集成電路產業發展上升為國家戰略,集成電路廠商如雨后春筍
集成電路產業發展上升為國家戰略,集成電路廠商如雨后春筍
2018年1月30日,合肥高新區20多個集成電路產業項目,完成簽約儀式。這20個項目涵蓋集成電路全產業鏈,其中設計類13個、材料與設備類3個、封測類3個、制造類1個,協議總投資約48.5億元。
三年前,合肥的集成電路產業還是一片空白,如今已建成了在全國有一定影響力的集成電路集聚發展基地。2017年12月6日,安徽省首個12英寸晶圓代工企業、合肥市首個百億級集成電路項目——合肥晶合集成電路有限公司正式量產,這標志著合肥大步邁向“中國IC之都”的奮斗目標。
集成電路產業基地—南京
目前,國內諸多地區都在全力發展集成電路產業,合肥、南京、蘇州、無錫、廈門、泉州、成都、重慶、武漢以及西安。
比如南京,目前已經聚集了上百家集成電路企業。
2015年底,臺積電宣布將于南京浦口經濟開發區建設12寸晶圓廠,總投資約30億美元。2016年3月簽約、5月注冊、7月動工,2017年9月12日臺積電南京廠舉行進機典禮。2018年1月2日,有消息稱在試產良率超乎預期下,已預定本季末開始投片,5月開始出貨,時程比預訂提前半年。臺積電南京廠將以16nm切入量產,規劃月產能2萬片。
南京集成電路部分落戶項目
集成電路產業基地—泉州
近幾年,除了南京以外,泉州也大力發展半導體這一戰略性新興產業,建設泉州芯谷。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視和支持泉州芯谷的開發建設,批復設立泉州半導體高新區、管委會。
在項目推進的同時,晉江園區開展集成電路全產業鏈招商,已有20多個項目簽約落地,涵蓋設計、制造、封裝測試、裝備材料和終端應用等集成電路產業鏈各個環節,總投資近600億元。落地項目將與晉華項目同步配套投產,全產業鏈逐步串聯成形。
安溪園區吸引16家企業入駐,去年實現產值54億元。三安光電——亞洲最大的芯片外延制造商、產能全國第二;信達光電——中國最大LED路燈制造商……穿行安溪園區,“高大上”的企業標示牌讓人驚嘆。因為光電產業集群發展,短短五年間,安溪湖頭鎮已經從山區縣鄉鎮,變身全省高科技產業領域的明星鎮。
作為泉州芯谷重要組成部分,安溪園區目標定位為LED高科技產業基地,將形成集生產基地、研發檢測、應用展示、商貿物流為一體的LED千億產業集群。
該園區首期5000畝,目前已完成啟動區2000畝建設,總投資達100多億元。園區道路、污水處理廠等基礎配套設施,以及綜合服務中心、孵化基地基本建成,已有晶安光電、信達光電、天電光電、中科生物植物工廠等16家企業入駐,正在對接上下游配套企業20家。去年園區實現產值54億元,納稅1.05億元。
中國集成電路產業布局
目前中國集成電路產業布局主要集中在以北京為核心的京津冀地區、以上海為核心的長三角、以深圳為核心的珠三角及以四川、重慶、陜西、湖北、湖南、安徽等為核心的中西部地區。
資料來源:賽迪顧問
2016年,我國6英寸及以上半導體制造線共計72條,其中12英寸線10條,8英寸線20條,總產能折合12英寸約為70萬片/月。截至2017年三季度,國內在建的12英寸制造線有12條。
集成電路產業規模預測
根據中國半導體行業協會統計,2017年前三季度,中國集成電路產業銷售額為3646.1億元,同比增長22.4%。賽迪顧問預測2017年中國集成電路產業全年銷售額將達到5427.2億元,同比增長25.2%,至2020年,中國集成電路產業規模將超過9000億元,2017-2020年年均復合增長率高達20.8%。
隨著國內集成電路新增產線的陸續投產,到2020年國內集成電路制造業增速將一直高于產業平均水平,并有望在2020年超過封測業。
版權聲明:本文內容由網絡用戶投稿,版權歸原作者所有,本站不擁有其著作權,亦不承擔相應法律責任。如果您發現本站中有涉嫌抄襲或描述失實的內容,請聯系我們jiasou666@gmail.com 處理,核實后本網站將在24小時內刪除侵權內容。
版權聲明:本文內容由網絡用戶投稿,版權歸原作者所有,本站不擁有其著作權,亦不承擔相應法律責任。如果您發現本站中有涉嫌抄襲或描述失實的內容,請聯系我們jiasou666@gmail.com 處理,核實后本網站將在24小時內刪除侵權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