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駐共創】華為云容器生態與云原生
1.容器基礎知識和概念
1.1 什么是容器技術
1.1.1 Docker:
Docker誕生于2013年,設計思想來源于集裝箱將軟件的交付向集裝箱運輸一樣標準化,同時各個“集裝箱”中的軟件獨立運行,互不影響;
一經推出便迅速獲得了業界的熱捧,統一了紛亂的云計算PaaS的技術,壟斷了容器市場;
2015年由Docker:主導的容器技術標準組織OCI成立,確立了業界公認的容器引擎技術的標準;
1.1.2 Kubernetesi
Kubernetesi誕生于2014年,是Google根據15年大規模集群管理經驗積累結合Docker技術向業界開源的容器編排管理技術;
推出后憑借其開放的開源生態,吸引了Redhat、 VMware、華為等業界頂級公司的參與,共同打造成了容器編排技術的事實標準;
2015年這些業界頂級公司成立了CNCF云原生基金會,成為云計算領域的頂級開源組織
1.2 什么是Docket
關鍵概念
? 鏡像:應用發布的標準格式,通過Dockerfile描述,可構建為一個tar包。
? 鏡像倉庫:存放鏡像文件的場所。Docker官方鏡像倉庫:https://hub.docker.com/
? 容器:容器是從鏡像創建的運行實例,可以被啟動、停止和刪除。一個容器鏡像可以構建多個容器
Docker鏡像的價值:
? Docker鏡像提供了一種全新的軟件格式,使得軟件的分發變得容易
? Build Once,Run Anywhere
? Docker鏡像分層的特性,也使得該軟件格式能夠被速打包,占用空間也大大減少
1.3 什么是Kubernetes
? Kubernetes是Google開源的容器集群管理系統:它構建在Docker技術之上。為容器化的應用提供資源調度,部署運行,服務發現,擴容縮容等一整餐功能,本質上是基于容器技術的Micro-PaaS平臺,Kubernetes的靈感來源于Googlet內部的Borg系統
? 將D0ckr容器宿主機組成集群,統一進行資源調度,自動管理容器生命周期,提供跨節點服務發現和負載均衡:更好的支持微服務理念,劃分。細分服務之間的邊界,比如lablel、pod等概念的引入
? Kubernetes是CNCF社區最核心的開源項目,為容器化的應用提供資源調度,部署運行,服務發現,擴容縮容等一整套功能,是容器技術事實上的行業標準
1.4 容器技術的特點與優勢
Docker的技術特點:
? 容器鏡像定義了統一的軟件交付標準
? 文件掛載提供了更小資源占用的運行環境
? 共享OS內核使容器本質上只是一個進程,秒級啟停
Docker的技術優勢:
統一的交付標準可以屏蔽環境差異使能DevOps更小的資源消耗,提高資源利用率,匹配微服務架構極速的彈性伸縮、故障恢復,解放運維生產力
Kubernetes的技術特點:
? 通過聲明性語法直接定義應用的最終狀態
? 提供開放的開放的插件機制
? 靈活的資源權限隔離機制
Kubernetes的技術優勢:
? 由定義的應用狀態,自動的部署、重啟、遷移、伸縮
? 插件機制使K8S兼容各類基礎設施(公有云、私有云)
? 靈活的隔離機制能夠快速為不同團隊構建運行環境
1.5 Kubernetes關鍵概念
1.5.1 K8s的關鍵概念 -POD
在Kubernetes中,Pod是能夠創建、調度、和管理的最小部署單元,是一組容器實例的集合,而不是單獨的應用容器
同一個Pod里的容器共享同一個網絡命名空間,IP地址及端口空間和卷。
從生命周期來說,Pod是短暫的而不是長久的應用。Pod被調度到節點,保持在這個節點上直到被銷毀。
1.5.2 K8s的關鍵概念 -Deployment
Deployment即在K8S中部署的無狀態的應用:
? 典型應用代表:Nginx,Tomcat
? 不必為應用保持狀態/持久化數據
? 每個實例對于同一個請求響應的結果完全一致
? 實例重啟會丟失運行態數據
1.5.3 K8s的關鍵概念 -Statefulset
Statefulset即在K8S中部署的有狀態的應用:
? 典型應用代表:mysql,redis
? 每個實例具有唯的網絡標識符
? 生命周期的操作將有序的在不同實例進行
? 一般會掛載持久化存儲保證數據持久性
1.5.4 K8s的關鍵概念 --DaemonSet
DaemonSet能夠讓所有的Node節點運行同一個pod,當節點加入到Kubernetes焦群中,pod會被(DaemonSet)調度到i該節點上運行,當節點從kubernetes集群中被移除,被(DaemonSet)調度的pod會被移除,如果刪除DaemonSet,所有跟這個DaemonSet相關的pods都會被別除。
1.5.5 K8s的關鍵概念 --Service
Service定義了pods的邏輯集合和訪問這個集合的策略。Pods集合是通過定義Service時提供的Labeli選擇器完成的
Service的引入旨在保證pod的動態變化對訪問端透明,訪問端只需要知道service的地址,由service來提供代理Service的抽象使得前端客戶和后端Pods進行了解耦。
Kubernetes Services支持TCP和UDP協議,默認是TCP
Kubernetes支持兩種基本的服務發現方法:環境變量和DNS。
1.5.6 K8s的關鍵概念 -Configmap
ConfigMap,用于存儲在kubernetest中部署的應用配置數據,它主要聚焦:
? 為已經部署的應用提供動態的、分布式的配置管理
? 封裝配置管理信息,簡化kubernetes的部署管理
? 為kubernetest創建一個靈活的配置管理模型
1.5.7 K8s的關鍵概念 -Secret
Secret用于存儲kubernetes中部署的應用需要的敏感信息,比如密碼、token、證書等,提供了一種安全和可擴展的機制:
? 用于存儲少量的敏感數據(小于1MB):
? secret以volumef的方式掛載到volume.上;
? secret卷后端tmpfs文件系統(ram-based),不會落在磁盤中
2.華為云容器服務器全景圖
總共分為三層,容器基礎設施,容器運維管理,抽象出的三大容器解決方案。
華為云容器服務器包含三大優勢:
易使用:更貼近行業用戶需求和使用習慣的解決方案,加速行業容器化
易運維:覆蓋從交付到運維全流程工具, 降低容器化轉型及運維難度
高性能:依托高性能基礎設施,提供更高性能、更可靠的基礎吸務保障
3.華為云容器服務介紹
3.1 華為云容器引擎CCE:高性能、高可靠的企業級Kubernetes服務
開源、開放、全面生態
? 原生支持Kubernetes.與dockers生態
? 提供K8S插件管理,提供多樣化的插件擴展能力
? 提供K8S生態工具:ISTIO、Helm、KubeF1low
? 提供原生APL,支持原生命令行工具
? 提供圖形化控制臺,端到端完整用戶體驗
增強的商用化特性
? 通過自動化配置、構建、部署提升業務上線效率
? 支持AI類等高性能計算業務,提供GPU的統一調度管理,支持GPU共享,InfiniBand100G RDMA高速訓練網絡。
? 通過跨可用區高可用和控制面HA提升業務可靠性
高性能、異構基礎設施
? 主流OS支持:EulerOS、CentOS
? 異構機型:虛擬機、物理機、ARM/GPU服務器
? 容器存儲:云硬盤、對象存儲、文件存儲
? 容器網絡:VPC私網、EIP公網、L4/L7ELB、NAT網關
3.2 容器高性能批量計算底座,云容器實例CCI
Serverless使用:
? 客戶無需關注底層資源和集群利用率
? 按需按秒計費
Volcano智能調度:
? 提供基因測序/大數據/AI類的統一作業管理,支持任務排隊、優先級、任務驅逐、回填等功能
? 拓撲感知的親和性調度、Gang Scheduling、群組調度、動態driver/executorb比例調整等等
? 支持PS-Worker、AllReduces等AI分布式訓練模型
K8S及安全容器:
? 1000POD/分鐘打通
? 虛機級安全
高性能硬件:
? 300GB/s NVlink支持GPU間通信
? 100Gb IB網絡,支持容器直通IB網卡、多租IB網絡隔離等、648+節點大規模IB組網
? 25GE*2 DPDK網絡支持高性能SFS\OBS訪問
3.3 華為云容器鏡像SWR:容器鏡像一站式構建、薦儲與交付
3.4 華為云ASM服務:基于Istio的高性能、高可靠、非侵入的企業級Service Mesh服務
開源、開放、全面生態
? 原生支持lstio生態
? 提供Istio生態工具:Kiali、Grafana、Jaeger
? 提供原生API,支持原生命令行istioctl
? 提供圖形化控制臺,端到端完整用戶體驗
增強的商用化特性:易運維、高可靠
? 通過圖形化拓撲監控和智能化,治理提升業務運維效率
? 通過跨AZ高可用和控制面HA提升業務可靠性
? 升級不中斷業務保障應用流量持續穩定、可用
高性能、低損耗
? 低QPS損耗:相比開源性能提升30%
? 低資源消耗:相比開源降低30%
? 海量應用實例治理:單集群最高支持兩萬POD實例治理
3.5 華為云容器交付流水線:降低容器技門檻,節省容器改造成本,簡化容器交付流程
產品優勢:
? 開箱即用,內置標準化流程模板簡化使用
? 海外鏡像加速,解決各類行業場景問題
? 開放式架構,CI/CD工具可插拔,易于與企業已有系統集成
? 支持alpha-beta-gamma端到端敏捷交付
? 無縫對接華為軟件開發服務,能力覆蓋DevOps全流程
3.6 華為云應用編排AOS:以容器應用為核心的云上自動化平臺
所見所得:借助圖形化拖拽方式實現云上應用和服務的快速編排,相比傳統的腳本編寫方式,大幅降低用戶的使用門檻。
開箱即用:通過大量電商、區塊鏈、人工智能、游戲等行業場景50+模板復用,無需從零創建,提高了應用上云的效率。
豐富生態:深度整合華為云70+服務資源和容器類應用部署能力,可以靈活滿足客戶在多樣化業務場景下的編排需求。
3.7 華為云應用運維AOM:云容器原生監控,資源與應用全景視圖
AOM產品優勢:
? 原生容器監控:支持容器標準監控數據采集接口,可自定義擴展
? 全景、全鏈路:涵蓋集群、容器、應用各層次指標,并覆蓋從客戶端到服務端調用全鏈路
? 智能化:通過策略化配置、歷史數據的分析,支持智能化預警與診斷
4.容器與云原生
4.1 什么是云原生
云原生基金會(CNCF)對云原生的定義是:
云原生技術有利于各組織在公有云、私有云和混合云等新型動態環境中,構建和運行可彈性擴展的應用。
云原生的代表技術包括容器、服務網格、微服務、不可變基礎設施和聲明式
云原生基金會(CNCF)全稱是:Cloud Native Computing Foundation,由Google、華為等多家企業聯合創建于2015年7月21日。
華為云是云原生基金會(CNCF)的亞洲唯一創始會員,國內唯一白金
4.2 華為是容器開源社區主要貢獻者和容器生態領導者
4.3 云原生增長趨勢
4.4 容器技術的應用已經成為全球各行業的主流趨勢
Gartneri調查顯示,86%的受訪公司有明確的使用容器的計劃,其中78%的公司已經開始在開發/測試/生產中使用容器技術
451 Research調查顯示,83%的企業已經使用容器,79%的企業已經使用容器編排技術
5.華為容器混合云和多云解決方案及應用場景
5.1 華為容器多云和混合:容器云的終極解決方案
5.2 容器多云和混合云方案的應用場景
容器混合云和多云優勢:搭建部署簡單,沒有重技術棧負擔,可兼顧數據安全、業務靈活性,優質算力獲取、資產成本等優勢;應用在線上和線下遷移無門檻,可靠性和容災能力易獲得,靈活、快速滿足客戶多樣性混合云場景;
5.3 華為容器混合云和多云價值:避免廠商鎖定
通過華為容器混合云和多云解決方案,統一管理在不同云供應商或本地IDC的集群,應用可以無依賴的部署在不同云環境的容器集群中
5.4 華為容器混合云和多云價值:高效容災管理
通過華為容器混合云和多云解決方案,應用部署在多云和混合云集群中,通過ASM自動切換流量;同時通過MCP可應用實例將自動彈性到其他云上,實現業務的榮在管理
5.5 華為容器混合云和多云價值:應用地域親和
通過華為容器混合云和多云解決方案,應用可以部署在不同地域的數據中心的集群中,實現地域親和的請求轉發,有效降低業務時延
5.6 華為容器混合云和多云價值:統一、開放的管理平臺
通過華為容器混合云和多云解決方案,客戶可以統一管理多云環境中的K8S集群及應用,并且通過MCP的開放平臺能力,接入各類高級功能如服務網格、容器DevOps、應用性能管理等
6.華為云容器高性能批量計算解決方案及應用場景
6.1 高性能批量計算三大解決方案
分別是:多樣算力、算力快速獲取、任務高效調度。
6.2 基因容器:輕松應對海量測序數據的分析和挖掘
極速測序
? WGS30X速度提升10倍
? 支持10萬容器規模
? 高井發運行測序流程
高性價比
? 降低客戶分析成本
? 按需按秒計費
? CPU/內存根據業務靈活配比
免運維
? 大幅降低客戶運維成本
? 集群目動代擴縮容
? 分析流程自觸發和執行
一站式
? 一站式數據分析和挖掘
? 支持Cromwell,sGE PBS等第三方工具集成
6.3 大數據容器:提升大數據分析性能,降低使用成本
極速獲取
? 大數據集群秒級擴縮容
? 算力發放快至1000調度/秒
? 支持業務無損的縱向擴縮容
極致性能
? 性能提升40%
? 內存級分布式緩存加速讀寫
? 高性能容器網絡加速節點協同
存算分離
? 整體成本降低50%
? OBS桶支持HDFS協議讀寫
? 大數據和業務混合部署
極簡運維
? 大幅降低客戶運維成本
? 計算節點按需自動化擴縮容
? 統一大數據、A和業務調度平臺
6.4 AI容器:加速人工智能計算
6.5 容器高性能批量計算實例按需按秒收費,讓客戶靈活使用
優勢:
包核時套餐方便用戶在不增加成本的基礎上靈活使用計算資源,縮短計算時間,輕松應對業務波峰波谷
容器規格靈活,貼近客戶業務所需規格,降低客戶計算成本,如降低35%基因測序分析成本
6.6 高性能批量計算提供Serverless使用方式讓客戶聚焦業務
總結:
隨著虛擬化技術的成熟和分布式框架的普及,在容器技術、可持續交付、編排系統等開源社區的推動下,以及微服務等開發理念的帶動下,應用上云已經是不可逆轉的趨勢。
作為云原生發展的基石,容器技術的新趨勢和新挑戰備受關注。以容器為代表的云原生技術正在成為釋放云價值的最短路徑。
本文整理自華為云社區【內容共創系列】活動 第14期。
查看活動詳情:https://bbs.huaweicloud.com/blogs/336904
相關任務詳情:華為云容器生態與云原生
上云必讀 云原生 容器 Kubernetes
版權聲明:本文內容由網絡用戶投稿,版權歸原作者所有,本站不擁有其著作權,亦不承擔相應法律責任。如果您發現本站中有涉嫌抄襲或描述失實的內容,請聯系我們jiasou666@gmail.com 處理,核實后本網站將在24小時內刪除侵權內容。
版權聲明:本文內容由網絡用戶投稿,版權歸原作者所有,本站不擁有其著作權,亦不承擔相應法律責任。如果您發現本站中有涉嫌抄襲或描述失實的內容,請聯系我們jiasou666@gmail.com 處理,核實后本網站將在24小時內刪除侵權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