低代碼究竟是一場軟件革命還是概念炒作?
低代碼究竟是一場軟件革命還是概念炒作?
全球軟件開發者不多,僅幾千萬人,占人口比例小。但在數字化時代的今天,一切都在電子化。軟件開發能力將成為組織必備的基礎能力,但不是每個組織都具備有專業的軟件開發團隊,每個人都必須會寫代碼嗎?低代碼的出現為此解了燃眉之急。的誕生也為了解和深入低代碼創造了機會。即便你不懂代碼,也可以在里發現屬于低代碼的專屬樂趣,恍然間你會發現自己也可以成為專業的軟件開發者,讓你的組織也可以自主開發各種軟件。
雖說低代碼英譯為Low-Code,但是它的玩法卻十分High Fashion,就像拼樂高一樣,用模塊化的方式搭建一個新的應用。因此,“降本增效”是低代碼顯而易見的優勢。一方面:開發模式降低了開發者的門檻,很多簡單的開發不再需要昂貴的高端人才。另一方面:相比起敲幾百行,甚至上千行的代碼,低代碼只需要簡單的“拖、拉,拽”就能實現應用的快速交付。當然更深層的意義在于:當一項技術門檻降低到普通群眾都能夠掌握的水平時,必然會創造出無數的機會。
可是,低代碼真的可以取代傳統的敲碼形式嗎?程序員會害怕低代碼的存在嗎?答案是:未必!因為現階段來說,程序員有相當一部分的工作內容是重復的,繁瑣的。低代碼只是將這一部分的精力釋放出來去創造更有價值的內容,在一定程度上減少程序員的工作量,但不會導致程序員的失業。反而更簡便其工作,促進傳統開發模式的進程,為開發提供了更大的靈活性和更多的可操控。這意味著可以構建更多樣化和功能更完善的應用程序。
但凡事都應有個界限,當人們在討論低代碼的時候,如果關注點在超出界限之外的點上,對于低代碼本身來說是十分不利的。輿論的導向就會開始有所兩極分化。但不可否認,低代碼能回饋于人的東西有很多,提供給開發者的便捷也很多。可視化開發形式的誘惑下,雖不至于“眾星捧月”但也是大勢所趨,我相信低代碼的出現一定是市場的選擇,在國內掀起的潮流也絕非偶然。本就不是一個新的概念,用接納的心態去面對,著重于技術本身即可。于個人而言,雖希望有關低代碼的討論熱度高漲,但絕不希望它是過度炒作的產物。
版權聲明:本文內容由網絡用戶投稿,版權歸原作者所有,本站不擁有其著作權,亦不承擔相應法律責任。如果您發現本站中有涉嫌抄襲或描述失實的內容,請聯系我們jiasou666@gmail.com 處理,核實后本網站將在24小時內刪除侵權內容。
版權聲明:本文內容由網絡用戶投稿,版權歸原作者所有,本站不擁有其著作權,亦不承擔相應法律責任。如果您發現本站中有涉嫌抄襲或描述失實的內容,請聯系我們jiasou666@gmail.com 處理,核實后本網站將在24小時內刪除侵權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