項目管理的方法論
項目管理的方法論
本文目錄一覽:
如何用“項目管理方法論”的思維,提升研發項目管理水平?
小創幫您想辦法
在iLabPower PM項目管理系統中,項目分為三個層級:項目集、項目、任務。
項目集是指多個項目的集合,可以將相同方向的多個項目放在一個集合中,或者項目經理也可以將手中的所有項目放到一個集合中,便于清晰直觀地掌握手中項目的進度;
任務可以理解為項目中的節點,比較重要的節點也可以設置為里程碑進而與普通任務進行區分。
且無論是文檔、附件還是費用都可以精確關聯在最底層的任務中,實現精細化管理。
如何實現?
在ilabpower PM項目管理系統中進行以下操作
1按照研究方向或手中的項目維護項目集
將同一研究方向下的項目歸類到一個項目集中進行管理;或者將手中負責的所有項目整理到一個集合中,即可在項目集頁面查看到集合中所有項目的進度,同時系統還會根據所有的項目進度生成一個項目集的進度。
2把項目拆分為不同的任務節點
項目可細分為不同的任務,每個任務都可以選擇相應的任務負責人,以及任務的計劃開始時間與計劃截止時間,系統也會給出任務的甘特圖,讓項目流程更加可視化。
比較重要的任務節點【里程碑】也會在項目進展中體現。
以“空城計”為例的項目管理執行方法論干貨
如果你是諸葛亮,面對司馬懿十萬兵馬逼進城門,手上只有小鼓兵力,如何通過項目管理來確保“空城計”最終施計成功。
一、洞察項目背景與目標
背景包括了環境、要求、資源、和風險。在“空城計”中,具體就是:
1、小環境:司馬懿十萬兵馬逼進城門,城中百姓還沒有撤退完成。
2、大環境:司馬懿在魏國與曹家宗親有政治斗爭矛盾,曹家因為“只有司馬懿能與諸葛亮對壘”而保留司馬懿的性命與政治地位,目前政治資本還不成熟的司馬懿,需要保留諸葛亮這位對手來鞏固自己的政治地位。司馬懿的軍事風格是謹慎保守的,尤其在被諸葛亮神機妙算了幾次以后已經相當的佛系。
3、要求:讓司馬懿退兵,為百姓爭取搬遷時間后全軍撤退。
4、資源:普通城防設施、極少兵力、無援兵可搬、戲精諸葛亮本人。
5、風險:司馬懿頭腦一熱攻城,《三國演義》全劇終。
6、目標:告訴司馬懿別打了,你打進來我死了,你凱旋了也活不了。那么還需要演一出戲讓司馬懿光明正大的退兵。
二、排期
1、從最終目標倒推找出項目的各個里程碑,可以用“魚骨圖”輔助:
“空城計”相當于是諸葛亮在城郊舉辦的一場十萬人觀眾的單人音樂會,好比是周杰倫要在半天內立馬在鳥巢舉辦演唱會,那么就要定主流程、搭建項目團隊、確保設備到位。
大里程碑就是:城樓撫琴freestyle、城門打開你別進來。
小里程碑就是:演奏臺搭建、輔助演員到位、戲服到位、曲目選定、開城門時間...
2、從各項工作內容中找出依賴項、找出緊急時可以放棄的
依賴項,比如:諸葛亮要為這次演出換服裝、表演,期間就不能監管百姓軍隊撤退的各項事宜。所以就必須在演出前把撤退的事情都部署好,因此“召開撤退部署會議”就是演出的依賴項之一,一定要在演出先完成。
緊急時可以放棄,比如:“讓百姓在城門掃地”的作用是增加表演情節,增加魏軍判斷敵情的難度,延長魏軍思考時間,屬于錦上添花的策劃,如果太緊急了,比如沒有百姓愿意來執行,或者緊急到扮演百姓的士兵也協調不出,那么就放棄這個工作項。
有了這兩個分析,做事的先后順序、輕重緩急就有譜了。
3、制定出季度表、周表、日表、分鐘表。可以用“甘特圖”“泳道圖”輔助。
排期表是一種溝通工具,讓所有參與者能按需產出彼此承上啟下。而不同時間顆粒度的排期表,能做到把握大局又不會因細節偏差引起蝴蝶效應。
甘特圖側重表達每個工作項的耗時與節點。
泳道圖側重表達角色之間的工作項流轉。
三、有效溝通
項目管理中最可怕的是因為溝通不到位,引起的執行偏差。日本企業在溝通上有很贊的“五遍交待”方法
第1遍,需求方交代清楚事項;
諸葛亮對將軍說:一會我上臺表演讓司馬懿退兵,你們先繼續協助百姓撤離,然后給我協調我撤退的人馬。
第2遍,讓對方復述需求,發現對方的理解偏差并糾正;
諸葛亮讓將軍復述需求,將軍說:丞相表演的時候,我讓副將監管百姓撤退,我帶領最精英的人馬,在城樓下等丞相,萬一司馬懿攻城,我們立即撤退。可是丞相,這個計策風險實在太大,我們還是直接撤退吧。諸葛亮發現將軍對風險有很大擔憂,萬一將軍擔心因為“保護丞相失職”被雙開,演奏一半被將軍架上馬可就壞事了。
第3遍,和對方探討此事項的目的;
諸葛亮問將軍:我這么冒險的“空城計”計策,你明白我的苦心嗎?將軍答:丞相是利用了司馬懿謹慎多慮的心理。諸葛亮答:謹慎多慮不會讓司馬懿沖動退兵的,司馬懿心中的真實戰略是保持魏蜀兩家的軍事平衡,本身不會那么快將我軍一舉殲滅,尤其是擊敗我。我上臺表演空城計,更多的是演給魏軍的眾將士看,讓他們也以為司馬懿是因為謹慎多慮退兵,所以司馬懿退兵后,會假裝自己醒過來了,必然會重新折返攻城,好故意落實他“沖動退兵”的錯誤,還不會讓魏軍懷疑“司馬懿打自己的小算盤故意放走諸葛亮”。所以確實要把最快的馬留給我們撤退用,不然司馬懿追上來就尷尬了[捂臉]。
第4遍,讓對方做應急預案,減少后續因為溝通耽誤應急;
諸葛亮問將軍:我在表演期間無法給你們決策,你覺得有哪些緊急情況會發生并且怎么處理?將軍答:萬一司馬懿真的頭腦一熱攻城,我軍需在撤退路線上布防,我讓副將做好準備,以我的XX鼓聲為令...
第5遍,讓對方提出個人見解,多一個心眼準沒錯。
諸葛亮問將軍:這個計劃你覺得哪里還要優化?將軍答:丞相在城樓上撫琴,不方便觀察敵軍動態,讓哨兵站旁邊輔助觀察恐引起懷疑,我建議讓情報科的兩位實習生扮演書童,站立兩側,如敵方異動,立即告知于您。
總結:好的項目管理,要做到洞察項目,大小局觀,有效溝通。
猜你喜歡閱讀:
《重大決策的方法論》
《當你糾結的時候怎么辦?》
《用戶增長MGM方法論》
《互聯網活動策劃方法論》
《互聯網內容運營方法論》
《互聯網產品設計自查表》
《互聯網項目協作流程》
《互聯網人數據分析方法論》
項目管理_05 如何裁剪項目管理方法論
摘要:本文取材于PMI《The Benefits of Tailoring》關于如何對于項目管理方法論進行裁剪。解決大家日常工作中經常聽到“裁剪”這個詞卻不知道如何動手的困惑。
原文信息:
Whitaker, S. (2014). The Benefits of Tailoring: Making a Project Management Methodology Fit. PMI White Paper.
學習項目管理時大家都學習到了一個詞 - 裁剪。PMBOK中反復強調需要對于方法論進行裁剪,卻沒有明確寫明裁剪的具體方法,導致大家都只知道裁剪很重要確不知道改怎樣去做。今天我們討論一下項目管理方法論裁剪具體應該怎么做。
首先我們明確什么是項目管理方法論的裁剪,以及為什么要裁剪。項目管理裁剪,簡而言之就是對項目管理方法論個性化的一個過程。這里我們強調個性化,就是我們平常看到的這些項目管理方法論,PMP,PRINCE2,IPMP, 都是通用方法論。裁剪是將這些通用的方法論根據企業、項目的實際情況,選用、修改流程,以使其更適應企業的要求的一個過程。
我們知道,企業的文化各有不同,項目的類型千差萬別。最明顯的,工程型項目和IT項目就不適合一套方法論;而軟件開發類項目中,我們也可以看見有敏捷和瀑布式這種巨大的差別。所以用一套方法論來套用所有的企業和項目顯然是不可取也是不現實的。因此裁剪是一個必要且自然的過程。
理論上來說,項目經理需要負責對于為項目對方法論進行裁剪。而在在很多企業中,PMO會先期對通用方法論進行裁剪,形成企業級的項目管理方法論。
項目管理方法論的裁剪可以分為以下三個階段:
初始裁剪是為了產生一套適合企業的項目管理方法論。這個過程通常是由PMO或者項目經理們一起來完成。初始裁剪的目的是為了開發、選擇符合企業特殊需求的項目管理各個組成部分,包括流程、工具、模版、技術和實踐。
項目前裁剪,是項目經理在初始裁剪的基礎上,為某個項目特殊性進行的裁剪過程。
項目中裁剪是將項目管理方法論裁剪的活動貫穿于項目的整個生命周期。在項目進行的過程中,持續的檢查所選用的方法論是否還適用于項目,并進行相應的調整。項目結束時的經驗教訓總結,會對今后的項目管理方法論裁剪有所啟發和幫助。
項目管理方法論裁剪具體分為9個步驟,三大模塊:
這九個步驟不是一個線性的過程,而應該在裁剪的三個階段中循環使用。下文詳述在每個階段,具體應該怎樣應用這些裁剪步驟。
初始裁剪時為了產生一套適合自己的項目管理方法論,這個過程包括挑選、開發合適的流程、工具、模版、技術和實踐。當初始剪裁過程結束后,目的是生成一套企業自己的項目管理方法論基線(baseline)。
就是評估當前項目管理的成熟度水平,設定組織目標的成熟度水平。并且給一個標桿使其可以被衡量的。具體如何做呢?
以上就是初始裁剪,下面我們來看項目前裁剪。
在項目前,項目經理需要在企業的項目管理方法論基礎上選擇應用于項目的流程、工具和模板。這個過程不可以添加新的模板,但不可以添加獨特的模塊。
一個中心思想是項目經理必須對項目方法論的裁剪到符合其項目的使用。項目經理和PMO一起,對項目中使用的具體模塊進行討論,裁剪。
項目中裁剪指的是在整個項目周期,對項目管理方法論的裁剪的使用和確認的過程。對于具體裁剪的使用是否合理,各個元素的組合是否恰當,是否有過度管理的問題。
裁剪是一個貫穿整個項目周期的迭代的過程。PMO應該審視這個過程。如果有任何的變更,檢查并批準這些變更。過程中觀察到的經驗教訓總結,也有利于其他的項目經理在后續的管理工作中應用。
我們在日常工作中,很多公司已經有PMO裁剪出了一套企業級的項目管理方法論,很多項目經理會根據企業級的項目管理方法論選擇適合項目的進行使用。也有一些公司并沒有這么好的條件,就需要項目經理自行準備裁剪過的項目管理方法論以應用于自己的項目管理實踐中。
其中心思想是建立一套適合自己項目的流程、方法、模板,以使項目管理的效果和效率達到最佳。
我工作中也會根據不同的項目類型,不同的客戶采用不同的項目管理方法論,流程和模板。這個過程更像一個自然過程而非有如上這么規范的生產過程。在有過相關的實踐后再加上以上的理論指導,相信今后的工作過程中這一塊內容會有所提高。
項目管理都有哪些方法
項目管理是一個管理學分支的 學科,指在項目活動中運用專門的知識、技能、工具和方法,使項目能夠在有限資源限定條件下,實現或超過設定的需求和期望。項目管理是對一些與成功地達成一系列目標相關的活動(譬如任務)的整體。這包括策劃、 進度計劃和維護組成項目的活動的進展。項目管理方法是關于如何進行項目管理的方法,是可在大部分 項目中應用的方法。在項目管理方法論上主要有:階段化管理、 量化管理和優化管理三個方面。
版權聲明:本文內容由網絡用戶投稿,版權歸原作者所有,本站不擁有其著作權,亦不承擔相應法律責任。如果您發現本站中有涉嫌抄襲或描述失實的內容,請聯系我們jiasou666@gmail.com 處理,核實后本網站將在24小時內刪除侵權內容。
版權聲明:本文內容由網絡用戶投稿,版權歸原作者所有,本站不擁有其著作權,亦不承擔相應法律責任。如果您發現本站中有涉嫌抄襲或描述失實的內容,請聯系我們jiasou666@gmail.com 處理,核實后本網站將在24小時內刪除侵權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