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法插入表格
651
2025-04-01
怎樣從零基礎學習EXCEL?(零基礎學應該從哪里學起)
我自己的例子,大學的時候一點office基礎都沒有。剛開始工作才接觸到excel,也不知道能干嘛。看到別人在用,就拿來當計算器用(特別是加很多數字,因為有過程,不容易出錯)。
后來工作會對你的數據處理能力提出要求(除非你懶,錯過了那么好的學習機會)。可能開始的時候,你會發現一個函數能自動計算求和(sum),能算平均數(average),你就很開心了。接下來你會發現經常要從一個表里面尋找另一個表里面的內容(vlookup就很有用),有時候很多要做條件(if函數就很有用)。
其實到這里就能解決大概80%的工作問題了。就幾個函數不會很難吧,特別是當你發現以前要好久的時間,現在很快就完成了。至于以后的深入學習就看你的工作是否有這種需求了。
另外,好多朋友會說,我在用的Excel版本低,再學習高版本會不會很難?其實,excel各個版本的核心沒有變化,不用太緊張,變化的只是使用更方便,比如以前要兩步的,現在只要一步。
要成長,動力來自自我激勵,就是實際感受到excel給你帶來的一點點的效率累計。多上專業網站,比如Office辦公助手網()。
函數應用是Excel的基礎,看似很困難實際你只要安下心來,耐住性子一步步分析,也并不是很難。我一般的面對多層函數嵌套的,研究起來都是把最里面的一層取出來,放在新單元格看結果,然后在旁邊的單元格加一層再看結果,以此類推直至達到與多層嵌套完全一致,如此這個函數也就搞明白了。也有朋友習慣從最外層作分析的,因人而異,看習慣。
有些數組公式的也可以如此操作,不過新單元格就要變成一個區域來放置數組,然后逐步看結果了。對于某些引用較多的數組這種策略比較無奈,只有老老實實的分析數組的功用,理解其中的巧妙思路。
如果最后仍然無法對Excel產生興趣,索性就別想這個了。學習Excel的根本目是在處理問題時用更少的時間,比其他人做的更正確,換句話說這是一種完美的的偷懶解決策略。
為了以后可以“偷懶”,而又絕不會犯錯,學習Excel吧,這個動機持久而強勁,當你攻克函數后,求而不得的興趣說不定就來了。
對于Excel的整理技巧而言,其實都在于你對思路的整理。下面再說說Excel數據整理的問題:
一、一個次序混亂的表格是不是就是一個壞表格?
答案是:不一定。
舉個例子。行政部有個表格,用于記錄客戶禮品的采購和發放。很多人的思路是設置很多列,分別記錄每種禮品的購入數量、領取人、領取數量、當前庫存。
但這個思路是不科學的,甚至根本是寫不出這個表格的。正確的表格就是像記流水賬那樣,把每個事件(今天買了什么、買了幾個,今天誰領走什么、領走幾個)忠實地記錄下來,看上去亂亂的,但卻可以在另一個sheet中通過函數、公式隨時得到想要知道的數據,或者使用數據透視表快速從不同角度進行分析匯總。
下面這個圖,就是傳說中的流水賬:
二、怎樣把一個爛爛的表格規范化
第零步,先做個備份。以免在后續改動中改了不該改的東西。
第一步,考察表格結構,不合理的地方重新動刀子。但實際工作中有可能沒那么理想,因為原始數據不是你采集的,即便看到數據結構不合適(尤其是缺內容),也只能干瞪眼,有必要同時又可能的話,打回對方重寫。
第二步,統一行高、列寬、字體、字號、對齊方式,不對內容做任何更改,做這一步的目的僅僅是為了讓自己能在后續步驟中看著舒服。
第三步,審核計算公式的統一性。有沒有計算錯誤?有沒有引用錯誤?這一點至關重要,馬虎不得。
第四步,審核數據格式的統一性。比如顯示上是8,但其實是8.2,因為單元格格式給設成只顯示整數部分了。再比如文本格式的8和數字格式的8是有區別的。
做完以上,大體上就是一份清爽的表格了,如果需要的話,再檢查以下方面(包括但不限于):
1、數據的正確性(有效性)。比如人數居然出現了小數、手機號碼不是11位、員工出生日期是1902年……
2、重復數據,比如一份圖書清單中,相同的某圖書出現了多次,應該合并。
3、公式的優化,比如L2=A2+B2+C2+D2+E2+F2+G2+H2+I2+J2+K2,通常是作者一個格一個格去點擊的,備不住中間某一次就少點擊一個,應該改成L2=SUM(A2:K2)。即便是L2=A2+C2+E2+G2+I2+K2這種中間隔著相加的,通常也都可以通過SUMIF函數來實現,而不必看上去那么一長串。
最后要說的是,以上所有這些都不需要肉眼逐格去審,都可以通過公式、函數、菜單功能來實現。花一段時間學習十幾個常用函數和菜單功能,就能在后面的應用中輕松把時間賺回來,投入產出比是1:100。
最后一點,也是職場新人最關心的問題:
怎么減少excel中的錯誤?
1、勤備份:當你發現你做的修改還不如不改,這時候你為恢復上一版本數據而流的汗,都是當初沒備份就改動數據時腦子里進的水。
2、設置校驗:在幾個重要節點或者幾個關鍵數值那里設置校驗,每次改動都注意看校驗值是否歸0。
3、減少手工錄入:除原始數據以外,其他均是計算所得。原始數據能拷貝就不手工錄入。
4、統一:數據格式統一,計算公式統一。
5、擅用輔助列:把一些復雜的計算拆分成幾步,便于查錯。多出來的一些列在表格完成時隱藏掉,這一招特別有用哈,千萬不要怕麻煩。
6、擅用數據有效性、重復數據檢查、帶條件的顯示格式、單元格注釋等輔助手段。
好了,今天就是這些,談不上字字珠璣,卻也是有感而發,希望對你有用。
版權聲明:本文內容由網絡用戶投稿,版權歸原作者所有,本站不擁有其著作權,亦不承擔相應法律責任。如果您發現本站中有涉嫌抄襲或描述失實的內容,請聯系我們jiasou666@gmail.com 處理,核實后本網站將在24小時內刪除侵權內容。
版權聲明:本文內容由網絡用戶投稿,版權歸原作者所有,本站不擁有其著作權,亦不承擔相應法律責任。如果您發現本站中有涉嫌抄襲或描述失實的內容,請聯系我們jiasou666@gmail.com 處理,核實后本網站將在24小時內刪除侵權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