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給大家談談統計報表出錯處罰依據,以及統計局報表報錯,國家會罰款多少對應的知識點,希望對各位有所幫助,不要忘了收藏本站喔。
今天給各位分享統計報表出錯處罰依據的知識,其中也會對統計局報表報錯,國家會罰款多少
進行解釋,如果能碰巧解決你現在面臨的問題,別忘了關注本站,現在開始吧!
本文目錄一覽:
統計局罰款標準
法律分析:(一)違法數額占應報數額10%以下的,對企業事業組織處1000元以上10000元以下的罰款,對個體工商戶處100元以上800元以下的罰款;(二)違法數額占應報數額10%以上20%以下的,對企業事業組織處10000元以上30000元以下的罰款,對個體工商戶處800元以上3000元以下的罰款:(三)違法數額占應報數額20%以上或者違法數額占應報數額20%以下,但違法數額較大的,對企業事業組織處30000元以上至50000元的罰款,對個體工商戶處3000元以上至10000元的罰款。(四)兩年內再次發生或者責令改正而拒不改正的,對企業事業組織處35000元以上至50000元的罰款,對個體工商戶處5000元以上至10000元的罰款。(五)影響惡劣違法數額造成嚴重后果或者在接受統計檢查時,拒絕提供情況、提供虛假情況或者轉移、隱匿,毀棄原始統計記錄統計臺賬、統計報表以及與統計有關的其他資料的,對企業事業組織處40000元以上至50000元的罰款,對個體工商戶處8000元以-至10000元的罰款。
法律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統計法》
第二條 本法適用于各級人民政府、縣級以上人民政府統計機構和有關部門組織實施的統計活動。
統計的基本任務是對經濟社會發展情況進行統計調查、統計分析,提供統計資料和統計咨詢意見,實行統計監督。
第三條 國家建立集中統一的統計系統,實行統一領導、分級負責的統計管理體制。
第三十三條 國家統計局組織管理全國統計工作的監督檢查,查處重大統計違法行為。
縣級以上地方人民政府統計機構依法查處本行政區域內發生的統計違法行為。但是,國家統計局派出的調查機構組織實施的統計調查活動中發生的統計違法行為,由組織實施該項統計調查的調查機構負責查處。
法律、行政法規對有關部門查處統計違法行為另有規定的,從其規定。
統計報表失誤如何處罰
要看是否故意
看差錯額和差錯率
看平時報表的情況,看配合執法檢查的情況
看你單位對待統計工作的態度和整改錯誤的決心和措施。
最低是個警告,一般不會超過3萬元的行政處罰。

統計違法違紀行為處分規定全文
2009年3月25日監察部、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部、國家統計局令第18號公布 自2009年5月1日起施行,下面是我為您精心整理的關于統計違法違紀行為處分規定全文內容
統計報表出錯處罰依據,僅供大家參考。
第一條 為了加強統計工作,提高統計數據的準確性和及時性,懲處和預防統計違法違紀行為,促進統計法律法規的貫徹實施,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統計法》、《中華人民共和國行政監察法》、《中華人民共和國公務員法》、《行政機關公務員處分條例》及其
統計報表出錯處罰依據他有關法律、行政法規,制定本規定。
第二條 有統計違法違紀行為的單位中負有責任的領導人員和直接責任人員,以及有統計違法違紀行為的個人,應當承擔紀律責任。屬于下列人員的(以下統稱有關責任人員),由任免機關或者監察機關按照管理權限依法給予處分
統計報表出錯處罰依據:
(一)行政機關公務員;
(二)法律、法規授權的具有公共事務管理職能的事業單位中經批準參照《中華人民共和國公務員法》管理的工作人員;
(三)行政機關依法委托的組織中除工勤人員以外的工作人員;
(四)企業、事業單位、社會團體中由行政機關任命的人員。
法律、行政法規、國務院決定和國務院監察機關、國務院人力資源社會保障部門制定的'處分規章對統計違法違紀行為的處分另有規定的,從其規定。
第三條 地方、部門以及企業、事業單位、社會團體的領導人員有下列行為之一的,給予記過或者記大過處分;情節較重的,給予降級或者撤職處分;情節嚴重的,給予開除處分
統計報表出錯處罰依據:
(一)自行修改統計資料、編造虛假數據的;
(二)強令、授意本地區、本部門、本單位統計機構、統計人員或者其他有關機構、人員拒報、虛報、瞞報或者篡改統計資料、編造虛假數據的;
(三)對拒絕、抵制篡改統計資料或者對拒絕、抵制編造虛假數據的人員進行打擊報復的;
(四)對揭發、檢舉統計違法違紀行為的人員進行打擊報復的。
有前款第(三)項、第(四)項規定行為的,應當從重處分。
第四條 地方、部門以及企業、事業單位、社會團體的領導人員,對本地區、本部門、本單位嚴重失實的統計數據,應當發現而未發現或者發現后不予糾正,造成不良后果的,給予警告或者記過處分;造成嚴重后果的,給予記大過或者降級處分;造成特別嚴重后果的,給予撤職或者開除處分。
第五條 各級人民政府統計機構、有關部門及其工作人員在實施統計調查活動中,有下列行為之一的,對有關責任人員,給予記過或者記大過處分;情節較重的,給予降級或者撤職處分;情節嚴重的,給予開除處分:
(一)強令、授意統計調查對象虛報、瞞報或者偽造、篡改統計資料的;
(二)參與篡改統計資料、編造虛假數據的。
第六條 各級人民政府統計機構、有關部門及其工作人員在實施統計調查活動中,有下列行為之一的,對有關責任人員,給予警告、記過或者記大過處分;情節較重的,給予降級處分;情節嚴重的,給予撤職處分:
(一)故意拖延或者拒報統計資料的;
(二)明知統計數據不實,不履行職責調查核實,造成不良后果的。
第七條 統計調查對象中的單位有下列行為之一,情節較重的,對有關責任人員,給予警告、記過或者記大過處分;情節嚴重的,給予降級或者撤職處分;情節特別嚴重的,給予開除處分:
(一)虛報、瞞報統計資料的;
(二)偽造、篡改統計資料的;
(三)拒報或者屢次遲報統計資料的;
(四)拒絕提供情況、提供虛假情況或者轉移、隱匿、毀棄原始統計記錄、統計臺賬、統計報表以及與統計有關的其他資料的。
第八條 違反國家規定的權限和
程序公布統計資料,造成不良后果的,對有關責任人員,給予警告或者記過處分;情節較重的,給予記大過或者降級處分;情節嚴重的,給予撤職處分。
第九條 有下列行為之一,造成不良后果的,對有關責任人員,給予警告、記過或者記大過處分;情節較重的,給予降級或者撤職處分;情節嚴重的,給予開除處分:
(一)泄露屬于國家秘密的統計資料的;
(二)未經本人同意,泄露統計調查對象個人、家庭資料的;
(三)泄露統計調查中知悉的統計調查對象商業秘密的。
第十條 包庇、縱容統計違法違紀行為的,對有關責任人員,給予記過或者記大過處分;情節較重的,給予降級或者撤職處分;情節嚴重的,給予開除處分。
第十一條 受到處分的人員對處分決定不服的,依照《中華人民共和國行政監察法》、《中華人民共和國公務員法》、《行政機關公務員處分條例》等有關規定,可以申請復核或者申訴。
第十二條 任免機關、監察機關和人民政府統計機構建立案件移送制度。
任免機關、監察機關查處統計違法違紀案件,認為應當由人民政府統計機構給予行政處罰的,應當將有關案件材料移送人民政府統計機構。人民政府統計機構應當依法及時查處,并將處理結果書面告知任免機關、監察機關。
人民政府統計機構查處統計行政違法案件,認為應當由任免機關或者監察機關給予處分的,應當及時將有關案件材料移送任免機關或者監察機關。任免機關或者監察機關應當依法及時查處,并將處理結果書面告知人民政府統計機構。
第十三條 有統計違法違紀行為,應當給予黨紀處分的,移送黨的紀律檢查機關處理。涉嫌犯罪的,移送司法機關依法追究刑事責任。
第十四條 本規定由監察部、人力資源社會保障部、國家統計局負責解釋。
第十五條 本規定自2009年5月1日起施行。
上海市統計違法行為處罰辦法
第一條 (制定依據)
根據《上海市統計管理條例》(以下簡稱《條例》)第二十一條的規定,制定本辦法。第二條 (適用范圍)
本市范圍內的國家機關、社會團體、企業、事業單位、各種經濟聯合組織和個體工商戶,凡有統計違法行為的,市統計局和區、縣人民政府統計機構可依照本辦法予以處罰。第三條 (統計違法行為的種類)
本辦法所稱的統計違法行為包括:
(一)虛報統計資料。指違反統計制度,故意多報統計數字。
(二)瞞報統計資料。指違反統計制度,故意少報或者不報統計數字。
(三)偽造統計資料。指沒有任何客觀事實根據,捏造虛假的原始資料或者統計資料。
(四)篡改統計資料。指利用職權或者便利條件,擅自修改符合統計制度的統計資料。
(五)拒報統計資料。指明確表示不上報統計法規、制度規定應當上報的統計資料,或者不按期據實答復統計檢查查詢,或者不在《統計報表催報單》規定期限內報送統計資料。
(六)屢次遲報統計資料。指同一個填報單位在一個統計年度內,無正當理由,逾期上報統計資料累計發生三次以上。
(七)利用職權授意、強迫統計人員按其意圖修改統計資料。指領導人以書面或者口頭形式指示統計人員修改統計資料,致使統計資料不符合統計制度的規定。
(八)阻撓統計機構、統計人員依法行使職權。指由于人為的原因,致使統計機構、統計人員無法正常執行職務,不能按期完成上級統計機構或者統計檢查機構下達的統計調查、統計報告和統計檢查等任務。
(九)對檢舉人進行刁難、打擊報復。指對舉報統計違法行為的人進行責難,或者將其調離崗位、降低其待遇等。
(十)未經批準,擅自制發統計調查表。指未按《條例》規定的
程序制發統計調查表,或者未按《條例》規定在統計調查表上標明制表機關名稱、表號、批準或者備案機關名稱、批準文號等。
(十一)未經認可或者批準,自行公布統計資料。指發布未經統計機構認可或者批準的統計資料,或者發表尚未正式公布的經濟、社會發展基本統計資料。
(十二)逾期不作統計登記、變更手續。指未按《條例》的規定按期到統計機構辦理統計登記或者統計變更登記手續。
(十三)違反統計法律、法規有關保密規定。指公布或者
使用統計資料時,泄露了國家秘密和應當予以保密的屬于個人、家庭或者法人的單項調查資料。第四條 (虛報、瞞報、偽造、篡改統計資料的處罰)
對虛報、瞞報、偽造、篡改統計資料的統計違法行為,按下列規定予以處罰:
(一)統計違法數額占應報數百分之一以上不到百分之五,或者總人口統計違法數額占應報數千分之三以上不到千分之十,出生、死亡統計違法數額占應報數百分之一以上不到百分之三的,對部門或者單位可處以一千元以上一萬元以下罰款,對有關領導人員、直接責任人員可處以一百元以上二百元以下罰款;
(二)統計違法數額占應報數百分之五以上不到百分之十,或者總人口統計違法數額占應報數千分之十以上不到千分之二十,出生、死亡統計違法數額占應報數百分之三以上不到百分之五的,對部門或者單位可處以一萬元以上二萬元以下罰款,對有關領導人員、直接責任人員可處以三百元以上四百元以下罰款;
(三)統計違法數額占應報數百分之十以上不到百分之二十,或者總人口統計違法數額占應報數千分之二十以上不到千分之三十,出生、死亡統計違法數額占應報數百分之五以上不到百分之十的,對部門或者單位可處以二萬元以上三萬元以下罰款,對有關領導人員、直接責任人員可處以五百元以上六百元以下罰款;
(四)統計違法數額占應報數百分之二十以上不到百分之三十,或者總人口統計違法數額占應報數千分之三十以上不到千分之四十,出生、死亡統計違法數額占應報數百分之十以上不到百分之十五的,對部門或者單位可處以三萬元以上四萬元以下罰款,對有關領導人員、直接責任人員可處以七百元以上八百元以下罰款;
(五)統計違法數額占應報數百分之三十以上,或者總人口統計違法數額占應報數千分之四十以上,出生、死亡統計違法數額占應報數百分之十五以上的,對部門或者單位可處以四萬元以上五萬元以下罰款,對有關領導、直接責任人員可處以九百元以上一千元以下罰款。
本條前款各項所稱的應報數均按統計制度的規定計算。
一種違法行為涉及兩項以上指標數據的,按統計違法數額占應報數比例最大的一項予以處罰。
關于統計報表出錯處罰依據和統計局報表報錯,國家會罰款多少的介紹到此就結束了,不知道你從中找到你需要的信息了嗎 ?如果你還想了解更多這方面的信息,記得收藏關注本站。
統計報表出錯處罰依據的介紹就聊到這里吧,感謝你花時間閱讀本站內容,更多關于統計局報表報錯,國家會罰款多少、統計報表出錯處罰依據的信息別忘了在本站進行查找喔。
版權聲明:本文內容由網絡用戶投稿,版權歸原作者所有,本站不擁有其著作權,亦不承擔相應法律責任。如果您發現本站中有涉嫌抄襲或描述失實的內容,請聯系我們jiasou666@gmail.com 處理,核實后本網站將在24小時內刪除侵權內容。
版權聲明:本文內容由網絡用戶投稿,版權歸原作者所有,本站不擁有其著作權,亦不承擔相應法律責任。如果您發現本站中有涉嫌抄襲或描述失實的內容,請聯系我們jiasou666@gmail.com 處理,核實后本網站將在24小時內刪除侵權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