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寵展信息指南
1094
2025-04-01
項目管理的多元化
本文目錄一覽:
國際上項目管理發展的現狀,可總結為三大熱點和三大特點。其中三大特點為:
(1)項目管理的全球化發展。知識經濟時代的一個重要特點是知識與經濟的全球化,因為競爭的需要和信息技術的支撐,促使了項目管理的全球化發展。
(2)關于項目管理的多元化發展。在行業性方面,建筑業的項目實踐歷史最久,隨后20世紀40年代美國的國防工業,繼而是各行各業,現在也受到了高科技產業及各種社會大型活動的重視,開始在這些領域發揮它的作用。
(3)項目管理的專業學科發展。主要反映在以下三個方面:
A、項目管理知識體系(PMBOK)在不斷發展和完善之中。
B、學歷教育從學士、碩士到博士、非學歷教育從基層項目管理人員和高層項目管理形成了層次化的教育體系。
C、對項目和項目管理的學科探索正在積極進行之中,有分析性的,也有綜合性的,有原理概念性,也有工具方法性的。
一、我國現階段建筑工程項目管理模式有:
1、傳統的項目管理模式(DBB模式):
即設計-招標-建造模式。該管理模式在國際上最為通用,世行、亞行貸款項目及以國際咨詢工程師聯合會(FIDIC)合同條件為依據的項目均采用這種模式。
2、CM模式:
又稱階段發包方式,業主在項目開始階段就雇用施工經驗豐富的咨詢人員即CM經理,參與到項目中來,負責對設計和施工整個過程的管理。它打破過去那種待設計圖紙完成后,才進行招標建設的連續建設生產方式。
3、設計—建造方式:
就是在項目原則確定后,業主只選定唯一的實體負責項目的設計與施工,設計─建造承包商不但對設計階段的成本負責,而且可用競爭性招標的方式選擇分包商或使用本公司的專業人員自行完成工程,包括設計和施工等。
4、交鑰匙方式:
是一種特殊的設計─建造方式,即由承包商為業主提供包括項目可行性研究、融資、土地購買、設計、施工直到竣工移交給業主的全套服務。
5、建造─運營─移交方式(BOT模式) :
建造─運營─移交方式(Build-Operate-Transfer)簡稱BOT方式。BOT方式是上世紀80年代在國外興起的一種將政府基礎設施建設項目依靠私人資本的一種融資、建造的項目管理方式,或者說是基礎設施國有項目民營化。
6、項目承包模式:
簡稱PMC模式。即業主聘請專業的項目管理公司,代表業主對工程項目的組織實施進行全過程或若干階段的管理和服務。
二、我國工程項目管理模式存在的問題
①個別部門思想觀念落后,國際通行的工程項目管理模式得不到普遍認同。
部分項目的建設由于部門權力和利益的驅使等原因,仍然沿襲計劃經濟體制下的做法,項目由指揮部、籌建處或建設單位自己來組織實施,直接掌握資金使用、設備材料采購和施工管理的權利,對較為先進的工程項目管理模式不予執行。
②工程監理對工程項目管理模式的應用具有極大的制約性。
《建筑法》第三十條明確規定:“國家推行建筑工程監理制度”,監理單位的任務是“對承包單位在施工質量、建設工期和建設資金使用等方面,代表建設單位實行監督。”
但在實際操作中,已逐漸發展成“施工監理”,其職能只局限于施工過程監督,缺乏全方位咨詢服務和相關管理的職能,這與最初對監理工作的定位和預期目標相差甚遠。
?擴展資料:
我國目前的工程設計操作實踐存在較大的缺陷,比如:
(1)?施工圖設計由設計單位負責,沒有納入施工單位招標范圍內,施工單位僅按圖施工,不利于設計與施工的銜接,也不利于發揮先進施工技術的作用。
從國際慣例看,設計單位所做的工程設計,只到初步設計或擴大初步設計的深度,不出施工圖設計。在施工單位投標的過程中,把施工圖設計擺在龍頭地位,以先進施工技術方案來體現保證質量、降低成本、加快進度。
(2)?設計依據主要執行國家有關設計規范,而國家規范遠遠跟不上工程建設實踐的發展需求,導致設計落后于實踐;同時,設計方在設計過程中對業主方使用需求的考慮也不夠,導致使用功能的下降和后期工程設計變更的增加。
(3)?土建、結構設計與裝修設計的分家,這就導致了工程項目管理的過程中工作的銜接方面出現了比較大的問題,使工程造價普遍較高。
參考資料:建設工程項目管理百度百科
說到項目管理,先來看看項目的定義。
1、“項目是指在一定的約束條件下(主要是限定時間、限定資源),具有明確目標的一次性任務”摘自百度百科
2、“項目是為創造獨特產品、服務或者成果而進行的臨時性的工作”摘自PMBOK
總結一下,項目一般有以特性:
1、 獨特性
它和生產線批量生產出來的產品不同,項目是獨特的,一次性的,不會重復。 2、臨時性
項目會有明確的時間起點和終點,它不會長久的存在下去。
3、明確的目標性
項目的實施是為了完成一個明確的目標,比如開發一個新產品,或建立一個工廠4、資源成本的約束性
項目會受到資源的約束性
任何一個單個的項目管理,是通過應用下面5個過程來實現的:
1、啟動過程
2、規劃過程
3、執行過程
4、監控過程
5、收尾過程
在項目管理的5個過程中,要注意對下面幾大方面的內容進行管理:
1、項目整合管理
2、項目范圍管理
3、項目時間管理
4、項目成本管理
5、項目質量管理
6、項目人力資源管理
7、項目溝通管理
8、項目風險管理
9、項目采購管理
項目管理的常見組織形式主要有三種類型:
1.職能式
當今世界上最普遍的組織結構是基本的層次組織。職能組織結構是由這是一個標準的金字塔結構,高層管理者位于金字塔的頂部,中層和低層管理則沿著塔頂向下分布。
這一組織結構通常被劃分為不同的職能單元,如工程、研究、財務和行政等,因而這種結構又常被稱為“職能結構”。
(1)職能式組織方式的長處:將類似的資源集中使用,為相互支持創造了條件。
(2)職能式組織方式的缺點:當涉及多個項目時,這些項目在資源使用的優先權上必然會產生沖突;項目協調比較困難。
2.項目式
與層次化相反,項目式組織是一個單目標的垂直組織方式。在項目化組織方式中,為達到某一特定目標所必需的所有資源按確定的功能結構進行劃分(項目化組織的內部結構仍然是功能化的),并建立以項目經理為首的自控制單元。
項目經理在項目實施方面被賦予相當大的權力,并且可以調動整個組織內部或外部的資源。項目的所有參加人員在項目實施過程當中都被置于項目經理的直接掌握之中。
(1)項目化組織的優點:目標的單一和命令的協調。
(2)項目化組織的缺點:由于資源獨占,可能造成資源浪費。
3.矩陣式
矩陣化組織方式是一種多元化結構,力求最大限度地發揮項目化和職能化結構的力量并盡量避免其弱點。
它在標準的垂直層次結構上,疊加了項目協調員形成的側向或水平結構,矩陣式中又分為弱矩陣式、平衡矩陣式和強矩陣式。
(1)矩陣化組織的優點:通過項目協調員使各項目目標平衡、各個功能部門條塊之間的協調、以及項目目標的可見性。
(2)矩陣化組織的缺點:中層管理人員為兩個以上的主管工作,當有沖突時,可能處于兩難困境。
現代化項目管理特點(1)項目管理的全球化發展。(2)關于項目管理的多元化發展。3)項目管理的專業學科發展。
版權聲明:本文內容由網絡用戶投稿,版權歸原作者所有,本站不擁有其著作權,亦不承擔相應法律責任。如果您發現本站中有涉嫌抄襲或描述失實的內容,請聯系我們jiasou666@gmail.com 處理,核實后本網站將在24小時內刪除侵權內容。
版權聲明:本文內容由網絡用戶投稿,版權歸原作者所有,本站不擁有其著作權,亦不承擔相應法律責任。如果您發現本站中有涉嫌抄襲或描述失實的內容,請聯系我們jiasou666@gmail.com 處理,核實后本網站將在24小時內刪除侵權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