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為高考砸了,所以大學一直在超越
今天看了二哥的文章,竟然知道二哥原來是一個連二本都沒有的學歷。
高考砸了,人生還有戲嗎?我的回答:當然有啊,難道那些考砸了的人就不用活了?
在此,我留言到:因為高考砸了,所以大學一直在超越
這不禁讓我想起的高考回憶, 懷念往事的一切,因為往事中蘊含了我生命的真正目的。沒錯正是因為高考砸了,所以大學一直在超越。
當年我的高考經歷
小學就是前幾名,中學依然前幾名,高中在全市五大校中,但那年高考我離重本線還有二十分。
成績出來后,很難接受這個結果,但是卻不得不接受。看到成績,在家大哭一場,雖然知道眼淚改變不了任何結果,但就是想發泄發泄。果然,哭完了,我也平靜地接受了。
那幾天最怕別人來找我問成績,也根本不想面對任何人。其實很不甘心,但又能怎么樣呢?
那段日子的我 總覺得高考落榜是件很恥辱的事情。接下來的日子,是灰色的。沒有任何的色彩。不知道怎么填的志愿,不知道怎么去參加別人的升學宴,不知道怎么強顏歡笑去祝福別人。
想復讀,一門心思想復讀。我問自己,如果明年還是這個結局呢,你怎么辦?我想說的是,不管我最終去到哪個學校,我都不會自我放棄,都不會放棄努力。以后的路要怎么走。我覺得這些才是最重要的。
我現在快大四了,三年前的我也是這么想的,和喜歡的學校喜歡的專業失之交臂一個暑假都不想出去見人,死活要復讀。后來讀了一所市內的學校,選擇了化學工程與工藝這個專業,至今還是這個專業。高考的魅力在于陰差陽錯。還是那句話,你才18歲,可以創造不同的人生。
大學瘋狂尋找自己的定位
因為心里不爽,大學必須打一場漂亮的翻身仗。三年前,選擇的化學工程與工藝專業,因此每次期末考我都害怕掛科。在大學上的幾節課后,我真的后悔當年的選擇,選擇自己認為喜歡的化學學科。
化學工程與工藝專業到底要學什么呢,真的很多。大學英語,高等數學、線性代數、概率論、大學物理、C語言程序設計基礎、電工制作。下面就是專業方面的:無機化學、有機化學、分析化學、物理化學、化工原理、化學反應工程、化工熱力學、化工工藝學、化工制圖與Auto CAD、化工儀表及自動化、化工設計、化工分離工程、化工安全與環保、現代化學化工分析技術等。
我現在至今被化工熱力學恐懼中,上百公式,大學大三上還掛了化工熱力學和化工原理,疫情原因補考還要到大四。我真的佩服自己大四要重考兩門課,也畢業證都快沒有的我,真的很恐懼。
我到底是怎么從一個化工到處轉行的?回到大一軍訓結束,瘋狂尋找自己的定位。
我每天不斷的反復質疑自己:我的大學專業是什么,畢業以后我能干嘛?
去了大學的社團發現也不過如此,大學的老師其實也挺水的,大學一天不過幾節課,可這幾節課上完也就一天,大學雖然可以談戀愛,但是沒有自己喜歡的人;大學很大,卻異常孤獨。每天都要努力學習,可是到了晚上發現自己什么都沒做。
在大一上學期,我不斷的尋找自己的定位和興趣。在軍訓結束的九月末到2017年的十一月,我都是屬于迷惘的狀態,因為根據不知道自己的定位,不知道畢業以后我能干嘛?
真正找到自己的定位是在2017年的十一月底,當年確定了日語為主的學習計劃,但這里我至今沒有拿下日語的N2證書,真的是一大遺憾。還有最后一年,也就是兩次機會。能不能在畢業前,拿下日語N2證書,現在是我的目標之一。
在日語的學習中,當年2017年底可是花了足足七千在網上報了一個培訓班,交的都是智商錢,沒辦法誰叫自己當年啥也不會。大一基本用力的是日語,曾經認為只要拿到日語N1證書,說不定以后就有出路。
后來,大一上提出了轉專業的申請,當時我沒有選擇計算機專業,而是選擇比較管的沒有那么嚴,專業比較辣雞的工程管理,當時也是就想天天自學了。最后,沒有同意轉出。我還是混在了化學工程與工藝專業繼續混日子。
可以說:大學的精力分配應該是30%給了日語,60%給了IT,10%給了專業,專業可能連10%都沒有。
至于怎么入的IT坑,應該是最早是從高三的暑假,那年Python被培訓機構宣傳,好像很無敵的樣子,但是那是什么都不懂,連電腦都沒有,完全是在那些編程教學APP聽過幾節課。
開始學習Python并不是大一上開始的,2017的11月到2018年的2月的我基本學習并不是Python,而是關于office辦公軟件的操作,以及PS,AI,PR的軟件。現在基本都忘光了,連一個視頻都不會剪輯了。
正式學習Python應該是在大一下學習C語言的開始的,然后就完全是進入自學的狀態,那是看的是Python3基本教程的書籍,寫的太深奧 。現在看著怎么覺得當年怎么那么笨。
后來,大一下還是進入到大學英語四級和日語的學習中,大一我基本學的是英語和日語。每天在英語流利說上跟著在學英語,背英語四級的語法單詞和作文。沒錯,大一下,大學英語四級和計算機二級都過了,計算機二級選的是office,九十幾分拿到A,那時認為excel當時出題太簡單 。日語那時基本從N5成長到了N3水平。
開始Python學習
后來在大一暑假,我全力學習Python,也就是一個基礎的水平,那時連數據庫的不知道。爬蟲不會,看到高大上的機器學習和深度學習,真的絕對自己其實很菜。
既然不會,那就用錢砸。沒錯,當年大一暑假底自學Python的效率和效果實在是太慢了,太低了。
我選擇了第二次培訓了,花費了9000塊,從2018年8月底到2019年8月份底。晚上基本不用晚自習,每晚都是跑完步,送完外賣,就八點半到十點半學習Python,當年的師傅技術還是可以了,天天都慣雞湯,如果以后畢業了,要學會自己學習。當年還要逼著學博客,現在到了每天不寫,混身不爽。
在大二技術水平水平是突飛上漲,從數據庫到前端,到爬蟲和反扒,到Django,tornado。
從大二到大三基本就是往死干,后來在網易云課堂,極客時間,B站都有學習。后來自學了數據分析SPSS,stata,機器學習,深度學習Keras,tensorflow。(這里學習的課程很多,真正要算數量的話,應該有一百)。都是邊學邊寫的過程,博客已經成為了習慣。大二日語也是跟著同步,進入N2水準。
到了大二下,能力水平已經不能和大一比了。
大三狂補
大三,就是看看計算機學了什么。我趕緊去補一補。然后發現了數據結構,Java之類的。大三上都是學習Java,SpringBoot,然后過渡到elasticsearch,hadoop大數據系列。可能在這方面用力太猛了,不小心掛了化工熱力學和化工原理。我覺得自己實在是太傻了。
疫情在家,還是拼命學,也打算寫一本書。最終也基本完成,做夢都想有一本書在畢業前。
大三下曾經投過大廠的實習,但都是一無音信,可能專業直接pass了。我還是拿到畢業證再出來混日子。
高考失利:塞翁失馬,焉知非福
高考失利不用怕:怕就怕在自卑和迷茫中度過,時間蹉跎了,最終一事無成。
高考只是在有限的時間里考察你的學習能力,而高考后的人生更需要你自己去把握。
雖高考失利,但每個人的人生還能夠有很多的選擇。
做出最正確的選擇,人生照樣可以翻盤。
塞翁失馬,焉知非福。
送給你,也送給我自己。
Python
版權聲明:本文內容由網絡用戶投稿,版權歸原作者所有,本站不擁有其著作權,亦不承擔相應法律責任。如果您發現本站中有涉嫌抄襲或描述失實的內容,請聯系我們jiasou666@gmail.com 處理,核實后本網站將在24小時內刪除侵權內容。
版權聲明:本文內容由網絡用戶投稿,版權歸原作者所有,本站不擁有其著作權,亦不承擔相應法律責任。如果您發現本站中有涉嫌抄襲或描述失實的內容,請聯系我們jiasou666@gmail.com 處理,核實后本網站將在24小時內刪除侵權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