KPI和OKR之間的聯系(kpi如何與OKR結合)
KPI和OKR之間的聯系(kpi如何與okr結合)
首先,我們來看一下這兩個概念的百度百科解釋:
KPI:關鍵績效指標(KPI:Key Performance Indicator)是通過對組織內部流程的輸入端、輸出端的關鍵參數進行設置、取樣、計算、分析,衡量流程績效的一種目標式量化管理指標,是把企業的戰略目標分解為可操作的工作目標的工具,是企業績效管理的基礎。KPI可以是部門主管明確部門的主要責任,并以此為基礎,明確部門人員的業績衡量指標。建立明確的切實可行的KPI體系,是做好績效管理的關鍵。關鍵績效指標是用于衡量工作人員工作績效表現的量化指標,是績效計劃的重要組成部分。
KPI法符合一個重要的管理原理“二八原理”。在一個企業的價值創造過程中,存在著“80/20”的規律,即20%的骨干人員創造企業80%的價值;而且在每一位員工身上“二八原理”同樣適用,即 80%的工作任務是由20%的關鍵行為完成的。因此,必須抓住20%的關鍵行為,對之進行分析和衡量,這樣就能抓住業績評價的重心。
OKR:OKR(Objectives and Key Results)即目標與關鍵成果法,是一套明確和跟蹤目標及其完成情況的管理工具和方法,由英特爾公司創始人安迪·葛洛夫(AndyGrove)發明。
OKR的主要目標是明確公司和團隊的“目標”以及明確每個目標達成的可衡量的“關鍵結果”。一本關于OKR的書將OKR定義為“一個重要的思考框架與不斷發展的學科,旨在確保員工共同工作,并集中精力做出可衡量的貢獻。”
OKR可以在整個組織中共享,這樣團隊就可以在整個組織中明確目標,幫助協調和集中精力。
其實KPI和OKR有一個核心的概念就是“目標管理”,這個概念最早是由德魯克在《管理的實踐》這本書提出來的。按照德魯克的原意,目標管理是指,要把企業中每個個體的努力,凝聚到企業的共同目標上來。落實到具體的做法,就是把公司的總體目標,自上而下一層層地分解為每個員工的個人目標。
很多公司在具體實施的時候,會有一些差異,叫法也不同。在英特爾,它叫做MBO;在微軟,它叫CBI;在谷歌,它叫OKR;在索尼,它叫做KPI。
谷歌的OKR與很多公司KPI有3點細節上的不同:
第一,谷歌公司的目標對所有員工公開,每個人都可以看到公司里其他所有人的目標,上至CEO,下至一線員工。
第二,除了自上而下地分解目標,谷歌公司還允許一小部分目標由員工自己來定。這樣可以讓員工對自己的工作更有掌控感,從而更好地進行自我管理。
第三,谷歌不直接考核目標。谷歌認為,一旦考核,員工與公司之間就開始博弈了。員工希望定的目標盡量低,老板肯定希望目標定得盡量高。為了避免員工與公司之間斗心眼,谷歌的辦法是盡量把目標定高一點,但是不直接考核,而是用360度環評,你的老板,你的下屬,你的同級,你周圍的人都會給你打分,最后加權算出一個分數,通過這個分數來考核你的績效,當然,老板在給你打分的時候,肯定會參考OKR。
谷歌OKR一個最重要的不同,是它對制定的目標不直接考核,而是通過360度環評的方式來間接考核。
版權聲明:本文內容由網絡用戶投稿,版權歸原作者所有,本站不擁有其著作權,亦不承擔相應法律責任。如果您發現本站中有涉嫌抄襲或描述失實的內容,請聯系我們jiasou666@gmail.com 處理,核實后本網站將在24小時內刪除侵權內容。
版權聲明:本文內容由網絡用戶投稿,版權歸原作者所有,本站不擁有其著作權,亦不承擔相應法律責任。如果您發現本站中有涉嫌抄襲或描述失實的內容,請聯系我們jiasou666@gmail.com 處理,核實后本網站將在24小時內刪除侵權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