會收獲很多。
二、自動測試的平臺
在這次論壇中有提到同學作業的測試問題,如果有自動測試的平臺,那批改學生作業時會比較方便,但也有人提出,自動測試系統測試的軟件規范不一定就是企業級的開發的實際做法,企業中用的更多還是人工簽入的半自動化測試方法。福州大學也做了一些自動測試的方法,能否共享來使用。建議可以做個平臺,供需要的學校使用,也可以做成開源的,大家可以在平臺上做完善和開發。——僅僅是個人感想,僅供參考!
三、開設慕課方式
我個人覺得《構建之法》采用MOOC方式十分有意義,我們處于大學教學,脫離企業多年,實踐經驗遠遠不如企業界人士,如果像鄒欣老師這樣的大師能拍攝一些慕課視頻,我們把課堂教學與慕課相結合,那會有更好的教學效果。個人覺得值得《構建之法》去試試。
四、學生作業的延續性及實用性
論壇提到競賽,我覺得可以嘗試,把學生作業通過校際進行比賽,可以提高學生的積極性,也增強學生的成就感。 另外,學生的作業選題最好能與實際應用相結合,這學期我的團隊項目中,我與我們學校的網絡中心聯絡,拿到了一些開發需求,有兩個團隊參與到我校網絡中心關于《智慧集大系統》的開發中,同學們積極性非常高,也準備把這個作為他們的畢業設計選題,這樣學生就可以集中精力專注于項目的流程控制和開發,一舉兩用,又有實際應用價值。 現在我們很多學生四年下來,大多數同學跟著課程做了很多系統,但多數都是為了完成作業,課程結束,系統也結束,花了一學期的時間,做的系統卻不能用,這是個問題。所以,我覺得學生作業選題十分重要,可以在以后的論壇中重點討論。
本文轉載自異步社區
網絡
版權聲明:本文內容由網絡用戶投稿,版權歸原作者所有,本站不擁有其著作權,亦不承擔相應法律責任。如果您發現本站中有涉嫌抄襲或描述失實的內容,請聯系我們jiasou666@gmail.com 處理,核實后本網站將在24小時內刪除侵權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