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寵展信息指南
1260
2022-08-12
本文關于一文解讀HR制定績效管理六大指標,HR選擇什么績效管理工具最合適?
企業績效考核大概是HR工作中最頭疼的模塊,它上承戰略,下接人和,牽一發而動全身,KPI、OKR、BSC、KPA、MBO……各種考核方式應接不暇,那么應該如何正確的進行績效管理呢?
績效管理中,績效考核指標設計是企業推行績效管理的關鍵所在,不少企業因為沒有制定正確的績效指標,導致績效管理失敗,因此正確實施它們是棘手的。但是,如果做得正確,員工績效指標將使組織和員工都會受益。
所以今天,小編就為大家科普制定績效管理指標必須堅持的6大原則以及究竟應該選擇什么樣的績效管理工具。
一、績效管理指標制定的6大原則
1、少而精原則
1)20/80原理。
2)什么都想考,最后什么都考不好。
KPI符合一個重要的管理原理--“二八原理”。在一個企業的價值創造過程中,存在著“80/20”的規律,即20%的骨干人員創造企業80%的價值;
而且在每一位員工身上“二八原理”同樣適用,即 80%的工作任務是由20%的關鍵行為完成的。
因此,必須抓住20%的關鍵行為,對之進行分析和衡量,這樣就能抓住業績評價的重心。
2、層層分解原則
1)從上至下:貫徹執行公司的目標和戰略。
2)從下至上:員工、部門與公司的目標和戰略統一起來。
考核方法如果是主觀定性評價,那是為了考核而考核,為了發獎金而考核,這樣就沒有建立以戰略為導向的績效管理體系。 需要根據企業戰略,建立科學規范的績效管理體系,搭建“公司級、部門級、崗位級”三級績效指標體系,形成自上而下的績效指標分解體系,以戰略為中心牽引企業各項經營活動;
對每一個績效管理循環周期進行檢討,對經營團隊或責任人進行績效評價,并根據評價結果對其進行價值分配。
最終,將個人目標與公司目標進行有效統一,讓績效成為公司戰略落地的有效抓手,否則就會出現個人與公司相背離的情況。
3、良好平衡原則
1)過程與結果相平衡(顧客滿意度與銷售額)。
2)財務與非財務相平衡(利潤率與關鍵崗位人才流失率)。
3)短期與長期平衡(凈利潤增長率與人力資源)。
在績效考核過程中,應建立以結果性指標為主、過程性指標為輔的指標體系。
平衡計分卡理論認為,傳統的財務會計模式只能衡量過去發生的事情(落后的結果因素),但無法評估組織前瞻性的投資(領先的驅動因素)。 組織必須通過在客戶、供應商、員工、組織流程、技術和革新等方面的投資,獲得持續發展的動力。
正是基于這樣的認識,平衡計分卡方法認為,組織應從四個角度審視自身業績:創新與學習、業務流程、顧客、財務。
因此需要財務與非財務指標相平衡。
另外,還應將短期指標與長期指標平衡,例如信息化投入會帶來當期利潤下滑,但是對公司長遠發展會非常有利的。
4、可控制原則
1)在職責范圍、權限內可以控制的。
2)指標值設制需要有一定的挑戰性,但同時又是經過努力可以達到的。
在績效考核推行之前,先要梳理部門職責和崗位職責。
如果職責不清晰是無法考核的,各部門或崗位的職責是績效考核的范圍,超出職責范圍的考核是沒有意義的。 如果目標值設置過高,對員工不愿意去努力實現目標,最后使得考核失去激勵性;
如果目標值設置過低,員工不用努力就達成了,員工不重視考核指標了。因此,目標值不能設置應合理。
5、利益優先原則
1)各方面的利益綜合考慮。
2)公司總體利益優先考慮。
指標設計首先綜合考核各方利益, 內部公平性永遠是組織內部管理的核心問題。
績效考核應有效平衡各方面的利益,否則某一個部門或群體抵觸績效考核,導致考核難以推行。 我們一直強調績效考核的戰略導向性,應該以公司總體利益優先,不能讓個人利益凌駕于公司利益之上,例如一方面公司持續虧損,另一方面員工不斷增加薪酬待遇。
因此,從績效考核的機制設計上,應將個人收入分配不僅與本人關聯,還應該與公司績效有效關聯;部門利益與公司績效有效關聯。
6、崗位區分原則
根據不同的崗位、工作職責的的特點,區別制定只對崗位、不對人。
如果保證績效考核的有效性,那么必須保證績效考核指標具有針對性。 績效考核必須立足各部門或崗位的職責。
由于不同崗位的職責和任職資格要求差別性較大,因此,考核指標應與部門職責說明書或崗位職責說明書相結合,依據職責劃分有針對性的定制化設計。
只有指標具有針對性了,考核才能落到實處,才能被有效推行下去。
二、如何進行有效的績效管理?
說到績效管理工具的選擇,其實市面上的軟件有很多,如何挑選才能確保取得最佳效果呢?
小編認為,根據每個企業當下的狀態,對應每種績效管理系統的優缺點進行選擇非常有必要,一句話,沒有最好,只有最合適。
下面,說下我認為標準績效管理系統應該具備的特點吧:
支持多種考核方式:系統支持OKR、KPT等多種考核工具,可以結合多維度多角度評估。
多模塊數據對接:評估結果自動與其他模塊連接,通過考核數據,為企業的人才選拔、培訓、薪資發放提供支持。
靈活的考評設置:系統可以針對公司不同職位設定評估周期、評估項目以及各種評估權重,自定義程度高。
多設備考評支持:員工可通過電腦端、手機APP、企業微信端等平臺實現自助評分、查看結果等。
接下來,小編就來分享下自己是如何利用伙伴云招聘及OKR績效管理系統進行績效管理的。
伙伴云招聘及OKR績效管理是為中小型企業量身打造的集招聘管理、OKR管理、績效管理為一體的應用,系統無需專業維護,開箱即用。
1、自動計算績效考核結果
伙伴云支持快捷錄入績效規則,可以針對公司不同職位、部門設定評估周期、評估項目以及各種評估權重,自定義程度高。
伙伴云招聘及okr績效管理系統
并且可以根據設置的權重比例、分數體系,自動計算績效結果,即便是復雜度極高的績效提成、梯度型的薪酬結構,系統都可以實現績效薪酬秒計算。
伙伴云人力資源及績效管理系統
2、績效考核數據多維度分析
伙伴云系統支持不同維度的績效考核數據分析,如績效考核完成情況、周期平均績效趨勢、考核完成率、不同部門績效分數排行榜、目標績效情況......
伙伴云招聘及okr績效管理系統
伙伴云招聘及okr績效管理系統
3、與 OKR 工具無縫連接
伙伴云績效系統支持與OKR考評工具結合應用,便捷支持企業將周期性的 OKR 納入到考核中。通過自主撰寫OKR,各團隊討論對齊,及時跟進執行,整體復盤總結,助力公司上下戰略同頻。
當管理員發起考核的時候,員工在自己的考核就能直接看到本周期的 OKR,方便快捷進行自我評估。
伙伴云招聘及okr績效管理系統
《2022年OKR實踐手冊》
4、多端同步查看績效數據
員工不僅能在PC端,也能在手機APP中也可以完成績效相關動作。HR、部門經理、組長等也能直接在手機APP上看到績效考核進程和結果等。
伙伴云人力資源及績效管理系統
伙伴云人力資源及績效管理系統
5、與招聘等模塊相結合
(1)拓寬簡歷收集渠道
二維碼&鏈接分享,拓寬簡歷獲取渠道;一張表管理所有簡歷,明晰來源渠道,快速篩選簡歷。
伙伴云招聘及okr績效管理系統
(2)看板視圖提醒候選人
看板視圖直觀展示候選人狀態,及時提醒相關人員跟進候選人。
伙伴云招聘及okr績效管理系統
上述就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一文解讀HR制定績效管理六大指標,HR選擇什么績效管理工具最合適相關內容。
國內(北京、上海、廣州、深圳、成都、重慶、杭州、西安、武漢、蘇州、鄭州、南京、天津、長沙、東莞、寧波、佛山、合肥、青島)伙伴云軟件分析、比較及推薦。
版權聲明:本文內容由網絡用戶投稿,版權歸原作者所有,本站不擁有其著作權,亦不承擔相應法律責任。如果您發現本站中有涉嫌抄襲或描述失實的內容,請聯系我們jiasou666@gmail.com 處理,核實后本網站將在24小時內刪除侵權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