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dis-14Redis超時命令
文章目錄
概述
Redis 的超時命令
Spring操作 Redis 超時命令
如果 key, 超時了, Redis 會回收 key 的存儲空間嗎 ?
Redis對超時鍵值對的回收策略
定時回收
惰性回收
小結
代碼
概述
正如 Java 虛擬機,它提供 GC的功能,來保證 Java 程序使用過且不再使用的 Java 對象及時的從內存中釋放掉,從而保證內存空間可用。當程序編寫不當或考慮欠缺的時候(比如讀入大文件),內存就可能存儲不下運行所需要的數據,那么 Java虛擬機就會拋出內存溢出的異常而導致服務失敗。同樣,
Redis 也是基于內存而運行的數據集合,也存在著對內存垃圾的回收和管理的問題。
Redis 基于內存 ,而內 存對于一個系統是最為寶貴的資源,而且它遠遠沒有磁盤那么大,所以對于 Redis 的鍵值對的內存回收也是一個十分重要的問題,如果操作不當會產生 Redis巖機的問題,使得系統性能低下。
對于 Redis 而言, del 命令可以刪除一些鍵值對,所以 Redis 比 Java 虛擬機更靈活,允許刪除一部分的鍵值對。與此同時,當內存運行空間滿了之后 ,它還會按照回收機制去自動回收一些鍵值對,這和 Java 虛擬機又有相似之處,但是當垃圾進行回收的時候,又有可能執行回收而引發系統停頓,因此選擇適當的回收機制和時間將有利于系統性能的提高。
Redis 的超時命令
Spring操作 Redis 超時命令
package com.artisan.redis.expire; import java.util.Date; import java.util.concurrent.TimeUnit; import org.springframework.context.ApplicationContext; import org.springframework.context.support.ClassPathXmlApplicationContext; import org.springframework.data.redis.core.RedisOperations; import org.springframework.data.redis.core.RedisTemplate; public class SpringRedisExpireDemo { @SuppressWarnings({ "unchecked", "rawtypes", "resource" }) public static void main(String[] args) { ApplicationContext ctx = new ClassPathXmlApplicationContext("classpath:spring/spring-redis-string.xml"); RedisTemplate redisTemplate = ctx.getBean(RedisTemplate.class); redisTemplate.execute((RedisOperations ops) -> { ops.boundValueOps("key1").set("value1"); String value = (String) ops.boundValueOps("key1").get(); System.out.println("value=" + value); long expSecond = ops.getExpire("key1"); System.out.println("expSecond:" + expSecond); // 設置120秒 Boolean flag = ops.expire("key1", 120L, TimeUnit.SECONDS); System.out.println("設置超時時間:" + flag); System.out.println("過期時間:" + ops.getExpire("key1") + "秒"); // 持久化 key,取消超時時間 flag = ops.persist("key1"); System.out.println("取消超時時間:" + flag); System.out.println("過期時間:" + ops.getExpire("key1")); Date date = new Date(); date.setTime(System.currentTimeMillis() + 120000); // 設置超時時間點 flag = ops.expireAt("key1", date); System.out.println("設置超時時間:" + flag); System.out.println("過期時間:" + ops.getExpire("key1")); return null; }); } }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31
32
33
34
35
36
37
38
39
40
41
42
43
44
45
46
47
48
49
50
INFO : org.springframework.context.support.ClassPathXmlApplicationContext - Refreshing org.springframework.context.support.ClassPathXmlApplicationContext@73a8dfcc: startup date [Fri Sep 28 12:57:39 CST 2018]; root of context hierarchy INFO : org.springframework.beans.factory.xml.XmlBeanDefinitionReader - Loading XML bean definitions from class path resource [spring/spring-redis-string.xml] value=value1 expSecond:-1 設置超時時間:true 過期時間:120秒 取消超時時間:true 過期時間:-1 設置超時時間:true 過期時間:155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如果 key, 超時了, Redis 會回收 key 的存儲空間嗎 ?
Redis 的 key 超時不會被其自動回收,它只會標識哪些鍵值對超時了
好處: 如果一個很大的鍵值對超時,比如一個列表或者哈希結構,存在數以百萬個元素,要對其回收需要很長的時間 如果采用超時回收,則可能產生停頓
壞處: 超時的鍵值對會浪費比較多的空間。
Redis對超時鍵值對的回收策略
Redis 提供兩種方式回收這些超 時鍵值對, 它們是定時回收和惰性回收。
定時回收是指在確定的某個時間觸發一段代碼,回收超時的鍵值對 。
惰性回收則是 當 一個超時的鍵,被再次用 get 命令訪問時,將觸發 Redis 將其從內
存中清空。
定時回收
定時回收可以完全回收那些超時的鍵值對,但是缺點也很明顯,如果這些鍵值對比較多, 則 Redis 需要運行較長的時間,從而導致停頓。所以系統設計者一般會選擇在沒有業務發生的時刻觸發 Redis 的定時回收,以便清理超時的鍵值對
惰性回收
對于惰性回收而言,它的優勢是可以指定回收超時的鍵值對。 它的缺點是要執行一個莫名其妙的 get 操作,或者在某些時候,我們也難以判斷哪些鍵值對已經超時。
小結
無論是定時回收還是惰性回收,都要依據自身的特點去定制策略,如果一個鍵值對,存儲的是數 以千萬的數據 ,使用 expire 命令使其到達一個時間超時,然后用 get 命令訪問觸發其回收,顯然會付出停頓代價,這是現實中需要考慮的 。
代碼
代碼托管到了 https://github.com/yangshangwei/redis_learn
Java Redis
版權聲明:本文內容由網絡用戶投稿,版權歸原作者所有,本站不擁有其著作權,亦不承擔相應法律責任。如果您發現本站中有涉嫌抄襲或描述失實的內容,請聯系我們jiasou666@gmail.com 處理,核實后本網站將在24小時內刪除侵權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