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里云、華為云與天翼云主機內存帶寬橫向測評
今天我們聊一聊內存帶寬。

什么是內存帶寬?百度百科的定義如下:從功能上來看,大家可以將內存看作是內存控制器與CPU之間的橋梁或與倉庫。顯然,內存的容量決定“倉庫”的大小,而內存的帶寬決定“橋梁”的寬窄,兩者缺一不可,這也就是常常說道的“內存容量”與“內存速度”。除了內存容量與內存速度,延時周期也是決定其性能的關鍵。當CPU需要內存中的數據時,它會發出一個由內存控制器所執行的要求,內存控制器接著將要求發送至內存,并在接收數據時向CPU報告整個周期(從CPU到內存控制器,內存再回到CPU)所需的時間(關于內存延時的話題,我們有機會再談。)
專業的術語解釋的也很專業,我們打個比方有助于我們更好的理解:內存好比儲水罐,水龍頭的閥門好比內存控制器,控制出水量,水龍頭的口徑相當于內存帶寬,決定了最大的出水量。
內存帶寬為何會如此重要呢?
在回答這一問題之前,先來簡單看一看系統工作的過程。基本上當CPU接收到指令后,它會最先向CPU中的一級緩存(L1 Cache)去尋找相關的數據,雖然一級緩存是與CPU同頻運行的,但是由于容量較小,所以不可能每次都命中。這時CPU會繼續向下一級的二級緩存(L2 Cache)尋找,同樣的道理,當所需要的數據在二級緩存中也沒有的話,會繼續轉向L3 Cache、內存和硬盤。由于系統處理的數據量都是相當巨大的,因此幾乎每一步操作都得經過內存,這也是整個系統中工作最為頻繁的部件。如此一來,內存的性能就在一定程度上決定了這個系統的表現,這點在多媒體設計軟件和3D游戲中表現得更為明顯,尤其大型游戲,對內存帶寬有著極高的要求,并且,隨著屏幕分辯率的不斷提高,內存帶寬的壓力也會越來越大。不過對于常規的應用來講,不用太關心內存的帶寬。
市面上測試帶寬的工具也不少,今天我們使用比較普遍mbw工具,作為本次測試內存帶寬的工具。
mbw?主要用于測試可提供給用戶空間程序的內存拷貝帶寬,可用于測試內存性能,通常用來評估用戶層應用程序進行內存拷貝操作所能夠達到的帶寬。
閑話少說,開始采用云主機來測試內存的帶寬,通往常一樣,選用了阿里、華為和天翼云作為我們橫向測評的云服務商。
一、云服務商配置
1、天翼云
地域:長春 可用區
規格:通用計算增強型 | c3.xlarge.2 | 4vCPUs | 8GB
鏡像:CentOS7.4 64位
系統盤:高IO, 40 GB
計費方式: 按帶寬計費 帶寬: 5Mbit/s
2、華為云
地域:上海二? 可用區3
規格:通用計算增強型 | c3.xlarge.2 | 4vCPUs | 8GB
鏡像:CentOS 7.4 64bit
系統盤:高IO,40GB
計費方式: 按帶寬計費 | 帶寬: 5 Mbit/s
3、阿里云
地域 :華東 2 可用區 G
實例 :高主頻計算型 hfc5 / ecs.hfc5.xlarge(4vCPU 8GiB)
鏡像 :CentOS 7.4 64位
系統盤 :高效云盤 40GiB
二、安裝mbw
1、安裝mbw
安裝很簡單,執行下面三步即可
# git clone?http://github.com/raas/mbw
# cd mbw
# make
2、查看幫助
# ./mbw -h
關鍵信息說明:
會執行三種方式的內存拷貝測試,如下:
-t0: memcpy test??????????內存拷貝
-t1: dumb (b[i]=a[i] style) test???????????????字符串拷貝
-t2: memcpy test with fixed block size?????內存塊拷貝,塊大小為262144 bytes
3、執行測試命令
# ./mbw -q -n 10 256
說明:
-q表示只打印統計信息?-n 10?表示執行10次,256表示測試所用內存大小,單位為MB。
三、測試結果數據
1、華為云
2、阿里云
3、天翼云
四、測試結果比較
分析:
1、在MEMCPY拷貝方式下,阿里云分值最高,而且比最低分高出11%;
2、在DUMB拷貝方式下,天翼云分值最高,不過跟其他2家差距不大。
3、在MCBLOCK拷貝方式下,華為云分值最高,比最低阿里云要高出22%。
總體看,三家云服務商在三種拷貝方式下,各有所長,天翼云整體表現居中。
云計算
版權聲明:本文內容由網絡用戶投稿,版權歸原作者所有,本站不擁有其著作權,亦不承擔相應法律責任。如果您發現本站中有涉嫌抄襲或描述失實的內容,請聯系我們jiasou666@gmail.com 處理,核實后本網站將在24小時內刪除侵權內容。
版權聲明:本文內容由網絡用戶投稿,版權歸原作者所有,本站不擁有其著作權,亦不承擔相應法律責任。如果您發現本站中有涉嫌抄襲或描述失實的內容,請聯系我們jiasou666@gmail.com 處理,核實后本網站將在24小時內刪除侵權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