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aTex學習(五)行內公式與行間公式的表示
文章目錄
前言
AMS宏集合
行內公式與行間公式
行內公式
行間公式
`equation`包裹
`\[]`包裹
公式左右對齊
數學模式
總結
前言
想必學習LaTeX的人,除了被漂亮的排版吸引來的外,另一種原因就是LaTeX的編寫的文獻上漂漂亮亮數學公式給看呆了的。今天就是進行LaTex的主要用法排版數學公式的學習。
AMS宏集合
AMS是美國數學學會提供的數學公示排版的宏包集合。提供了許多好用的支持,我們寫LaTex的漂亮公式也是需要它的幫助。
AMS宏集合的核心是amsmath宏包,在接下來的數學公式的排版中我們需要使用它
\usepackage{amsmath}
1
行內公式與行間公式
行內公式
行內公式就是公式和文字在一行中混合排列。
比如1+1=2這種表示方式就是行內公式
行內公式編寫的時候一般用$符號包裹住
$a^2 + b^2 = c^2$.
1
a 2 + b 2 = c 2 a^2 + b^2 = c^2 a2+b2=c2
行間公式
行間公式就是公式獨占一行或幾行的公式。行間公式需要使用equation環境包裹或\[]包裹
equation環境包裹會為公式自動生成一個編號。以便于讓\label,\ref生成引用。
amsmath宏包的\eqref為引用自動加上圓括號
\tag手動修改公式的編號
`notag 與\nonumber`取消為公式編號
%\label,ref的交叉引用 \documentclass[UTF8]{ctexart} %...為文檔類型輸入點 % 導言區開始 \setlength{\parindent}{0pt} %取消首行縮進 \usepackage{amsmath} % 導言區結束 \begin{document} % 正文區開始 equation環境開始 \ %換行符 行間公式使用equation命令描述 \begin{equation} a^2 + b^2 = c^2 \label{num1} \end{equation} 這個就是引用\eqref{num1},你看是不是有一個括號,括號里面是數字1 \ %換行符 equation環境結束 % 正文區結束 \end{document}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tag手動修改公式的編號與\notag \documentclass[UTF8]{ctexart} %...為文檔類型輸入點 % 導言區開始 \setlength{\parindent}{0pt} %取消首行縮進 \usepackage{amsmath} % 導言區結束 \begin{document} % 正文區開始 equation環境開始 \ %換行符 行間公式使用equation命令描述 \begin{equation} a^2 + b^2 = c^2 \tag{10086} \end{equation} 或者 \begin{equation} a^2 + b^2 = c^2 \notag \end{equation} \ %換行符 equation環境結束 % 正文區結束 \end{document}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包裹
\documentclass[UTF8]{ctexart} %...為文檔類型輸入點 % 導言區開始 \setlength{\parindent}{0pt} %取消首行縮進 \usepackage{amsmath} % 導言區結束 \begin{document} % 正文區開始 這是一個使用斜杠包裹的示例。 \[a^2 + b^2 = c^2 \] % 正文區結束 \end{document}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displaymath環境與\[]包裹等同
\documentclass[UTF8]{ctexart} %...為文檔類型輸入點 % 導言區開始 \setlength{\parindent}{0pt} %取消首行縮進 \usepackage{amsmath} % 導言區結束 \begin{document} % 正文區開始 這是一個使用displaymath環境包裹的示例。 \begin{displaymath} a^2 + b^2 = c^2 \end{displaymath} % 正文區結束 \end{document}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公式左右對齊
行間公式的左右對齊要使用文檔類的選項命令。
fleqn令行間公式左對齊
leqno選項令編號放在公式左邊
\documentclass[UTF8,fleqn]{ctexart} %...為文檔類型輸入點 % 導言區開始 \setlength{\parindent}{0pt} %取消首行縮進 \usepackage{amsmath} % 導言區結束 \begin{document} % 正文區開始 這是一個使用displaymath環境包裹的示例。 \begin{displaymath} a^2 + b^2 = c^2 \end{displaymath} % 正文區結束 \end{document}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documentclass[UTF8,leqno]{ctexart} %...為文檔類型輸入點 % 導言區開始 \setlength{\parindent}{0pt} %取消首行縮進 \usepackage{amsmath} % 導言區結束 \begin{document} % 正文區開始 這是一個使用displaymath環境包裹的示例。 \begin{displaymath} a^2 + b^2 = c^2 \tag{123} \end{displaymath} % 正文區結束 \end{document}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數學模式
為了更好的在LaTex中輸入數學公式,當你在使用$,equation,\[],displaymath來輸入公式時,就進入了數學模式
數學模式中輸入的空格會被忽略。要使用\quad (小間距)和\qquad (大間距)等命令才可以用來控制間距
不允許有空行,行間公式中也無法用\命令換行
字母被當作數學公式中的變量處理,字母間距與文本模式不一致,也無法生成單詞
之間的空格。如果想在數學公式中輸入正體的文本,可用\mathrm 命令。或者amsmath 的\text 命令
總結
這篇文章主要闡述的行內公式以及行間公式的環境包裹知識。
后續的文章將會開始各類數學符號的符號講述。
LaTex的學習肯定是痛苦的,但是要記得,學習到底是一件過程比較痛苦的事,如果不能完全學習好這個技能,并讓其對自己的工作學習效率帶來改變,那么LaTex的學習就毫無意義,共勉
小程序
版權聲明:本文內容由網絡用戶投稿,版權歸原作者所有,本站不擁有其著作權,亦不承擔相應法律責任。如果您發現本站中有涉嫌抄襲或描述失實的內容,請聯系我們jiasou666@gmail.com 處理,核實后本網站將在24小時內刪除侵權內容。
版權聲明:本文內容由網絡用戶投稿,版權歸原作者所有,本站不擁有其著作權,亦不承擔相應法律責任。如果您發現本站中有涉嫌抄襲或描述失實的內容,請聯系我們jiasou666@gmail.com 處理,核實后本網站將在24小時內刪除侵權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