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sponse筆記
今日內容
1. HTTP協議:響應消息 2. Response對象 3. ServletContext對象
1
2
3
HTTP協議:
1. 請求消息:客戶端發送給服務器端的數據 * 數據格式: 1. 請求行 2. 請求頭 3. 請求空行 4. 請求體 2. 響應消息:服務器端發送給客戶端的數據 * 數據格式: 1. 響應行 1. 組成:協議/版本 響應狀態碼 狀態碼描述 2. 響應狀態碼:服務器告訴客戶端瀏覽器本次請求和響應的一個狀態。 1. 狀態碼都是3位數字 2. 分類: 1. 1xx:服務器就收客戶端消息,但沒有接受完成,等待一段時間后,發送1xx多狀態碼 2. 2xx:成功。代表:200 3. 3xx:重定向。代表:302(重定向),304(訪問緩存) 4. 4xx:客戶端錯誤。 * 代表: * 404(請求路徑沒有對應的資源) * 405:請求方式沒有對應的doXxx方法 5. 5xx:服務器端錯誤。代表:500(服務器內部出現異常) 2. 響應頭: 1. 格式:頭名稱: 值 2. 常見的響應頭: 1. Content-Type:服務器告訴客戶端本次響應體數據格式以及編碼格式 2. Content-disposition:服務器告訴客戶端以什么格式打開響應體數據 * 值: * in-line:默認值,在當前頁面內打開 * attachment;filename=xxx:以附件形式打開響應體。文件下載 3. 響應空行 4. 響應體:傳輸的數據 * 響應字符串格式 HTTP/1.1 200 OK Content-Type: text/html;charset=UTF-8 Content-Length: 101 Date: Wed, 06 Jun 2018 07:08:42 GMT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31
32
33
34
35
36
37
38
39
40
41
42
43
44
45
46
47
48
49
Response對象
* 功能:設置響應消息 1. 設置響應行 1. 格式:HTTP/1.1 200 ok 2. 設置狀態碼:setStatus(int sc) 2. 設置響應頭:setHeader(String name, String value) 3. 設置響應體: * 使用步驟: 1. 獲取輸出流 * 字符輸出流:PrintWriter getWriter() * 字節輸出流:ServletOutputStream getOutputStream() 2. 使用輸出流,將數據輸出到客戶端瀏覽器 * 案例: 1. 完成重定向 * 重定向:資源跳轉的方式 * 代碼實現: //1. 設置狀態碼為302 response.setStatus(302); //2.設置響應頭location response.setHeader("location","/day15/responseDemo2"); //簡單的重定向方法 response.sendRedirect("/day15/responseDemo2"); * 重定向的特點:redirect 1. 地址欄發生變化 2. 重定向可以訪問其他站點(服務器)的資源 3. 重定向是兩次請求。不能使用request對象來共享數據 * 轉發的特點:forward 1. 轉發地址欄路徑不變 2. 轉發只能訪問當前服務器下的資源 3. 轉發是一次請求,可以使用request對象來共享數據 * forward 和 redirect 區別 * 路徑寫法: 1. 路徑分類 1. 相對路徑:通過相對路徑不可以確定唯一資源 * 如:./index.html * 不以/開頭,以.開頭路徑 * 規則:找到當前資源和目標資源之間的相對位置關系 * ./:當前目錄 * ../:后退一級目錄 2. 絕對路徑:通過絕對路徑可以確定唯一資源 * 如:http://localhost/day15/responseDemo2 /day15/responseDemo2 * 以/開頭的路徑 * 規則:判斷定義的路徑是給誰用的?判斷請求將來從哪兒發出 * 給客戶端瀏覽器使用:需要加虛擬目錄(項目的訪問路徑) * 建議虛擬目錄動態獲取:request.getContextPath() * ,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31
32
33
34
35
36
37
38
39
40
41
42
43
44
45
46
47
48
49
50
51
52
53
54
55
56
57
58
59
60
61
62
63
64
65
66
67
68
69
70
71
72
73
74
75
76
77
78
79
80
81
82
83
84
ServletContext對象:
1. 概念:代表整個web應用,可以和程序的容器(服務器)來通信 2. 獲取: 1. 通過request對象獲取 request.getServletContext(); 2. 通過HttpServlet獲取 this.getServletContext(); 3. 功能: 1. 獲取MIME類型: * MIME類型:在互聯網通信過程中定義的一種文件數據類型 * 格式: 大類型/小類型 text/html image/jpeg * 獲取:String getMimeType(String file) 2. 域對象:共享數據 1. setAttribute(String name,Object value) 2. getAttribute(String name) 3. removeAttribute(String name) * ServletContext對象范圍:所有用戶所有請求的數據 3. 獲取文件的真實(服務器)路徑 1. 方法:String getRealPath(String path) String b = context.getRealPath("/b.txt");//web目錄下資源訪問 System.out.println(b); String c = context.getRealPath("/WEB-INF/c.txt");//WEB-INF目錄下的資源訪問 System.out.println(c); String a = context.getRealPath("/WEB-INF/classes/a.txt");//src目錄下的資源訪問 System.out.println(a);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案例:
* 文件下載需求: 1. 頁面顯示超鏈接 2. 點擊超鏈接后彈出下載提示框 3. 完成圖片文件下載 * 分析: 1. 超鏈接指向的資源如果能夠被瀏覽器解析,則在瀏覽器中展示,如果不能解析,則彈出下載提示框。不滿足需求 2. 任何資源都必須彈出下載提示框 3. 使用響應頭設置資源的打開方式: * content-disposition:attachment;filename=xxx * 步驟: 1. 定義頁面,編輯超鏈接href屬性,指向Servlet,傳遞資源名稱filename 2. 定義Servlet 1. 獲取文件名稱 2. 使用字節輸入流加載文件進內存 3. 指定response的響應頭: content-disposition:attachment;filename=xxx 4. 將數據寫出到response輸出流 * 問題: * 中文文件問題 * 解決思路: 1. 獲取客戶端使用的瀏覽器版本信息 2. 根據不同的版本信息,設置filename的編碼方式不同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TCP/IP
版權聲明:本文內容由網絡用戶投稿,版權歸原作者所有,本站不擁有其著作權,亦不承擔相應法律責任。如果您發現本站中有涉嫌抄襲或描述失實的內容,請聯系我們jiasou666@gmail.com 處理,核實后本網站將在24小時內刪除侵權內容。
版權聲明:本文內容由網絡用戶投稿,版權歸原作者所有,本站不擁有其著作權,亦不承擔相應法律責任。如果您發現本站中有涉嫌抄襲或描述失實的內容,請聯系我們jiasou666@gmail.com 處理,核實后本網站將在24小時內刪除侵權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