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寵展信息指南
721
2025-03-31
本文目錄一覽:
1、精益生產基層倡導。
2、精益生產中高層倡導。
3、精益生產實戰演練。
4、精益管理在服務業中精益生產系統培訓資料的應用。
5、全員生產保全(TPM)。
6、防錯法(Poka-Yoke)。
7、快速切換(SMED)。
8、價值流圖析(VSM)。
9、JIT與看板管理。
10、單元(CELL)生產模式。
11、單件流與拉動式生產。
精益生產管理培訓的重要性:
強調客戶對時間和價值的要求,以科學合理的制造體系來組織為客戶帶來增值的生產活動,縮短生產周期,從而顯著提高公司適應市場萬變的能力。精益生產管理輔導公司就是控制浪費、降低成本的最有效的一種生產管理方式。
精益生產管理,是一種以客戶需求為拉動,以消除浪費和不斷改善為核心,使公司以最少的投入獲取成本和運作效益顯著改善的一種全新的生產管理模式。
一、提高思想認識,強化組織領導
實施精益生產發揮員工的作用是關鍵,需要加強全員的精益管理意識的教育和培訓,參加的人員要實現從管理層的決策者、副總,到操作層的普通工人。培訓內容包括精益生產系統培訓資料:競爭的情況、浪費觀念、5S、團隊改善、全員的設備管理、質量管理等內容,促進企業全體人員轉變思想觀念,增強推行精益生產方式的自覺性和主動性。
二、成立項目領導和項目推行小組
建立一個精益生產組織,這也是很多企業實施精益生產時必經的一步,有的企業把這個小組叫“精益生產委員會”,有的叫“改善組織”。一般來說,總經理應是精益組織的負責人,有些企業也把工廠負責的副總經理列為負責人,組織應包括生產管理部門、制造部門、生產技術部門、品質部門的等相關部門的主管,要確立負責人的改善職責。
三、建立示范線,確定管理樣板
在實施精益生產方式3至6個月后,當5S獲取初步成效時,應選擇一個生產線作為示范推進持續改善。改善內容應盡力運用好精益工具,同時注意選擇那種流水作業的生產線,明確改善之前所處的狀態精益生產系統培訓資料;改善必須堅持循序漸進的原則,落實責任人,注意運用好頭腦風暴方式進行集中全體人員的智慧。對改善情況要及時進行發布,從而確保改進工作同步實施、順暢合作。同時改善示范線負責人,還要在每天確認改善進度。
四、現場改善,從5S開始
精益生產方式首先必須從改善現場的環境開始,經過整理來清理不要的物品,減少對空間占用;經過整頓來使現場物品有序地擺放;經過清掃,使現場保持干凈,使設備及時保養;經過檢查和整改,使員工形成好習慣,以保持良好的現場環境,從而提高企業的生產效率及產品質量。最終實現現場的有序化管理,并減少浪費的現象,增強全員生產和管理的改善意識。
五、繪制生產價值的流程圖
在繪制價值流程圖時,用方框表示各個生產工藝,用三角框來表示工藝間在制品的庫存情況,而用不同的圖標標識出不同物流與信息流,信息系統與生產工藝間的連接折線說明信息系統在對生產工藝排序等;并通過生產過程中增值部分與不增值部分的標注,以便減少生產浪費現象。生產價值的流程圖主要是用來進行物流及信息流描述的一種方法。完成當前價值的流程圖繪制之后,就能夠描繪出精益生產的遠景圖。
六、開展改進研討會
精益遠景圖必須付諸實施,否則規劃得再巧妙的圖表也只是廢紙一張。實施計劃中包括什么,什么時候和誰來負責,并且在實施過程中設立評審節點。這樣,全體員工都參與到全員生產性維護系統中。在價值流程圖、精益遠景圖的指導下,流程上的各個獨立的改善項目被賦予精益生產系統培訓資料了新的意義,使員工十分明確實施該項目的意義。
七、以七大浪費問題為重點,消除生產浪費現象
均衡各個生產工序的制造能力,減少過量生產,消除制造過剩浪費;
減少生產的批量,縮短生產等待及排隊的時間,消除等待浪費;
加強搬運設備、生產材料、間接勞力及命令控制系統等,消除搬運浪費;
按需生產,減少存貨,消除庫存的浪費;
考慮使用先進的工藝方法和工裝,消除加工浪費。
這里僅是提供一個推進精益生產的流程步驟供大家參考,具體的推行步驟是必須根據企業實際情況來制定針對性的推行方案的,不要生搬硬套;
1、追求零庫存
精益生產是一種追求無庫存生產,或使庫存達到極小的生產系統,為此而開發了包括“看板”在內的一系列具體方式,并逐漸形成了一套獨具特色的生產經營體系。
2、追求快速反應,即快速應對市場的變化。
為了快速應對市場的變化,精益生產者開發出了細胞生產、固定變動生產等布局及生產編程方法。
3、企業內外環境的和諧統一
精益生產方式成功的關鍵是把企業的內部活動和外部的市場(顧客)需求和諧地統一于企業的發展目標。
4、人本主義
精益生產強調人力資源的重要性,把員工的智慧和創造力視為企業的寶貴財富和未來發展的原動力a、充分尊重員工;b、重視培訓;c、共同協作。
擴展資料:
精益生產的優勢:
1、所需人力資源--無論是在產品開發、生產系統,還是工廠的其他部門,與大量生產方式下的工廠相比,最低能減至1/2;
2、新產品開發周期—最低可減至l/2或2/3;
3、生產過程的在制品庫存—最低可減至大量生產方式下一般水平的1/10;
4、工廠占用空間—最低可減至采用大量生產方式下的1/2;
5、成品庫存—最低可減至大量生產方式下平均庫存水平的1/4。
參考資料來源:百度百科—精益生產
版權聲明:本文內容由網絡用戶投稿,版權歸原作者所有,本站不擁有其著作權,亦不承擔相應法律責任。如果您發現本站中有涉嫌抄襲或描述失實的內容,請聯系我們jiasou666@gmail.com 處理,核實后本網站將在24小時內刪除侵權內容。
版權聲明:本文內容由網絡用戶投稿,版權歸原作者所有,本站不擁有其著作權,亦不承擔相應法律責任。如果您發現本站中有涉嫌抄襲或描述失實的內容,請聯系我們jiasou666@gmail.com 處理,核實后本網站將在24小時內刪除侵權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