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vidia Jetson AGX Orin 初體驗(五)給Orin加個SSD硬盤
開箱的時候張小白曬過這張Orin的底部照片:
有個M2的硬盤接口,這可讓張小白開心壞了。從此之外,不再受Orin內部64G MMC存儲的限制了,咱們要奔向1T、甚至是2T的存儲了。
眾所周知,硬盤分機械硬盤和固態硬盤。硬盤以前還有IDE口,后來有SATA口,又有M2接口。好像還有叫做MSATA口的(有些筆記本上好像有這種接口)。機械硬盤的速度大概在100M以內,現在張小白買了個TF卡的速度都比這個快:
不過一般SSD如果是SATA接口的2.5寸固態硬盤的速度大概在500M/s 左右,而M2接口NVME的硬盤的速度已經達到了 7000M/s了:
而張小白在 幾年前買的一張1T的M2硬盤,現在就可以發揮余熱了:
張小白先將其從移動硬盤盒下拆下來:
這是個保修10年的1T硬盤,讀寫速度約為3000M/s左右。當時也算是紅極一時的產品。
裝上這個硬盤其實也很簡單,只要不手殘,(也不要在加電的時候就拆。。。)一般都沒啥問題:
裝上之后,開機,照例登上Orin終端:
lsblk可以直接看到這個nvme的硬盤了:
看一下分區表:
sudo fdisk -l
只需要關注上圖箭頭所示的地方,一個是59G的MMC存儲,也就是64G的那個,一個是953G的nvme硬盤,目前文件系統是NTFS格式,這是因為在windows上作為移動硬盤使用過。
其實下面可以考慮兩種擴容方案,一個是不用MMC存儲,將Orin的啟動系統刷到 nvme硬盤里面(這樣MMC好像就作廢了。。),一個是仍然使用MMC存儲,僅僅將nvme硬盤作為操作系統的一個文件系統(或者多個文件系統)使用。考慮到也許張小白還會換更大點的硬盤(比如2T的),暫時選擇第二種方案吧。(因為第一種方案相當于要重新做系統,這點張小白還不會!)
即便是將硬盤擴容也有兩種方案,一個是將現有的 根文件系統? / 擴大,還有一個是將nvme硬盤 mount到另外一個文件系統,放到諸如 /home1 這樣的文件系統下。但是擴容原來的文件系統一般需要使用parted工具,而且一旦 根文件系統擴大之后,就把MMC存儲和nvme硬盤綁在一起了,這樣其實硬盤就很難更換了。
考慮到以上的種種原因,張小白暫時就用采用以下方式:將nvme硬盤mount到 /home1的文件系統下。
下面開始操作:
先對新的硬盤進行分區:
sudo fdisk /dev/nvme0n1
先將現有的分區刪除。
再建一個linux分區:
重新進去看一下:
因為分區表改變了,為了保險起見,先重啟下系統:
重啟之后,對新建的分區進行格式化:
切換到root用戶
sudo su -
mkfs.ext4 /dev/nvme0n1p1
然后新建一個/home1的目錄,并將這個分區mount到 /home1的目錄下:
mkdir /home1
mount /dev/nvme0n1p1 /home1
df -h 可以看到新的文件系統了:
為了讓啟動用戶zhanghui操作方便,我們給/home1用戶設置下權限:
cd /
chown -R zhanghui:zhanghui /home1
好了,下面終于可以愉快的玩耍AI了。
(未完待續)
AI EI企業智能 智能邊緣 深度學習
版權聲明:本文內容由網絡用戶投稿,版權歸原作者所有,本站不擁有其著作權,亦不承擔相應法律責任。如果您發現本站中有涉嫌抄襲或描述失實的內容,請聯系我們jiasou666@gmail.com 處理,核實后本網站將在24小時內刪除侵權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