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術開發(fā)課程的教學設計思考【基于Python編程創(chuàng)造營第一期和第二期的學習比較視角】
作為一名參與過華為云《Python編程創(chuàng)造營》第一期活動的學員,筆者曾詳細記錄過學習心得體會在博文華為云《Python編程創(chuàng)造營》學習心得體會-云社區(qū)-華為云 (huaweicloud.com)里,所以當華為云組織《Python編程創(chuàng)造營》第二期活動時,剛開始筆者想當然以為這只是第一期活動的再次循環(huán)重復,就像大學里的老師每年都要開設相同的課程,沒把這件事放在心上。沒想到接下來的疫情,沖擊和改變了筆者的工作和生活狀態(tài),封閉在小區(qū)的時間久了,難免會有些胡思亂想,為了避免胡思亂想,總得給自己找些事情做。所以,筆者把注意力放在了《Python編程創(chuàng)造營》第二期的活動參與上。之前筆者寫過一篇比較《Java編程創(chuàng)造營》和《大前端全棧成長計劃》的活動博文,記錄在博文面向技術開發(fā)學習者的線上課程推薦【基于Java編程創(chuàng)造營和大前端全棧成長計劃的學習比較視角】-云社區(qū)-華為云 (huaweicloud.com),如果說之前的博文是基于華為云兩個不同的課程活動《Java編程》和《大前端全?!吩谕粫r間維度橫向對比的話,那么這次的博文則是針對同一門課程活動《Python編程》在不同時間維度的縱向對比,以一名技術開發(fā)學習者的視角,分享個人對技術開發(fā)課程的教學設計思考。
一、活動時間對比
《Python編程創(chuàng)造營》第一期活動的持續(xù)時間是從2月22日到5月9日,而第二期的活動時間是從7月5日到8月22日,顯然,第二期活動的持續(xù)時間壓縮了一半左右,而課程的主體教學內容不變,依然分為三個階段基礎篇,進階篇和應用篇的課程學習,但活動時間的壓縮,意味著學習壓力的變大。和第一期的參與活動學員相比,第二期學員需要在更短的時間內完成同樣的課程內容。要么學員需要更多的集中時間來學習課程,就像放暑假的學生有了大量空余時間;要么學員需要更靈活的自主安排課程進度,就像在職的技術開發(fā)學習者。顯然,這兩種類型的學員自我時間分配和管理上是有差別的,同一門課程要照顧兩種不同類型的學員,自然意味著教學設計上要有所調整。
二、學習流程對比
《Python編程創(chuàng)造營》第一期和第二期的主體授課內容是一致的。但《Python編程創(chuàng)造營》第一期完全是依照課程表的時間計劃安排,循序漸進的依次放出相應的錄播和直播課程,就像學校課堂一樣,學員在規(guī)定的時間內完成規(guī)定的課堂學習任務即可。如果說這是一種順序的按部就班的跟著老師走的學習流程,那么《Python編程創(chuàng)造營》第二期活動則是把這盤Python大餐變成了自助形式,把課程一次性全部放出來,給學員自主選擇的權利,你想從哪個階段哪個知識點開始學,你就可以從那里學。順序的被動學習流程變成了選擇的自助學習流程,你的課程你做主。你既可以從頭到尾依次學,也可以根據(jù)自身實際情況選著學。不管你是學生技術開發(fā)者,還是在職技術開發(fā)者,都可以在《Python編程創(chuàng)造營》第二期活動里獲得滿足。不得不說,這樣的教學設計很人性。
三、考核測評對比
《Python編程創(chuàng)造營》第一期活動,每個階段的學習結束后都有一個考核,筆者印象中是點擊鏈接出現(xiàn)的考題題目問卷,有各種各樣的客觀題需要回答,考試通過即可獲得該階段的電子證書。第一期活動采取的是順序學習流程,所以這樣的考核設計很合理也很自然。但《Python編程創(chuàng)造營》第二期活動是自助選擇式,故這期課程的教學設計上,華為云是先安排了Python開發(fā)技能測評初級、中級、高級的三個入口,每一級別對應不同的考核知識點,每個級別的考試次數(shù)為5次,每次考試會從題庫中隨機抽題,40分鐘時間內需回答25個客觀題,總分100分,80分及以上就可通過考試。根據(jù)測評結果,選擇對應階段課程開始進階學習,Python基礎篇課程對應初級能力,進階篇課程對應中級能力,應用篇課程對應高級能力。通過先考核測評的方式,能讓學員了解自身的技術水平,然后再選擇相應課程,顯然,這樣的教學設計理念和選擇自助式學習流程結合得更好。
四、階段任務對比
和第一期活動相比,《Python編程創(chuàng)造營》第二期活動增加了文章征集,沙箱實驗和微認證相關實驗。自從結緣華為云學院以來,筆者一直很喜歡沙箱實驗和微認證的實際動手操作。在線課程的學習主要是視覺和聽覺學習,但編程是要求手感的,沙箱實驗和微認證動手實驗更能讓學員豐富編程實踐經(jīng)歷。而文章征集,特別是體現(xiàn)出自己技術理解的原創(chuàng)性文章,能讓學員從一個輸入式的純學習角色,轉化為一個輸出式的分享型角色。同時,寫作是最好的理清和表達自己想法的方式。對于程序猿來說,編程亦是寫作,寫作就是編程。從教學設計上來看,《Python編程創(chuàng)造營》第二期的階段任務設置得更加全面合理。
綜上所述,筆者從活動時間,學習流程,考核測評和階段任務四個方面比較了《Python編程創(chuàng)造營》第一期和第二期活動的教學設計不同。在筆者寫作這篇博文時,《Python編程創(chuàng)造營》第二期活動還在進行中。如果你跟筆者一樣,是一名技術愛好者和開發(fā)學習者,對Python好奇或感興趣,不管你是在校學生,還是在職人士,不要猶豫了,來參與體會吧~如果你看到這篇文章的時候較晚,《Python編程創(chuàng)造營》第二期活動已經(jīng)結束了。沒有關系,真正的優(yōu)質的符合IT時代發(fā)展的課程是可傳承的,有生命力的課程,說不定《Python編程創(chuàng)造營》后續(xù)會有第三期,第四期....第N期呢~有緣的話,那時再會~
Python 云學院
版權聲明:本文內容由網(wǎng)絡用戶投稿,版權歸原作者所有,本站不擁有其著作權,亦不承擔相應法律責任。如果您發(fā)現(xiàn)本站中有涉嫌抄襲或描述失實的內容,請聯(lián)系我們jiasou666@gmail.com 處理,核實后本網(wǎng)站將在24小時內刪除侵權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