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為軟件開發云測評報告一 : 項目管理
體驗環境
體驗方式:PC端
系統:Windows 64位
瀏覽器類型:Chrome瀏覽器
瀏覽器版本:49.0.2623.110 m
體驗時間:2017.05.11
測試目的
了解華為軟件開發云的項目管理服務功能,分析其優缺點;
瀑布化開發到敏捷開發的轉型分析,以及未來軟件開發模式的發展方向;
產品簡介
產品名稱:華為軟件開發云
定位:軟件開發云(DevCloud)是集華為研發實踐、前沿研發理念、先進研發工具為一體的研發云平臺,面向開發者提供研發工具服務,讓軟件開發簡單高效。
產品slogan:云智軟件 眾享未來
產品關鍵字:(從各服務網頁源碼中提取)項目管理服務,云端項目管理,項目外包協作、配置管理,代碼托管服務,跨地域協同開發、代碼檢查服務,代碼質量管控,多語言代碼檢查、編譯構建,開發編譯構建,混合語言構建平臺、部署管理_軟件開發云_華為企業云、測試管理服務,測試解決方案,產品用例設計,測試活動管理、發布管理服務,軟件倉庫,軟件快速發布、流水線_軟件開發云_華為企業云
用戶構成
軟件開發云為to B 平臺,主要面向具有開發業務的技術團隊、組織或個人。
高鑫,某二線城市創業公司的技術總監,從事軟件開發行業10余年,主要做軟件外包(包括web端和APP)。帶著20人的技術團隊,由于項目多且復雜,且多項目同時進行,成員溝通協作困難,各工作項的進度不好掌控,用傳統的Excel+通訊軟件工具已無法滿足現有的需求,目前團隊內部迫切需要一款項目管理類軟件來管理項目。
功能分析
1.華為軟件開發云首頁
首頁展現了該租戶下的所有項目以及工作項進度,右側包括企業成員管理和項目最新動態消息,整個界面來看,比較簡潔、而且所有工作項,包括進度的查看,拖拽改變相應的進度,也方便管理人員對所有任務的掌控和跟蹤;
點擊工作項可以查看工作項的具體信息,以右側的彈窗形式彈出,可以更改相應信息和字段;
2.看板
點擊單個項目卡片,左側是開發云所有端到端的功能菜單,右側上方是以敏捷開發的理念內置測3個迭代周期,開發人員和項目經理可以根據自己的需求更改相應的迭代時間(一般為2-4周,系統會自動內置三個迭代),右側下方是幾個多維度報表,包括燃盡圖(已完成工作線、未完成工作項和完成工作的趨勢走勢)、工作項完成率、項目需求統計、遺留缺陷統計和項目成員管理;
燃盡圖,以迭代周期為橫軸,工作量的數目為縱軸,繪制整個項目的進展趨勢;
工作項完成率,以環形報表顯示story、bug、task工作項各階段的完成率;
根據項目管理者自定義的多個模塊,以表格的形式展現不同模塊在不同階段的工作項的數量;
在最底部可以看到該項目的所有成員,以及成員所具有的權限,右側可以添加新成員(這個才是真正意義上的成員管理);
選擇添加成員可以選擇本企業的用戶(多租戶)、其他企業的租戶、以及從其他項目中導入用戶,作為企業管理者可以為企業創建用戶,“點擊這里”可以指導用戶添加成員;
選擇成員確認后,默認是開發人員的權限,點擊“查看更多”,才可以修改成員對應權限;
項目角色分為項目經理、開發人員、測試經理、測試人員、瀏覽者;
各個角色的權限說明沒有在這里顯示,在幫助中心可以查到;
3.任務
項目創建者可以把項目整體規劃架構以思維導圖(Xmind)的形式規劃出來,架構深度為3層,分別為epic(大粒度的需求)、feature(中粒度的需求)、story(小粒度的需求)。
項目規劃好的需求會自動在任務欄中的epic、feature、story中生成。
在backlog界面的頂部,結合了一系列操作,搜索、新建工作項、按標簽查詢、導入工作項、導出工作項、以及過濾功能;同時還提供了兩種展現方式。一種是以列表的形式展現,另外一種是以涂鴉的卡片形式進行拖拽;
新建工作項,填寫具體的字段,工作項類型可選需求或Bug ,同時系統內置了需求和缺陷模板。
導出工作項可以將每個工作項的具體字段導出到Excel中,方便數據的遷移;
卡片顯示方式下,可以手動拖拽到不同進度;
更改迭代的方式,可以在具體的需求詳情中更改,也可以在列表中拖拽到右側的迭代列表;
同時工作項提供成員討論功能,方便成員溝通協作,信息對稱,另外工作項和代碼之間也可以互相關聯;
迭代頁面則可以顯示處在不同迭代下的工作項,具有工作項的迭代不能改變起止時間;
文檔功能是開發云內部的FTP,項目相關文檔、圖片等文件可以上傳到云端與成員共享;
單個文件不能超過20M ;
百科功能(wiki),內部知識庫,成員可以把項目相關詞匯添加進來以供成員學習分享;
項目管理服務的優點和缺點:
優點:
1.從項目規劃到工作項的創建和分配,包括拖拽式的進度控制,全流程清晰明了,易于管理人員操作和掌控;提供個人級、項目級看板,直觀呈現進展與風險;樹表、任務墻視圖滿足不同用戶的使用習慣;
2.整個流程基于敏捷開發的理念,采用小步快跑的迭代形式,取代傳統的瀑布模式開發模式,快速應對多變的需求;
3.涂鴉式的項目卡片風格,有效提升項目辨識度;
4.提供社交化協作,多角色跨地域系統開發效率高;
5.項目文檔可以系統開發、輕松共享,狗狗做任務討論結果自動歸檔,有效記錄工作事項;
缺點:
1.新建工作項,填寫具體的字段,工作項類型可選需求或Bug ,系統內置了需求和缺陷模板,暫時不支持自定義導入模板,同時該文檔也無法被導出,只能在云上查看;
2.在最小粒度的backlog中,新創建的工作項不能反向關聯到項目規劃中;
開發模式分析
目前業界主流的開發模式有兩種,一種是瀑布模型,一種是敏捷模型,華為軟件開發云是以敏捷開發(scrum流程)進行管理和開發。
瀑布模型,是一種比較老舊的軟件開發模型,1970年溫斯頓·羅伊斯提出了著名的“瀑布模型”,直到80年代都還是一直被廣泛采用的模型。
瀑布模型將軟件生命周期劃分為制定計劃、需求分析、軟件設計、程序編寫、軟件測試和運行維護等六個基本活動,并且規定了它們自上而下、相互銜接的固定次序,如同瀑布流水,逐級下落。
在瀑布模型中,軟件開發的各項活動嚴格按照線性方式進行,當前活動接受上一項活動的工作結果,實施完成所需的工作內容。當前活動的工作結果需要進行驗證,如驗證通過,則該結果作為下一項活動的輸入,繼續進行下一項活動,否則返回修改。
瀑布模型優點是嚴格遵循預先計劃的步驟順序進行,一切按部就班比較嚴謹。
瀑布模型強調文檔的作用,并要求每個階段都要仔細驗證。但是,這種模型的線性過程太理想化,已不再適合現代的軟件開發模式,幾乎被業界拋棄,其主要問題在于:
1.各個階段的劃分完全固定,階段之間產生大量的文檔,極大地增加了工作量;
2.由于開發模型是線性的,用戶只有等到整個過程的末期才能見到開發成果,從而增加了開發的風險;
3.早期的錯誤可能要等到開發后期的測試階段才能發現,進而帶來嚴重的后果。
4.各個軟件生命周期銜接花費時間較長,團隊人員交流成本大。
5.瀑布式方法在需求不明并且在項目進行過程中可能變化的情況下基本是不可行的。
那么什么是敏捷開發模式,相比于瀑布開發有什么優勢?
敏捷開發模式,是一種以人為核心、迭代、循序漸進的開發方法。在敏捷開發中,軟件項目的構建被切分成多個子項目,各個子項目的成果都經過測試,具備集成和可運行的特征。換言之,就是把一個大項目分為多個相互聯系,但也可獨立運行的小項目,并分別完成,在此過程中軟件一直處于可使用狀態。
敏捷開發的基本原則:
1.我們最優先要做的是通過盡早的、持續的交付有價值的軟件來使客戶滿意
2.即使到了開發的后期,也歡迎改變需求。敏捷過程利用變化來為客戶創造競爭優勢。
3.經常性的交付可以工作的軟件,交付的間隔可以從幾周到幾個月,交付的時間間隔越短越好。
4.在團隊內部,最具有效果并且富有效率的傳遞信息的方法,就是面對面的交談。
5.工作的軟件是首要進度度量標準。
6.敏捷過程提可持續的開發速度。責任人、開發者和用戶應該能夠保持一個長期的、恒定的開發速度。
7.每隔一定時間,團隊會在如何才能更有效地工作方面進行反省,然后相應地對自己的行為進行調整。
總結
華為軟件開發云(以下稱為Devcloud)平臺的看板、迭代、多項目需求、缺陷管理等功能支持敏捷的開發模式,加強團隊成員之間的協作和溝通,使項目成員更專注于業務本身,而非文檔的管理;另外Devcloud貫穿于軟件開發的全生命周期,基于Devops的開發理念,自動化的集成構建,運行和維護、使得團隊可以快速交付一個可獨立運行的項目,快速應對市場和需求的變化,讓整個開發流程更加的簡單高效。
目前來看,Devcloud的項目管理服務仍然有繼續改進和升級的地方,但是敏捷開發、devops等理念是整個軟件行業的大趨勢,Devcloud也在踐行這樣的理念,讓這些理念真正落地。
至于未來軟件開發模式的發展方向,很難說敏捷開發是未來的主流模式,但是未來的需求、市場是多變的,做好功能的同時,做好用戶體驗,快速推陳出新,快速試錯和迭代,才能保證產品的良性發展。
下一步我會繼續將華為軟件開發云的其他功能測試發給各位分享。
備注:
華為軟件開發云地址:https://www.hwclouds.com/devcloud/
項目管理地址:https://www.hwclouds.com/product/projectman.html
軟件開發云
版權聲明:本文內容由網絡用戶投稿,版權歸原作者所有,本站不擁有其著作權,亦不承擔相應法律責任。如果您發現本站中有涉嫌抄襲或描述失實的內容,請聯系我們jiasou666@gmail.com 處理,核實后本網站將在24小時內刪除侵權內容。
版權聲明:本文內容由網絡用戶投稿,版權歸原作者所有,本站不擁有其著作權,亦不承擔相應法律責任。如果您發現本站中有涉嫌抄襲或描述失實的內容,請聯系我們jiasou666@gmail.com 處理,核實后本網站將在24小時內刪除侵權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