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聯網共享經濟與網絡云化
基于互聯網的共享經濟是當前社會關注的熱點——滴滴出行、摩拜單車、ofo、共享充電寶和共享籃球等正不斷吸引著公眾的眼球。共享經濟的代表企業滴滴出行和摩拜單車在非常短的時間里就成長為巨型獨角獸企業,其發展速度遠超傳統的互聯網企業,以滴滴出行為例,從公司初建到日訂單超過1000萬只用了3年半時間,相比之下,淘寶的訂單數從零增長到千萬則用了8年。
如果說上一波互聯網熱潮是基于“共享信息”需求的“社交媒體”,例如facebook、微信和微博等,而這一波“共享經濟”熱潮則基于“共享資源”需求,通過“使用權分享”來降低資源使用成本,從而產生市場競爭優勢,同時通過基于互聯網的近乎零成本的分享渠道實現業務的快速發展。那么,如何才能支撐由共享經濟帶來的如此高速的業務發展呢?
共享經濟需要云
滴滴出行這類共享經濟企業在初創階段一般規模較小,追求的是最低的建設和運營成本,以支撐業務最快地發展;而在共享經濟的發展過程中,跨地域的業務擴張以及業務網絡膨脹帶來的管理和維護問題對其是非常大的挑戰!云技術是目前最好也是唯一的解決方案,能夠為共享經濟企業低成本、彈性以及近乎無限地擴容其業務支撐平臺。
同時,無論是車輛調度還是司乘匹配,滴滴出行考慮的維度、復雜性和實時性都遠遠超過應用水平,其正在借助機器學習和大數據等技術解決智能調度和供需預測等難題,通過模型的不斷優化縮短運算時間,提升預測效果,讓人們的出行更便捷、體驗更好。滴滴出行通過App將乘客的出行需求和司機的供應進行數字化,然后匯集到云端數據中心中,再通過一個云端大數據智能交通引擎統一匹配和調度,從而提高整個城市的出行效率以及每一個市民和司機的體驗。
滴滴出行:由共享經濟帶來的高速業務發展
共享經濟需要云化網絡
與滴滴出行一樣,支撐共享經濟的核心其實就是這樣一個充滿黑科技感的云端匹配引擎,但其對于網絡架構的建設卻提出了越來越多的挑戰,主要體現在以下方面:
業務爆 發增長帶來網絡彈性擴展訴求
對于共享類業務來說,用戶越多共享的價值就越大,因此吸引更多用戶加入是共享經濟的生存之本,同時作為一個典型互聯網 特征的業務,在數據中心建設初期必須能支撐業務爆 發式增長。摩拜單車的用戶9個月增長到1000萬;滴滴打車在營銷補貼刺 激下1個月用戶量翻番(從2000萬增長到4000萬),而第二次翻番只用了15天的時間,目前已經擁有3億用戶。如果沒有一個彈性擴展的網絡架構,將會嚴重制約業務發展。
大數據處理需要構建無阻塞網絡
數字化將共享經濟推向了高速公路,其本質在于將海量供需信息數字化后通過大數據分析實現最佳匹配。公開資料顯示,滴滴每日完成訂單超過2000萬單、每日處理數據超過2000TB、每日路徑規劃超過90億次……如此海量數據的處理,離不開無阻塞的網絡管道,一方面需要任意兩臺服務器之間實現線速轉發,另一方面則需要有效應對大數據處理中的“多打一”訪問所帶來的流量浪涌。
人工智能對網絡質量提出更高要求
共享經濟積累了海量數字化供需信息和歷史交易數據,如何將需求信息推送給更適合區域內的供給方?誰可以優先獲得交易權?如何給供給方和需求方補貼?這種種策略的確定如果能有人工智能參與,必將使共享經濟如虎添翼、飛速發展。而人工智能的運行依賴于HPC服務器的大規模集群,需要低時延、無丟包的網絡架構。
CloudFabric與CloudDCI兩大云化解決方案可為企業構建Scale-out的基礎網絡架構,最大可為單數據中心集群擴展50000臺萬兆服務器,網絡的彈性擴容滿足了共享經濟快速的業務部署和擴容需求。
云化網絡解決方案
云化網絡解決方案是面向云業務、使用云技術、使能云網絡的解決方案。在共享經濟領域主要有兩個應用場景方案:(1)數據中心的CloudFabric解決方案,旨在為客戶構筑簡單、高效和開放的云數據中心網絡;(2)數據中心互聯的CloudDCI解決方案,構建靈活、超大帶寬和綠色節能的數據中心互聯網絡,為客戶提供超寬互聯網絡。兩個方案相互協同可以很好地支撐企業云業務的長期演進和共享經濟的高效運行和快速發展。
如何實現網絡彈性擴展?
數據中心之彈性網絡:(1)采用Spine-Leaf架構為企業構建一個Scale-out的基礎網絡架構,最大可為單數據中心集群擴展50000臺萬兆服務器;(2)通過VxLAN構建統一資源池,實現彈性按需調度。
數據中心互聯之“IP+光”實現網隨云動:通過統一的控制器實現數據中心互聯業務的帶寬按需彈性調整,滿足云時代共享經濟下互聯網企業數據量激增的需求。
在極大提升資源利用率的同時,網絡彈性擴容滿足了共享經濟快速的業務部署和擴容需求。
如何構建無阻塞網絡?
數據中心之無阻塞交換能力:不僅采用兩級CLOS組網實現網絡的無阻塞架構,同時核心交換設備也采用CLOS交換架構,使交換網可以靈活擴展;高效率的變長信元交換具備動態選路能力,流量可均衡分擔到多個交換網以保證交換矩陣無阻塞,從容應對數據中心內復雜多變的流量模型;支持96K VoQ隊列,對面向不同出口的流量進行端到端流控,保證了業務的統一調度和有序轉發,實現了嚴格意義上的無阻塞交換。
數據中心互聯之超大帶寬:通過400G路由+雙載波400G波分的超寬大管道,一對光纖可承載超過20TB的業務容量,為共享經濟的云承載提供了無限制的擴容空間。
如何實現更高質量的業務要求?
數據中心之人工智能無丟包、低時延網絡:CloudFabric支持完整的DCB無丟包以太交換能力,可實現上千臺二層交換設備的無丟包轉發;同時隨著應用的深入,人工智能所需的高性能計算服務器規模越來越大,CloudFabric正面向三層的大規模無丟包、低時延網絡進行聯合創新。
數據中心互聯之低時延管道:基于光/OTN層的時延優化技術和最低時延路徑自動優化技術,可為共享經濟數據中心的高性能要求業務(例如滴滴的訂單匹配處理)提供最佳客戶體驗。
共享經濟的發展離不開云,而云的構建則離不開云化網絡的支撐,CloudFabric與CloudDCI兩大云化解決方案為互聯網企業提供了一張彈性、自動化、低時延和大帶寬的網絡,為共享經濟插上了自由飛翔的翅膀。
(注:本文數據來源于網絡公開 信息)
CloudFabric與CloudDCI兩大云化解決方案通過400G路由+雙載波400G波分的超寬大管道,一對光纖可承載超過20TB的業務容量,為共享經濟的云承載提供了無限制的擴容空間。
ICT技術
版權聲明:本文內容由網絡用戶投稿,版權歸原作者所有,本站不擁有其著作權,亦不承擔相應法律責任。如果您發現本站中有涉嫌抄襲或描述失實的內容,請聯系我們jiasou666@gmail.com 處理,核實后本網站將在24小時內刪除侵權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