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節跳動,正在動搖騰訊的根基
最近幾年,互聯網圈里風頭最盛的公司,當屬字節跳動。
接連推出今日頭條、抖音、西瓜視頻、火山小視頻等十余款爆品APP,其中6款產品日活上千萬,更有抖音這種國民級應用。
時至今日,字節跳動估值已經超過750億美金。
僅此于騰訊、阿里。
以上,是給行外的同學做個科普。
而接下來的內容,是講給行內人的。
可能大多數人還不太懂字節跳動目前在行業里的地位。
曾經,在互聯網圈子里,最強大的公司有三家。
百度、阿里、騰訊。
這三家公司合稱BAT,統治中國互聯網的時間已有20年,一度認為是不可撼動的三大巨頭。
而如今,字節跳動作為一個創業不過七年的公司,滾滾巨輪已經壓過了百度。
目力所知,正在朝著掀翻騰訊的位置而去。
如果你看過海賊王,字節跳動就像是黑胡子。
在講字節跳動這家公司之前。
我們先看看這篇文章的另一個主角:
騰訊。
騰訊是一家什么樣的公司?
有人說它是一家游戲公司。
它的現金流業務,來自各種氪金的游戲。
你玩王者榮耀么?你玩部落沖突么?你玩英雄聯盟么?
這些游戲都來自騰訊,是騰訊的主要利潤來源。
但事實上,如果沒有社交工具提供的海量用戶以及用戶之間的好友關系,騰訊的游戲業務不可能如此強勢。
社交是騰訊帝國的基礎。
騰訊目前四千億市值里,起碼有一半是由微信提供的。
我們已經習慣了微信的存在。
但微信到底意味著什么?
微信的掌舵人張小龍,這個低調的湖南漢子。
為什么被封為中國最牛的產品經理?
首先,微信是一款通訊工具。
我們發信息,發語音,發視頻……基本上都離不開微信。
這個一個非常重要的業務。
在美國,有一個叫做WhatsApp的產品,專門就做這個。
2014年,被facebook以約190億美金收購。
其次,微信是一個熟人社交產品。
我們發布各種各樣的動態,然后朋友之間看到會,會評論。
在美國,這個產品叫做facebook。
你是不是有點奇怪,為什么老美要用兩個APP。
一個用來發信息,一個用來社交呢?
這就是國情差異了。
不止是通訊、社交要分開。
其實美國人,看“公眾號”,也有獨立產品。
他們覺得中國人才奇怪。
怎么會出現這么一個畸形又龐大的APP。
居然把所有功能都集中在一起了?
一個微信,就等于Facebook +? WhatsApp + Facebook Messenger +Instagram…
這里,就不得不說,張小龍這個微信掌舵人的牛逼之處了。
微信在即時通訊站穩腳跟之后,并沒有止步做通訊工具,而是馬不停蹄的增加了朋友圈。
一個即時通訊工具,成了國內最大的熟人社交產品。
更難得的是,接下來做了公眾號。
讓無數有內容生產能力的人,通過公眾號來獲得粉絲。
早期公眾號做好的人,在這個紅利期里大賺特賺。
猶然記得當年,有同事去做公眾號創業。
我們幾個朋友還在討論,為什么微信要費這么大勁,做一個非常克制的平臺,讓普通人,都能通過做公眾號來獲利。
微信要是想通過公眾號賺錢,太容易了。
你要是想賺用戶的錢,容易。
反正你想要哪篇文章火,哪篇文章就一定能火。
你想要賺商家的錢,也容易。
入駐要收錢,商家賺到錢了要收手續費,向商家收廣告費……
微信有一萬種方式通過公眾號賺錢,但是微信非常克制。
就老老實實讓自己做一個公平公正的裁判員。
張小龍好像笑容可掬的說:
你們都來嘛,我什么好處都不要,你們賺錢了,我就很開心。
時至今日,才能理解他的克制。
因為字節跳動出現了。
當字節跳動輕而易舉的掀翻一個個內容生態,直逼騰訊門下的時候。
你才了解,如果不是這份克制。
那今日的騰訊危矣!
首先,什么叫做內容生態,簡而言之,有人生產內容,有人消費內容。
有人寫稿子、做視頻,其他用戶看稿子、看視頻。
這就是內容生態。
你可能聽說過,在抖音上,一個百萬粉絲的大號,一年能夠賺好多好多錢。
其實在抖音上,這樣的大號非常多,成千上萬,各個品類的都有。
有的人靠風水算命,有的人靠給人起名字,有的人靠賣零食……
同樣,公眾號上這樣的大號也有不少。
這個就叫做內容生態。
目前內容生態的世界里,騰訊第一,字節跳動第二。
字節跳動內容生態的崛起也就是這幾年的事兒,除了騰訊之外,它幾乎所向披靡。
那,我們來看那些沿路的犧牲者吧。
先看網易新聞客戶端。
你可能還記得這個“有態度”的新聞平臺,但是逐漸的,它失去了聲音。
原因其實很簡單。
你要有逼格有態度?你就要把控內容質量。
好吧,你雇傭幾十幾百個編輯,到處給你找文章生產內容。
可是你的對手呢?
字節跳動上,和這幾百個編輯競爭的。
是數萬個獨立的團隊、公司、工會。
每一個團隊都希望能做大做強。
編輯可能會混日子偷懶。
而這數萬個團隊不會,因為他們是為了給自己掙錢,他們集團作戰。
他們之間優勝劣汰,成王敗寇。
這樣的今日頭條,沒有輸給網易新聞客戶端的可能性。
話說,讓用戶自己來生產內容,這個事兒難道只有你今日頭條CEO張一鳴才能想到?
別的互聯網公司都是混吃等死的么?
不是。
這種顯而易見的模式早有人做了。
不就是自媒體么。
早在2013年,搜狐就做了基本上差不多的東西。
但是起個大早趕個晚集。
對于搜狐來說,做這個事情,要分那么多流量給個人么,去鼓勵小個體發財么?
呃……
好像怎么看,都不如搜狐自己賺錢重要。
所以搜狐沒有給到這些內容生產者足夠多的流量、以及足夠精準的流量。
這背后需要兩個東西。
1. 流量,也就是錢。
2. 精準分發,也就是大量的算法技術。
搜狐當然不會提供這些。
不僅如此,在每段短視頻之前,搜狐都在前面放十幾秒廣告,爭取來盈利。
可想而知體驗有多差。
但是站在搜狐的團隊看來,我做這個事情,是需要給公司帶來利潤的。
這不是天經地義么?
結果呢,這個產品一直半死不活。
畢竟在你這個平臺上生產內容,并沒有太大好處,那根本吸引不到多少內容生產者,自然也沒有多少用戶了。
在那里生產內容有錢賺啊!
如果微信當年做公眾號,也是這種思路,那固然可以大賺一筆。
但騰訊的內容生態估計就做不起來了,現在也會遇到和搜狐一樣的困境。
可以想象,如果朋友圈里只有好友動態,沒有各種各樣的文章和鏈接,那用戶使用微信的時間,會縮水多少?
而一旦你把時間花在了今日頭條和抖音上……
你會不會想看好友推薦的內容?
那你會不會在今日頭條上有各種好友…
那,熟人社交,乃至即時通訊,是不是都有了?
曾經以為公眾號是騰訊進攻之矛。
現在看來,是護城之盾。
是免于被入城搶掠人口的高墻。
難怪只管投入,不管賺錢。
想到這里,不由respect小龍。
再來,難道沒人治得了字節跳動么?
有。
百度。
以前張一鳴總說,怕百度也做一樣的事情。
在整個互聯網世界里,對于字節跳動最有威脅的,莫過于百度。
要知道,字節跳動是怎么做起來的?
花錢買流量,花錢買內容,讓這個生態里,又有很多人,又有很多內容生產者。
然后呢,通過精準的算法分發,把對的內容給對的人。
這背后需要兩個東西:
1. 流量(要去買很多流量,或者自己有很多流量)
2. 算法技術。
中國,不缺流量不缺錢的互聯網公司有那么三家。
百度是其中之一。
算法技術強的互聯網公司,也有那么幾家。
百度是最強的,沒有之一。
業內有一種說法,BAT里,百度的技術、騰訊的產品、阿里的運營。
而百度技術最強的部分,就是信息的分發。
畢竟搜索引擎干的就是這事兒。
現在的字節跳動,大量的工程師,都挖自百度。
如果百度能早幾年抄襲字節跳動的業務,對字節跳動可能是滅頂之災。
可惜,百度這個臃腫的巨人沒當回事。
猴子跳出了巨石,那誰也阻不住他大鬧天宮了。
現在今日頭條蠶食著百度在信息分發領域的市值和廣告業務,搶著百度的工程師,做著最適合百度做的事情。
而百度市值一跌再跌,固然有自己作死的原因,但是沒有把握住信息流這個機會,也是重要原因之一。
若百度做起來字節跳動的事情,現在市值會在2000億美金以上。
依然會在BAT中三足鼎立。
可惜沒有如果。
百度短短數年里,已經從BAT里掉隊,等到頭條、滴滴、螞蟻金服上市之后,百度可能會變成中國互聯網公司的第八名了。
面臨這種狀況的百度,在2017年起,也重兵投入信息流業務。
這也是百度目前除了人工智能外,唯一的重點方向。
話說回來,百度畢竟有錢有技術實力。
奮起一搏尚未可知,還有一線翻盤的可能性。
嗯……一絲絲可能性吧。
但是信息分發領域的另外兩個小巨頭——搜狗和360,他們可沒有百度的規模和能量。
也許要完犢子了。
那,現在百度在被打壓下拼死反抗。就真的沒人能制止字節跳動了么?
所有人的目光只能投向騰訊。
這個中國互聯網世界里,市值最高的公司。
擁有全中國最大的內容生態,占據中國互聯網用戶總時間50%的公司。
如果互聯網世界是江湖。
騰訊阿里現在就是少林和武當。
可惜,面對字節跳動的威脅,騰訊也束手無策。
騰訊占據的用戶總時間被蠶食顯著。
騰訊當然也出手了。
做了天天快報、又做了微視,分別對標頭條和抖音。
不過據我了解,目前這兩個團隊做出來的結果,都遠不如預期。
這可能是一個客氣的說法。
準確說,慘敗。
就說微視吧。
你花錢補貼內容生產者,人家都不愿意來。
因為在抖音上做視頻,獲得的粉絲和關注要多的多。
同樣的一個團隊,在抖音上一個月能賺到30萬。在微視上最多只有5萬。
剩下25萬,你補給我?
這樣各個領域的小團隊,在抖音上數以萬計。
你哪有那么多錢去挖?
但是你不去挖,人家在抖音上生產內容,吸引了更多的用戶。
用戶一看抖音內容比你微視好,都去抖音了。
用戶多,內容團隊就會多。
內容團隊多,又會吸引更多的用戶。
已經滾雪球到了一定程度。
這個生態無法撼動。
即便你是騰訊。
連騰訊都沒轍,那字節跳動的江湖地位,已經穩得不能再穩了。
但現在的字節跳動,也依然有幾個問題,要去解決。
1.?????和快手的終極一戰。
前段時間,快手CEO宿華說,現在是快手最關鍵的時刻。
可能很多人不知道,快手和抖音目前競爭已經進入白熱化狀態。
兩款產品都是短視頻產品。
不過快手是通過短視頻轉直播來變現,抖音是短視頻轉信息流廣告來變現。
目前抖音的日活3億,快手2.4億。
營收相差不太大,快手的帶貨能力更強。
但是殊途同歸,業務形態太相近了,之前還能各自有側重的去發展。現在用戶量接近,商業模式也越來越近。
一山不能容二虎,投資者也都愿意選擇最好的那一家。
現在,就是到了決戰的時刻了。
雖然我很希望我湖南老鄉宿華能贏。就好像我希望我另一個湖南老鄉張小龍能贏一樣。
但是不得不說,可能很難了。
抖音的背后,是一系列產品矩陣的支持。
而快手,雖然騰訊站在它背后,卻依然形單影只。
2.?????最后的對手——微信。
對于字節跳動而言,內容生態里,就只剩一個還能打的。
也就是微信的內容生態。
而一旦微信內容生態可以被打倒,騰訊的市值要被挖走一大塊。
而且順著這條線,可以基于內容,做社交,再做通訊,做游戲……
這是要把你騰訊也吃掉的滔天野心。
來,讓我們看看這兩個內容生態。
最大的區別在哪里?
是內容的分發機制。
字節跳動是靠算法推薦的。
而微信是基于社交關系推薦的。
換言之,在字節跳動上,你自己喜歡什么,系統給你推薦什么。
在微信上,你看的東西,很多是你朋友轉發的。
張小龍在今年的微信公開課上,提到了「信息繭房」的概念。
其實就在隱射字節跳動。
用戶喜歡什么就給他看什么?
那用戶豈不是像包在繭里一樣?
只看到自己喜歡的東西,看不到這世界里其他美好的色彩了?
所以張小龍增加了“好看”(現在改名為在看)。
就是為了避免信息繭房,讓你的朋友們能夠拉你一把,讓你也看看身邊朋友們推薦的東西。
其實意圖還是很顯然的。
微信要在內容分發的領域,和字節跳動差異化。
你做你的系統推薦,我做我的社交推薦。
當時許多人都在質疑,這個功能有鳥用?張小龍對這么一個細枝末節叨叨半天,想要說啥啊?就為了強調一下微信有社會責任感?
這讓我想起來,以前百度搜索框上加了一個“小度”的時候,也有很多人說,什么鬼玩意。
后來才意識到百度在收集信息做AI。
大佬強調的操作,一定背后是有戰略訴求的。
小龍的戰略訴求,就是要傳達明確的信號——我們是做社交推薦。
所以,你看到的,是你朋友推薦的。
這句話不是傳達給我們普通用戶的,而是傳達給內容生產者的態度。
這里還有一個深刻的考慮:
社交推薦,更多權限在于普通的用戶,作為內容生產者,你要是能抓住普通用戶,他們會幫你傳播你的信息,你就可以獲得更多的流量。
算法推薦,更多權限在于定算法的團隊,換言之,就是平臺說了算,要誰火誰就火。
你們看,我微信再后退一步,我給內容生產者更多的權限,更大的機會。
而且我們微信上有更大量的用戶。
講到這里,不知道你是否想起了前面提到的搜狐。
作為平臺,你越強勢,你可能就會壓縮內容生產者的空間,那內容生產者就可能會遷移。
這一個簡單的在看,背后是兩個內容生態的對抗。
再來看字節跳動。
今年的口號是:從有趣到有用。
傳達的概念也很明確,靠有趣吸引眼球的紅利早已經過去了,現在想做內容平臺的公司太多,頭條已經領先了一大個身位。
接下來,能不能提供高價值的內容,每個細分領域都有內容?
畢竟,有趣的內容,只能賺眼球經濟的錢。
有用的內容,能讓更多的商家也賺錢。
而這些內容方面的小商家,過去是集中在公眾號的。
就像海賊王所說。
大航海時代,已經揭開帷幕。
字節跳動這個最恐怖的新星,正在持續掀起戰爭。
END.
感謝你讀完五千字,真棒。點個在看吧~
5G游戲 視頻
版權聲明:本文內容由網絡用戶投稿,版權歸原作者所有,本站不擁有其著作權,亦不承擔相應法律責任。如果您發現本站中有涉嫌抄襲或描述失實的內容,請聯系我們jiasou666@gmail.com 處理,核實后本網站將在24小時內刪除侵權內容。
版權聲明:本文內容由網絡用戶投稿,版權歸原作者所有,本站不擁有其著作權,亦不承擔相應法律責任。如果您發現本站中有涉嫌抄襲或描述失實的內容,請聯系我們jiasou666@gmail.com 處理,核實后本網站將在24小時內刪除侵權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