優化數字政府建設模式共建軟件產業新生代
優化數字政府建設模式共建軟件產業新生代
中軟國際執行會委員、高級副總裁 ?居琰
尊敬的各位領導,各位同行:
大家上午好,非常高興來到華為云中國行的現場,跟大家分享華為云和中軟國際共同對優化數字政府建設模式,共建軟件新生態的一點看法。
我想從三個方面跟大家進行分享,分別是:
①? AI時代的數字政府發展
②? 數字政府建設的思考
③? 解放號和華為云在南京的實踐
我們也都知道,現在我們經常說我們現在的社會發展邁向了軟件定義的時代,為什么會有這樣的說法呢?實際上,一定程度上,軟件已經成為新一代信息技術的靈魂。它是連接物理世界和數字世界的橋梁,是建設數字社會的一個發動機,我們要全新的迎接軟件定義的全新時代。
那么我們講軟件定義的概念,某種意義上,區鏈塊也好、人工智能也好、大數據也好,它的快速發展本身是軟件在驅動,所以說,軟件定義也在引領信息技術的創新,軟件定義也在支撐中國制造2025的戰略落地。
在AI的賦能之下,我們今天的主題也是AI。那么如何讓城市成為一個協同、自組織的有機整體,讓城市管理具有運營的“大腦”?
我們城市的管理經歷了幾個概念的梳理。最早的時候叫數字城市,接下來叫無線城市、智慧城市,現在又再提出叫新型智慧城市,實際上,我們看到未來一定是AI+城市,我們通過大數據,整合了很多城市的數據以后,怎么樣去預言、預判,怎么樣提高領導對城市的管理和決策,那么一定是AI,AI會讓城市變得更加的靈活。
所以,在AI時代下,數字政府有很多趨勢。我們看到美國也好、新加坡也好,韓國也好、英國也好,都做了很多好的探索,我們認為數字政府是在現有的組織下三維一體的創新,包括體制創新、技術創新和管理創新。實現政府數字化、集約化的運行新型模式。那么,政務信息化建設的核心是什么?我認為它是建設數字政府核心的緯度。
為什么我們會有這么大改革的來源去改革數字政府的建設?那么,最大的改革來源于創新技術的驅動。我們還在講互聯網+猶豫未及,但大數據又來了,大數據還沒有普及的時候,我們又在講人工智能的時代又到來了,實際上,所有新技術的催發都源于政府向數據治理去轉變,要向互聯網+政務服務去轉變,要實現社會治理的智能化。
對于數字政府的建設有哪些整體的框架和思路?我們和華為云一起提出了我們的見解和看法。
①? 我們認為要以構建數字孿生城市為發展藍圖。就是我們講,要用動態模型的建立去模擬整個城市的運行環境,但是是為了在物理世界的基礎上建立一個全新的數字孿生的世界。
②? 我們要以各類模型計算為開放服務平臺加開發者社區為發展途徑。華為是一個大的公司,那么華為和中軟國際會謙卑的認為,我們不會把城市的所有問題都解決掉,我們希望我們以各類的計算開放服務平臺加開發者社區為途徑調動合作伙伴的力量、調動每個市民的力量,讓軟件定義城市得以實現。
③? 我們以提供各類新興技術的城市服務為建設基礎。我們以前講水電氣是一個城市的基礎,但是我們現在更應該講數據、人工智能將成為一個城市的新一代的基礎。
我們看到數字政府的建設,我們想從以下幾個方面去展開:
①? 數字孿生城市聚算力模型
②? 數字孿生城市匯眾智的機制
③? 數字城市大生產體系
④? 重點基礎平臺
什么是數字孿生城市聚算力模型提升決策效率?我們認為包括以下三方面的內容:
①? 我們要建立健全業務及數學模型。政府的管理是有形的,我們要通過數據讓它變得有形,通過科學的決策建立它的模型。
②? 搭建城市運營聚算力模型。我們也很高興的說解放號的總部在南京。我們愿意發揮解放號聚算力平臺的優勢,搭建城市運營聚算力的模型。
③? 通過仿真的模型提升決策的效率。我們以后要 杜絕拍腦袋式的決策,通過仿真模型對政府決策和運營效果進行模擬、評估和調整,提升政府整個決策的效率,降低決策的風險。
剛剛提到城市的建設,尤其是數字孿生城市的建設不可能由一家、兩家公司構成完整的生態,我們希望通過圍繞數字孿生形成一個產業共生的生態,通過數字孿生城市進行預警及決策。我們愿意發揮解放號開發協同的優勢,優化數字孿生城市;我們愿意聯合、引進N個合作伙伴,形成N個共贏共創的生態環境;我們愿意一起來實施一些重大示范性的應用效果,規劃應用場景,我們知道AI+城市,人工智能最重要的是規劃和應用場景,獲得數據,優化算法;最終,我們愿意一起培育一批獨角獸和瞪羚企業,實現政企的共同發展。
最后,如何利用數字大生產體系提高建設的效能?我們認為應該通過創新數字業務建設集體來獲得新的模式,我們要創新建設城市的智聯網,讓整個城市可以呼吸和感知,通過創新建立數字經濟新生態獲得經濟新的增長點,創新數字服務的體系,讓市民的感知更加感覺到政府服務的存在,最后要創新數字安全體系,讓市民在數字的生活當中能夠暢游。
基礎不牢,地動山搖。所以我們愿意搭建一個政府管理的數字底盤,包括大數據規劃決策平臺、“互聯網+政府服務”的一系列一體化平臺,使整個的政務和城市數據化。
今年,我們和華為云合作,并且將解放號的總部落在了南京,那么通過這幾個月的發展取得了一些積極的進展,我也向大家分享一下。我們看到以往數字政府建設存在哪些問題?
一般會存在這樣幾個問題:
①? 政府的投資規模總額偏少。現場的領導都知道,我們政府的信息化建設投入很大,但往往重硬件、輕軟件,在南京,800萬的人口,我們整個涉軟的投入才12億多一點。
②? 項目分散,供應商交付能力不足。各個部門各自為政,通過調查,實際發現20%的供應商根本的交付能力不具備,人員也不足。
③? 服務類項目投資占比不高,信息化建設對市民感知不明顯。城市結構的變化考慮是否應該加大管理類服務類項目的投入占比。
④? 交付項目延期多,需求范圍不可控。往往60%的項目需求存在變更,80%的項目存在延期的現象。
通過存在的這些問題,我們在南京進行了一系列的思考和探索,建立了一個基礎的數字孿生模型,構建繩子孿生城市模型,與姚期智院士共同建設了一個解放號的圖靈研究院,并且圍繞著數字城市、智能制造、金融科技等領域聯合創新,要加速人工智能技術在產業和實際產品上的進程。
我們也和南京市一起在構建“互聯網+”的軟件服務,我們希望形成數字化的云生態的載體,落實“放管服”的要求,提升采購管理的效能。我們使得整個以前不可控、不可看的軟件變得可量化、可定價,全周期的實現線上軟件資產管理,進而是的交付過程透明管理,項目風險有效管控。
最近我們也與鎮江簽訂了戰略合作,我們也將與更多的城市合作,把與南京取得的合作效果對全國進行推廣和應用。我們與華為云緊密合作,以華為軟開云和中軟國際解放號為抓手形成自主可信的創新體系,以云服務中心為基石實現面向政府、企業提供多元化服務,引導重點產業結網創新,推動數字經濟。我們通過解放號的運營中心實現云釋能,通過云服務運營中心實現云賦能,通過軟開云實現云使能。
最終,我們在南京實現了一系列的生態構建。通過沃土實現全生態場景;通過蜂巢實現工業互聯網的生態;通過云上軟件園建設線上創新創業生態;通過云集,優質政采ISV和專家生態;通過創新中心,解決行業伙伴的生態'通過解放號,實現“云+眾包”的軟件生態。
我們希望通過軟件行業這樣一個又一個的新生態幫助南京市政府打造一批優質的企業,形成數字政府建設的主力軍。我們做了很多的探索,但是,我們認為我們做的還不夠,中軟國際和華為云愿意跟江蘇各地的發改委、經信委的領導們共同攜手、全力以赴、助力江蘇經濟社會的全面轉型發展。
謝謝大家。
視頻地址:http://live.bizconfstreaming.cn/campaign/calendar/jinan?fromurl=3
軟件開發云 AI
版權聲明:本文內容由網絡用戶投稿,版權歸原作者所有,本站不擁有其著作權,亦不承擔相應法律責任。如果您發現本站中有涉嫌抄襲或描述失實的內容,請聯系我們jiasou666@gmail.com 處理,核實后本網站將在24小時內刪除侵權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