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下 MCU的一些知識,方便大家使用iotstudio進行配置
分享下 MCU的一些知識,方便大家使用iotstudio進行配置

微控制單元(Microcontroller Unit;MCU) ,又稱單片微型計算機(Single Chip Microcomputer )或者單片機,
不同 的 廠家 的MCU? ? 對應的
任何一款MCU,其基本原理和功能都是大同小異,所不同的只是其外圍功能模塊的配置及數量、指令系統等。對于指令系統,雖然形式上看似千差萬別,但實際上只是符號的不同,其所代表的含義、所要完成的功能和尋址方式基本上是類似的。
MCU的特點:要了解一款MCU,首先需要知道就是其ROM空間、RAM空間、IO口數量、定時器數量和定時方式、所提供的外圍功能模塊、中斷源、工作電壓及功耗等等。
是把中央處理器(Central Process Unit;CPU)的頻率與規格做適當縮減,并將內存(memory)、計數器(Timer)、USB、A/D轉換、UART、PLC、DMA等周邊接口,甚至LCD驅動電路都整合在單一芯片上,形成芯片級的計算機,為不同的應用場合做不同組合控制。諸如手機、PC外圍、遙控器,至汽車電子、工業上的步進馬達、機器手臂的控制等,都可見到MCU的身影。
不同 的 廠家 的MCU? ? 對應的
嚴峻的形勢,逼迫國產芯片迅速成長,我國的芯片企業,除了武漢長江,合肥長鑫,華為海思,中芯科技,還有一個芯片巨頭也不可小覷,這家大廠就是兆易創新。
兆易創新旗下的芯片產業主要有三大業務:存儲器、微控制器(MCU)、傳感器,而存儲芯片是兆易創新的核心業務,這里面又包含了三類產品:Nor Flash、SLC NAND,DRAM。一起來看看兆易創新對這三類產品的布局。
微控制器(MCU)和傳感器。
MCU在消費電子,工業控制,汽車電子上面應用非常廣泛,因為在同一芯片上集成了CPU,RAM,ROM,I/O接口,MCU的功能完備,適用性廣,現在全球的MCU基本采用的是ARM Cortex內核,市場主要是瑞薩電子,恩智浦半導體,意法半導體等國際巨頭的天下,所占份額達到80%以上,要實現國產替代有一定難度。
由于ARM Cortex內核的架構專利授權成本比較高,而且非常容易受到其它因素的影響,因此兆易創新開始采用開源的RISC-V架構進行MCN研發,并于2019年推出首款基于RISC-V內核的GD32V,并同時向客戶提供完整工具鏈,讓上下游產業逐步擺脫國外企業的限制,進一步推動MCN的國產化替代進程。
在傳感器業務板塊,兆易創新通過對上海思立微電子的收購,正式進入傳感器市場,現在主要的業務是指紋傳感芯片和觸控芯片,主要研發方向是屏下指紋技術,隨著智能手機的解鎖方式從電容觸控逐步向屏下光學過渡,這個領域未來的市場前景非常廣闊。
目前在指紋識別領域,龍頭企業是深圳的匯頂科技,基本實現了國產替代,兆易創新想在短期內實現超越,有一定的難度,但是如果把MCU和觸控芯片進行整合,在客戶端就能形成更強的競爭力,采用這種多方布局,協同銷售并獲得成功的企業有歐菲光科技。
Nor Flash:
隨著智能手機的普及,功能機上使用的Nor Flash逐步被智能手機上的NAND替代,Nor Flash市場需求量越來越小,美光等巨頭也逐步退出了這個市場,兆易創新瞅準這個機會迅速切入,順勢擴大產能,到2019年第三季度,兆易創新的市場占有率已經排名全球第三,而且是少有的產品線能覆蓋消費電子、IoT、汽車、5G等應用場景的存儲企業。
Nor Flash真的沒市場了嗎?其實不然,雖然功能機退出了市場,但是可穿戴設備這幾年迅速興起,給Nor Flash帶來的巨大的增量,而且這個市場需要都是低容量的Nor Flash,主要為穿載設備提供觸控,存儲啟動和運作代碼的功能。比如蘋果耳機使用的是128MB的Nor Flash,而且安卓系的穿戴設備用的都是2-64MB的Nor Flas 低容量的Nor Flash正是兆易創新最擅長的部分,市場占有率和技術實力,讓它有了和國際巨頭同臺競爭的機會,其實,國際巨頭退出之后的市場空缺被兆易創新補上之后,再要反過頭來占領已經是一件困難的事情了。
SLC NAND:
閃存芯片的一種,早期筆記本上的固態硬盤有一部分用的就是SLC NAND,容量小,而且價格高,但是壽命比較長。價格更優惠的MLC NAND和TLC NAND上市之后,SLC NAND逐漸被邊緣化,2018年,整個SLC NAND的銷售額為79億,只占到NAND市場的2%。
不過,在網絡通訊,語音儲存,智能電視等行業,SLC NAND有不可替代的優勢,所以巨頭們也一直沒有放棄,只是放慢了制程工藝升級的研發,目前,三星,美光等大廠的制程大都在20-30納米之間,而兆易創新即將攻克24納米工藝并投入量產,有望趕上世界巨頭的頂級水平。
DRAM芯片:
我國DRAM芯片行業,龍頭企業就是我們經常提到的合肥長鑫,兆易創新依托長鑫的力量,一起開展12英寸DRAM芯片的開發,一邊為合肥長鑫的DRAM產品作代銷業務,依此來構建自身的銷售和運營系,一邊也在募集資金進行DRAM芯片的自主研發和產業化,主要涉及的產品有DDR3,LPDDR3,DDR4,LPDDR4系統DRAM芯片,將在2021年開始進入市場。
兆易創新利用自己的資源和市場體量,不斷積累和發展,產品線從細分市場逐步擴展到主流市場,最終實現存儲芯片的國產替代。
兆易創新在芯片行業的全方位布局,是現在中國芯片行業的一個縮影,國產替代進口已經是芯片行業的共識,也是未來幾年芯片發展的大趨勢,2020年-2025年,注定是中國芯片產業的起飛階段。現在國產的手機品牌已經逐步走向世界并且占據了大部分市場,如果再把芯片全部國產化,中國企業掌握在這個行業真正的話語權只是時間問題。
開發者 云社區 IoT 活動 云學院
版權聲明:本文內容由網絡用戶投稿,版權歸原作者所有,本站不擁有其著作權,亦不承擔相應法律責任。如果您發現本站中有涉嫌抄襲或描述失實的內容,請聯系我們jiasou666@gmail.com 處理,核實后本網站將在24小時內刪除侵權內容。
版權聲明:本文內容由網絡用戶投稿,版權歸原作者所有,本站不擁有其著作權,亦不承擔相應法律責任。如果您發現本站中有涉嫌抄襲或描述失實的內容,請聯系我們jiasou666@gmail.com 處理,核實后本網站將在24小時內刪除侵權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