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術分享 | 被測項目需求你理解到位了么?
本文節選自霍格沃茲測試學院內部教材

需求分析是開始測試工作的第一步,產品會先產出一個需求文檔,然后會組織需求宣講,在需求宣講中分析需求中是否存在問題,然后宣講結束后,通過需求文檔分析測試點并且預估排期。所以對于需求的理解非常重要。
需求文檔
產品經理在做完用戶需求調查之后,會根據用戶需求輸出一份需求文檔,在文檔中會詳細描述用戶所需的功能和功能實現的效果。文檔生成之后,產品經理會和開發測試一起開一個需求宣講會,講解需求中的內容,并且會對需求中可能存在的問題進行討論。
需求評審
在需求宣講的過程中,其實也需要對需求本身進行評審。需求評審可以從以下角度去進行考慮。
站在使用者的角度,考慮用戶會遇到的各種情況,反觀各種情況在需求中是否都能找對對應描述,即用戶故事
根據用戶故事應該能構建出簡單的流程圖,各種路徑之間的約束關系,執行條件是否有明確合理的定義,即業務流程圖
數據約束是否全面、合理
存在分支的邏輯、描述是否覆蓋所有路徑
多狀態流程,狀態流轉描述是否合理且完整
權限描述是否明確
在評審的時候,可以從這幾個角度進行考慮,檢查產品寫的需求是否完善。若需求中有不完善的地方,要提出問題并和產品開發一起進行討論。最終的目標是讓需求更合理完整。
需求分析
等產品經理把需求最終完善好之后,就可以詳細的去分析需求文檔。需求分析簡單來講就是把不直觀的需求文檔簡化為直觀的需求。
明確測試范圍:把測試活動的邊界確定好,因為很多模塊都是有關聯關系的,在分析需求文檔的時候,需要看要加的功能和之前的功能耦合性高不高,需要不需要對關聯的功能模塊也進行測試。
明確功能點:把需求文檔中的功能點列出來。
明確業務流程:根據業務流程圖梳理。
明確輸出結果:方便驗證。
分析異常流程:提高系統的容錯性。
預估測試需要的時間和資源:為測試計劃的編寫做好準備。
為了提高需求分析能力,就需要深入的理解需求。
如何提高需求理解能力
熟悉業務,了解系統。任何系統都有大的業務背景,只要熟悉了業務知識才能更有效的使用系統。任何系統在使用過程中,都有一個熟悉的過程,對系統越熟悉,越容易發現系統問題和業務問題。
用客觀的思考方式站在用戶的角度分析。在滿足客戶要求的基礎上,站在業務或者系統現有實現的角度,給需求和開發人員一些設計上的建議。
善于總結,樂于分享。把經常見到的用例設計的誤區和一些好的需求分析實例和需求分析習慣分享給周圍的人,這樣可以集眾人之所長,不斷提升需求分析能力。
更多技術文章: https://qrcode.ceba.ceshiren.com/link?name=article&project_id=qrcode&from=hwyun×tamp=1652690731&author=XP
軟件開發
版權聲明:本文內容由網絡用戶投稿,版權歸原作者所有,本站不擁有其著作權,亦不承擔相應法律責任。如果您發現本站中有涉嫌抄襲或描述失實的內容,請聯系我們jiasou666@gmail.com 處理,核實后本網站將在24小時內刪除侵權內容。
版權聲明:本文內容由網絡用戶投稿,版權歸原作者所有,本站不擁有其著作權,亦不承擔相應法律責任。如果您發現本站中有涉嫌抄襲或描述失實的內容,請聯系我們jiasou666@gmail.com 處理,核實后本網站將在24小時內刪除侵權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