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ava并發編程(五)---線程通信
662
2025-04-05
題圖為汶川大地震時某部隊空降救災
01.
5·12汶川地震,發生于2008年5月12日(星期一)14時28分04秒,根據地震局的數據,此次地震的面波震級 里氏震級達8.0Ms、矩震級達8.3Mw,地震烈度達到11度。
此次地震的地震波已確認共環繞了地球6圈。地震波及大半個中國及亞洲多個國家和地區,北至遼寧,東至上海,南至香港、澳門、泰國、越南,西至巴基斯坦均有震感。
傷亡人數:69227人遇難,374643人受傷,17923人失蹤。
以上是一些冷冰冰的數字,在這些數字背后是無數悲痛的家庭,在遭遇國家大災大難的時候,一切都顯得那么渺小。
02.
每年的這個時刻,我都不由自主的想起這個事情。
2008年的時候正讀大二,大學在寶雞市距離汶川大概10小時的車程,震感非常劇烈,那是我人生中第一次明顯的感覺到地震的威力。
那天像往常一樣,午休完來到教室,照例坐到了教室的最后一排,等待老師來上課,
突然感覺到桌子在猛烈的搖晃,而桌子是固定在地板上的,前面的女同學也轉過頭來詫異的看著我,以為我在后面搞什么鬼。
這時候,抬頭看到教室的吊燈在瘋狂的擺動,突然有人意識到地震了!對大家喊到:快跑,地震了!
跑到樓道的時候已經滿是人,畢竟是大學生,雖然緊張,下樓也很有秩序。有的人跑到教室下面的廣場就繃不住了大哭。
宿舍樓那邊,有人穿著睡衣就跑到了樓下,有人拿著傘從二樓跳下,還有的估計是裸睡,披個床單就下來了。沒有嘲笑,只有震驚和后怕。
因為不知道震源在哪里,所有人的第一反應是給家里打電話,基站一下子就崩潰了。平均每撥出100多個電話,能有一個打通。
大部分同學都聯系到了家里,有那么幾個卻沒有。晚些時候,消息傳了過來,震源在汶川。
晚上路過學校操場的時候,聽到一個女孩大聲的哭聲,心中一片凄涼。四川籍同學們圍成了一個大圈,點著蠟燭,在祈禱。
學校開始不定期停課,余震不斷,我們從宿舍搬到了大操場,幸虧那段時間沒有下雨。
天天過上了打牌閑逛的生活,一周后學校通知放假兩周,大家紛紛回家。再次回到學校,所有的空地都搭建了軍用帳篷。
03.
2008年5月19日全國默哀日,老師站在講臺上,14時28分全體起立,低頭默哀三分鐘。
我站在靠馬路旁的窗子,當防空警報響起的時候,所有的車輛都自覺的靠邊停車,汽車嘀聲長鳴。
兩種聲音交織低沉而婉轉,像是為逝去的人在哭泣,舉國悲痛。
這是一張2008年的老圖,當時,還沒有從中國撤出的谷歌在自己官方博客“谷歌黑板報”上貼出了這張圖,記錄的是汶川地震一周后,5月19日的流量曲線。
這暴跌幾乎到0的幾分鐘,是全國為汶川地震默哀的三分鐘。
谷歌當時的博文說道:
“當我們依照慣例整理和分析谷歌搜索引擎的流量數據時,一條從未見過的曲線出現在我們面前。當意識到發生了什么事情時,我們的眼睛濕潤了。”
幾乎降到0的那個節點說明了當時的一切,這個幾乎不可能出現的數據記錄著中國為汶川地震默哀的三分鐘。
全世界的中華兒女在這三分鐘連在了一起。
04.
在這之前我覺得中國人渾身上下充滿了劣根性,自私,無愛,中國人就是一盤散沙。地震之后我才發現,中國人一下就團結起來了,那個時候也沒有所謂的官員和百姓,沒有奸商和地痞。
大家那時候就只有一個身份,就叫中國人。
那次災難讓我明白,中國人的團結,是刻在DNA里面的,不是掛在嘴上的,和平時候大家該干嘛干嘛,一旦到了國家危急的時候,就仿佛血液里的基因被激活,大家都知道自己該做什么。
況且,古往今來,歷史誠不欺我。
-- 知乎 小小白告
汶川地震第三天早上,一個師兄沒按時到校,班主任以為是睡過頭了,也沒有特意去找,結果一直到第四節課也沒來。
打電話問家長,家長說孩子早早就去上學了,這下兩邊都慌了,上竄下跳的找孩子。
最后我們耿直可愛的師兄在濟南火車站被攔截,身上背著家里全部現金,藥品和壓縮食品,要做火車去成都再去汶川救災。
多年過去,講起這個故事,仍舊熱淚盈眶。
-- 知乎 匿名用戶
昨晚在宿舍,室友是個四川妹子正在看騰訊視頻上《新青川十年之后遇見你》。
她給我看她們初中的學校。
我問她當年你的同學是不是好多都不在了。她沉默了一會說當年宿舍一共八個人,只有她一個人活下來了。
我聽了這句話瞬間眼睛紅了,那年她初二,今年她研二。
活著,本身就意味著一切。
-- 知乎 匿名用戶
05.
如果你年紀還小,不知道發生了什么,270秒汶川地震小視頻可窺一斑。
270秒汶川地震
如果你有時間,我還是建議你看看這部 25 分鐘的紀錄片:《為了生命》。
由于該視頻版權限制,無法添加到公號里,感興趣的朋友可以在此鏈接查看:
因為經歷過,才知生命的可貴。
逝者已矣 ,生者如斯。
轉自:純潔的微笑老哥
視頻
版權聲明:本文內容由網絡用戶投稿,版權歸原作者所有,本站不擁有其著作權,亦不承擔相應法律責任。如果您發現本站中有涉嫌抄襲或描述失實的內容,請聯系我們jiasou666@gmail.com 處理,核實后本網站將在24小時內刪除侵權內容。
版權聲明:本文內容由網絡用戶投稿,版權歸原作者所有,本站不擁有其著作權,亦不承擔相應法律責任。如果您發現本站中有涉嫌抄襲或描述失實的內容,請聯系我們jiasou666@gmail.com 處理,核實后本網站將在24小時內刪除侵權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