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lasticsearch入門系列">elasticsearch入門系列
686
2022-05-29
視頻課:https://edu.csdn.net/course/play/7621
前幾天和苯螃蟹聊天,談到對未來的規劃。螃蟹說自己要在5年以后做到像某大牛那樣熟知一切專業知識并且做到寫文章信手拈來。說完自己的,就來問我“5年內的職業規劃是什么?”我其實是那種平時想事情根本不過腦子的人,怎么會整天沒事琢磨5年規劃?于是我老實告訴她:“我沒有5年規劃,我覺得只要做好自己遇到的每一件事,就自然能夠通向最好的結果。”
苯螃蟹聽了以后大驚:“你怎么能夠沒有規劃呢?!”
難怪苯螃蟹會驚訝萬分。因為是我告訴了她讀者文摘上那個關于怎樣規劃自己的人生成為畫家的故事,還舉一反三了怎樣成為百萬富婆的故事來加深印象。現在我又告訴她,我說了那么多,騙她相信規劃人生的妙用,其實自己是不承認的了!但是我確實是覺得5年規劃是沒有用的。于是我又花費了很多口舌來向她描述APR用到的一種算法:“貪婪算法”,以實例來說明自己的觀點。大概的意思就是,5年規劃的目的看起來很明確,但是需要做無數存在變數的事情才能抵達最終的目的。每做一件事情的時候都存在選擇,與最終目的間隔5年時間的我們永遠也不知道每一個細小選擇背后的路到底通向哪里。那么與其在迷失方向的森林里朝著自以為是的方向前進,不如選擇去做目光所及之處的最重要的事情。當然諸葛亮的目光會亮一些,豬哥倆的目光暗淡一些。
其實我確實是那種平時腦子里什么也沒有的人,做事情憑直覺的居多。不過我想這應該不是一種返祖現象。當有人問我這些我自己從來也不想的東東的時候,我就會按照當時的語境現編一個出來。因為幾十年的生活告訴我,要是我告訴人家我沒想法,那人家要不以為我是個傻子就會以為我看不起他。至于我自己到底相信什么說法,那個真是鬼知道了。我都不會去想,又怎么知道自己是怎么想的?但是苯螃蟹的的確確是一個意志堅定的人。盡管我把貪婪算法說的天花亂墜,她還是堅信5年規劃的妙用,以及一定要有一個目的存在才能有發展這個道理。看來只能等5年以后見分曉了。看到時候第一個5年計劃完成的時候,綿羊家姓羊還是姓蟹,就知道了。哈哈。不過說實話,我高度懷疑,苯螃蟹這么相信 5年規劃的妙用,是我上回講如何嫁給百萬富翁的時候超水平發揮了。
##########我是分隔線##########
參考文獻1:
故事大概是這樣的。一個人問自己的朋友怎么在5年能夠成為能夠謀生的有名的畫家。朋友告訴他,要在5年后成為畫家,并且能夠謀生,第4年的時候應該已經賣出了第一幅畫,并且有很多作品在畫廊里辦畫展了;第3年的時候應該已經有很多完成的畫作了,并且有一些畫廊的朋友;那么第2年的時候應該已經掌握了繪畫藝術,在進行藝術創作了;為了達成第二年的目的,現在就應該辭職,搬到藝術家聚居區去,報名藝術學院學習繪畫了。為了讓苯螃蟹能夠深入理解,俺還特意舉一反三的給苯螃蟹假設了怎樣在5年以內成為百萬富婆的人生規劃。
如果5年后要成為百萬富婆,最簡捷的方式就是嫁給百萬富翁。
那么在第4年半的時候一定會有一個百萬富翁結婚對象,并每天用各種方式接近目標;第4年的時候你要用自己的魅力和氣質來結識百萬富翁,并得到幾個不錯的候選;如果要結識百萬富翁的話,那么在第3年的時候應該在百萬富翁出入的地方出入,當然在那里打工的也是可以;那么第2年的時候應該已經在百萬富翁出入的會所和俱樂部打工了,而且不能是刷盤子的工作;為了提高命中率和回頭率,那么在第1年的時候應該去一家女子學校學習禮儀、形體、文秘,還要兼修藝術和音樂,以提升魅力和氣質;那么現在就應該好好努力工作,攢夠去女子學校的學費。苯螃蟹聽完這個故事以后深以為然,還特意把這兩個故事都記載在自己的BLOG上。
##########我是分隔線##########
參考文獻三2:
算法非我所長。貪婪算法的大概意思就是,需要解決一個需要巨大運算量來求解的問題的時候,不費心費力去尋找最優解,而是采用逐步構造最優解的方法。在每個階段,都作出一個看上去最優的決策(在一定的標準下)。作出貪婪決策的依據稱為貪婪準則。決策一旦作出,就不可再更改。貪婪算法通過逐步逼近的方法來的得到解,不一定是最優解,但總是很快找到一個解決方法。這個算法在IC design中可以用來解決自動布線中的最短路徑問題:在一大堆點中,從某一個點出發,用最短的線把這一堆點串起來。
數據結構
版權聲明:本文內容由網絡用戶投稿,版權歸原作者所有,本站不擁有其著作權,亦不承擔相應法律責任。如果您發現本站中有涉嫌抄襲或描述失實的內容,請聯系我們jiasou666@gmail.com 處理,核實后本網站將在24小時內刪除侵權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