漫談程序員(十八)淺談谷歌用戶體驗設計準則
784
2025-03-31
本文旨在用最通俗的語言講述最枯燥的基本知識
同時,我想吐槽一下的是:
大學里在學生關于職業發展和就業方面的指導幾乎為0!!!
很多學生都是因為招聘會來了,才意識到要學習和準備面試?因為畢業了,才意識到要找工作。
所以借此文純粹是給畢業生一些小小的指導和建議,人生的第一份正式工作,是職業生涯的起點,重要性不言而喻,希望文章能幫助你為面試做好充分的準備,讓原本屬于你的“BAT”,不會因此而失去。
機會是留給有準備的人的!
文章提綱: 1. 畢業季應該怎么準備?
2. 怎么定位自己的發展方向? 3. 選擇工作應該考慮哪些因素? 4. 簡歷應該怎么做? 5. 技術太渣,是否參加培訓機構? 6. 簽合同時公司要求簽三年,怎么辦? 7. 能力不足,無法面試怎么辦? 8. 第一份工作是否應該意薪資?
1、畢業季應該怎么準備?
小A就讀于某985大學的計算機專業,三年多的專業課一節沒落下,期末考試成績一直處于院內前三,國家獎學金、勵志獎學金拿到手軟,并且在大三時參加了某全國軟件大賽并獲得二等獎,大二就開始為校外一些創業團隊寫項目,積累了不少編程經驗。
到了畢業季,他開始把精力放在里找工作上,首先他在網上找一些筆試題對自己的技術能力做一個評估,定位他的水平能達到哪一級別的公司,然后整理近期校招有哪些企業并對這些企業做好級別劃分,最后圈定自己喜歡并且比較有把握能通過的公司范圍,最終確定心儀的公司為某易。
圈定之后,就針對性的對圈定的每一家公司做好充分準備,根據公司崗位技術要求補充自己沒有把握的知識點,并且把該公司近幾年的面試筆試題啃一遍,查漏補缺,惡補不足;根據公司招聘崗位定制化簡歷,做到簡歷內容盡可能符合該公司招聘要求。
在面試自己心儀的公司之前,他先參加了幾個級別較低的公司的面試,通過幾次面試,把身心狀態調整到面試模式,并且整理出一套面經。一切準備就緒,就迎來了某易的面試,小A自我介紹完畢之后,面試官問的技術問題他順利的回答出來,有一些偏實踐的問題,小A如實回答自己還是一個大學生工作經歷并不多,實踐性的問題沒碰過無法作答,希望能在入職之后獲得更多機會學習和實踐,與公司一起成長。
整個面試過程,面對面試官的提問,小A的回答不亢不卑,對于有把握的問題自信滿滿,對于不懂的或沒把握的問題也從容如實作答。面試結束后過一周,小A便順利的收到了某易發來的offer。
誠然,好機會總是留給有準備的人!
一個人的職業生涯越早規劃,就越從容,當你為畢業季做好了足夠的準備時,你就能在招聘季到來時更有把握得到自己想要的offer。
2、怎么定位自己的發展方向?
小編這些年作為面試官面試時,無一例外的都會問面試者的一個問題:
“你的職業發展方向和規劃是怎樣的呢?”
根據面試者的回答來分析大體可以分為兩種人: 1. 一種是方向清晰、目標明確型,對當前要找的工作有一個清晰的定位和認知,對未來的職業發展有著明確的方向和前進計劃。 2. 一種是沒想法、度日型,對當前的工作沒有什么概念,按部就班,覺得工資少就換工作,對未來也沒有明確的發展方向,甚至對當下找工作的目標也沒有明確,就是畢業-投簡歷-面試-投簡歷-面試-上班...
前者無需多言,只要能保持一直為之努力的狀態,你的職業道路就會往你所愿方向大步前進。
你喜歡的:我喜歡做什么事情??你擅長的:我擅長做什么事情??能賺錢的:做什么事情能賺錢?
它們的關系可以用一下Kedar Soni的關系圖來表示:
我們看到:只有盡可能多的因素綜合起來,才能達到一個相對win的效果。
3、選擇工作應該考慮哪些因素?
小B是個南方人,在安徽某大學讀完四年之后,通過校招順利的找到了一份很好的工作。但小B的內心是不安穩的,本著對首都的敬仰,他嘗試***找工作,在那里,他住五環以外的地下四層小旅館,每天他擠著超負荷的地鐵從五環之外來到三環內面試,他見證了北京如螻蟻般的小公司遍布在京城的每個角落,他吃著號稱北京最便宜的快餐:肯德基。終于在擠不上地鐵趕不上去面試的地鐵里,他第一次感覺到自己的孤獨和渺小,那一刻,他決定回到家鄉,那個離家里最近的城市,那里也要擠地鐵,那里也有螻蟻般的小公司,但那里的一切讓他感覺到親切,家人好像就在不遠之處,他在那里慢慢建立起新的社交圈,他為留在那里努力地奮斗著;五年過后,他在城市里買了房,組建起了自己的家庭,他也成為了這座城市的一部分,讓他充滿了歸屬感。
這個例子不能說明第一份工作應該怎么選擇,但是可以說明工作有時候是可以改變人生的軌跡,作為一名畢業生,第一份工作需要考量的東西很多,他考量的是城市因素;家鄉,永遠是一個讓人牽掛的地方,與其牽掛,不如把工作的地方定在離家近的城市,再選定工作;因此不同的人有不同的考量角度,整體來說,考量的因素有幾個: -?企業所在城市:城市決定地方的人文和生活環境,也決定一個人在這段時間內的一個交際圈所在,當你對這些方面有很高的要求時,那就需要好好考慮合適的工作城市是哪些。工作可以頻繁換,但是工作的城市不建議頻繁換,因為每換一次城市,都是一次舟車勞頓,更重要的是:當你離開這個城市之后,你這段時間積累的交際就會漸漸的被時間沖淡,就像我們去一個城市讀大學,當我們畢業之后離開這個城市,你就會發現,很多同學就漸漸的丟失,甚至再也沒見過了。 -?職業和興趣的對口程度:職業不一定等于興趣,但最好等于興趣,由興趣作為出發點的工作,才是一份好的工作。
薪酬待遇和晉升體系:初次就業不應該在乎薪資,但是要在乎這個崗位的薪酬和晉升的體系,工作不僅僅是為了實現夢想,更多的可能是溫飽富足,因此:你可以不在意起點,但是要在意薪酬階梯的高度以及崗位高點。
企業口碑:企業口碑體現企業價值,企業價值影響著員工的態度,一個企業如果在外口碑極差,它的員工也會深受影響,就如某滴,在某些事件接二連三的發生之后,我們看某滴司機的眼神都不一樣,如果你處在其中,有何感想呢
企業文化:企業文化是大學生接觸的另一個文化氛圍,好的企業文化能讓員工在工作和身心上都得到很好提升,而且讓員工更有歸屬感。
4、簡歷應該怎么做?
簡歷就像是應聘者遞給面試官的一張名片,一份好的簡歷能讓你在千千萬萬簡歷中脫穎而出,成為得到面試機會的敲門磚,但在大學校園里,從來沒有任何關于做簡歷的指導,更別說如何針對性的做簡歷。因此面試官收到的簡歷五花八門,有的像在編故事把實習經歷寫成了流水賬,有的像在畫圖把簡歷用色塊填充得眼花繚亂,有的像恐慌隱私被暴露連最基本的必要信息都沒有...
通常,一個招聘崗位比較多的hr每天要查看的簡歷多達幾百份,因此hr不可能一字一句地查看每一份簡歷再做定奪,而是一目十行,走馬觀花的走一遍,合適的就進入面試階段,不合適的就丟棄了,所以對于簡歷的制作:我們不能以我為主,記流水賬,填色塊,以為很完美,perfect!;而是應以hr為主,從hr的視角去研究一份簡歷應該怎么做,才有側重點,才能在hr的走馬觀花一目十行中也能看得出面試者的水平。
5、技術太渣,是否參加培訓機構?
這個是大四學生問的最多的一個問題,很多學生在大學前三年沒有好好學習,到了畢業季后內心就開始恐慌,身邊的同學一個個都拿到自己心儀的offer,自己卻一無所謂,想重新開始好好學習,又無從下手,因此無奈之下,就選擇了去參加培訓,而且有些宣講會,培訓公司也來招人,并且承諾學習期間不收費,畢業后每個月還學費即可,這樣的政策讓學生欣喜,既不需要用到家里的錢,又能有老師教學習,因此就簽約參加了培訓。
誠然,走投無路的時候這也不失為一個辦法,但是有一些慘痛的事實擺在眼前: - 培訓班流水線作業,培訓出來的學生基礎差 - 公司用人不喜歡用培訓機構出來的人
6、簽合同時公司要求簽三年,怎么辦?
很多學生在簽合同時都有一個理解誤區:?合同上要求簽約三年,意味著要在這家公司至少待滿三年之后才能走,否則就要繳納毀約金。?其實不然. 《合同法》規定: 只有在以下兩種情形下,用人單位才能與勞動者約定由勞動者承擔違約金: - (一)用人單位為勞動者提供專項培訓費用,對其進行專業技術培訓的. - (二)用人單位和勞動者簽保密協議中,附有雙方的權利和義務中有關費用的約定。
也就是說,只要在合同中沒有附帶有與費用有關的以上條款,則: - 如果在試用期內,只需要提前三天通知單位即可離職。 - 如果超過試用期,則需要提前一個月書面提交辭職報告即可,一個月后不管公司是否同意,均可離職。
因此畢業生在簽約時,只要注意以上問題,就可以應對違約金的問題,如果對目前簽約的公司不是很滿意,還處于騎驢找馬的過程中,則盡量避免簽約附有違約金的合同。但如果不在意違約金的話,就無所謂啦。
7、能力太差,無法面試怎么辦?
最近很多學生向我訴苦后悔之前沒有好好學習,沒有去參加一些實踐,導致到畢業季時自己能力太差,經歷又少,簡歷篩選都不能通過,更別說參加面試拿到offer了。甚至有些學生覺得太遲了不夠時間了,心灰意冷,破罐子破摔,連工作都不找了。
誠然,過去已成定局,無法改變;但只要能醒悟,什么時候開始努力都不晚,如果是大四上學期,可以先放棄秋招,回歸圖書館、回歸課本,其實很多學生在秋招到來之后,才意識到自己的薄弱,如果那時候開始奮起,開始系統性針對性的學習,同時尋找實習的機會,一個學期的時間,完全可以補回來了的,準備充分后,就可以把眼光放到第二年的春招里。
8、第一份工作是否應該意薪資?
多數人的行為意識里,工作就是為了賺錢的,說不在意薪資的,都是假話。 每個人都希望找到這樣一份工作:待遇好、加班少,空間大、壓力小。但我們都知道,這樣的工作,很可能只在夢里出現過,付出和收獲多數情況下是成正比的。因此我們在衡量一份工作的好與否,不能僅僅看薪資,作為一個職場新人,更應該看到薪資以外的更多東西,對于公司來說:薪資是體現公司對你的工作的價值體現,對你自己來說:薪資只是你工作想要的得到的東西中的一個,還有更多其他有價值的東西需要你獲得,比如經歷、技術等。因此在考慮薪資問題時,需要綜合起來衡量,自己更看重哪一方面,哪些因素更符合自己的職業發展。
在綜合各方面的權衡考慮之下,選擇一份適合自己職業發展方向的工作,要分清各個因素的主次排序,不要被工資塞滿了頭腦,也不要刻意磨練自己而自命清高。在各方面合適的情況,怎么把待遇最高化,才是根本。
本文轉載自異步社區
5G教育
版權聲明:本文內容由網絡用戶投稿,版權歸原作者所有,本站不擁有其著作權,亦不承擔相應法律責任。如果您發現本站中有涉嫌抄襲或描述失實的內容,請聯系我們jiasou666@gmail.com 處理,核實后本網站將在24小時內刪除侵權內容。
版權聲明:本文內容由網絡用戶投稿,版權歸原作者所有,本站不擁有其著作權,亦不承擔相應法律責任。如果您發現本站中有涉嫌抄襲或描述失實的內容,請聯系我們jiasou666@gmail.com 處理,核實后本網站將在24小時內刪除侵權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