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寵展信息指南
902
2022-05-29
在4月25日的華為開發者大會(Cloud)上,華為云發布了基于華為云CloudIDE的智能化編碼工具和云原生調測工具;華為云開發工具和效率首席專家、華為開發工具技術專委會主任王亞偉在主題演講中介紹了如何基于智能化代碼補全技術(SmartAssist)和微服務集群調測技術(CloudDebugger)重塑編碼和微服務調測生產力。
華為云開發工具和效率首席專家、華為開發工具技術專委會主任王亞偉介紹CloudIDE
華為云CloudIDE幫助開發者重塑云原生開發生產力
華為云CloudIDE服務是一款面向云原生的輕量級WebIDE,它原生于華為云平臺、生長于云業務場景,更以其良好開發體驗、眾多開發場景和完備生態擴展能力深受華為云開發者喜愛。2021年,華為云CloudIDE攜智能化開發和云原生調測技術嶄新出場,幫助開發者重塑云原生開發生產力。
隨著AI、5G和云技術(特別是云原生技術)的飛速發展,面對企業全面數字化轉型的時代背景,開發者幫助企業實現業務從“On Cloud”模式轉換到“In Cloud”模式成為大勢所趨。IDE作為最重要開發工具,它的服務形態、使用體驗、智能化水平和對云原生技術的支持,直接影響開發者交付軟件的效率和質量。
提升編碼的效率一直是開發者追求的目標,IDE原生開發語言服務自帶的代碼提示主要基于名字匹配、類型匹配和語法分析,補全能力非常有限,不能很好地在更低鍵盤敲擊次數和最優選擇推薦順序方面幫助開發者。開發者迫切需要在IDE原生語言服務之外,獲得更好的智能代碼補全技術 ,獲利于AI技術在編碼領域的深度實現。
云原生時代的應用更多以微服務、容器化、集群化方式部署于云平臺,如華為云CCE服務。在代碼調測階段,如何在復雜多微服務集群場景下提升跟蹤業務請求、斷點和調測代碼、定位問題和驗證解決的效率,是云原生開發者面對的最棘手的問題。
SmartAssist智能補全-真正有效提升編碼效率
王亞偉介紹,代碼補全是軟件開發工具最核心的能力之一,它能夠在開發者輸入幾個字符的情況下,提示補全整個符號如方法調用、類型名、變量名、類字段、關鍵字等,在一些常見上下文下,代碼補全甚至可以補全整行代碼。當前,代碼補全已經發展為結合深度代碼分析和深度學習模型的智能補全技術,結合本地代碼分析模型和多個場景化模型,在充分理解當前上下文片段的基礎上,基于語法和語義對所有可能結果進行決策和排序,對補全結果有較好的可解釋性和可調節性。
華為云推出的基于增強的代碼分析結合多種特定場景模型的SmartAssist智能補全技術,顯著提升了以下三個方面的能力:
第一,提升多符號/長結果的補全準確率;
第二,對復雜上下文的非明顯結果推薦,如生僻的第三方API;
第三,避免推薦過期/棄用/危險的API。
而且,SmartAssist是運行于CloudIDE內的本地化技術,操作響應和穩定性非常好,可以極大提升開發者的編碼效率和編碼質量。
CloudDebugger微服務調測技術-提升在多微服務場景下的調測體驗和效率
同時,王亞偉還講到提升在多微服務場景下的調測體驗和效率,是提升云原生開發者生產力的重要環節。當前微服務調測主要面臨的問題包括:接口測試工作量巨大,微服務之間復雜的調用關系造成調測嚴重依賴Mock服務,測試不完備,多進程并發調試,傳統調試手段不可行。開發者迫切希望在新場景中重現單體應用開發的便利:直觀查看代碼上下文,修改內存變量,測試語句執行,直觀展示調用堆棧和有針對性的設置斷點。華為云基于獨立調試適配服務、智能調試消息路由、遠端代碼熱替換和基于命名管道的批量消息傳輸協議技術打造的CloudDebugger微服務調測技術,實現了云原生開發者夢寐以求的能力:第一,如單體軟件調測般便利;第二,支持多人同時調測;第三,多微服務、多版本同時調測;第四,斷點、單步跟蹤、變量查看一應俱全。可以說,CloudDebugger是下一代云原生應用開發工具中最重要的效率助推器之一。
CloudIDE+CloudDebugger實現多微服務調測
華為持續投入基礎軟件技術研究,華為云CloudIDE服務旨在“做最好用的云端IDE服務”,為云原生開發者重塑開發生產力,幫助企業數字化轉型和落地華為云云原生2.0,真正實現生于云、長于云、立而不破!
戳我了解→ CloudIDE
HDC2021 云原生 開發者
版權聲明:本文內容由網絡用戶投稿,版權歸原作者所有,本站不擁有其著作權,亦不承擔相應法律責任。如果您發現本站中有涉嫌抄襲或描述失實的內容,請聯系我們jiasou666@gmail.com 處理,核實后本網站將在24小時內刪除侵權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