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elink開發平臺】開發者---第三方應用接入流程---應用上線審核
下載應用UCD審核、?功能穩定性審核、?安全性審核,閱讀模板中的檢查項,完成自檢并將自檢結果發送至郵箱wecode@huawei.com;
郵件標題格式要求: 【應用名稱上架申請】公司名稱+溝通人手機號碼
在租戶管理后臺?> 業務應用填寫上架信息,上架后效果可參考應用市場應用;
資料完善后,平臺將在1-5個工作日完成審核,審核通過后該應用將在WeLink應用市場展現。
一、應用審核
1、基本接入要求
1.1 需滿足辦公或商業場景下的需求;
1.2 禁止惡意通過應用獲取隱私信息用于非WeLink業務相關的商業活動,包含公司組織架構、通訊錄、IM信息、身份驗證等;
1.3 不可在HUAWEI CLOUD WeLink(下稱“WeLink”)上架非商業領域的應用,比如游戲、娛樂新聞等;
1.4 不可上架涉及財務風險類的產品,如財務融資、信貸等;
1.5 不可上架新聞、咨詢類、廣告類的應用;
1.6 不可上架國家法律法規明令禁止的服務和應用;
1.7 不能涉及應用版權問題。
2、產品名稱和圖標規范
2.1 名稱可以由中文、數字以及字母組成,長度在2-20個字符;
2.2 產品名稱需要與品牌、場景、核心功能相關,例如金山辦公、Coremail郵箱;
2.3 名稱不能以通用名稱等不能準確識別該產品的名稱命名,比如:CRM、ERP、財務軟件;
2.4 不得與不同主體的應用名稱重名;
2.5 圖片格式必須為:png、jpg,建議使用png格式圖片;
2.6 圖標尺寸為:128px*128px,20px圓角(頁面按80px*80px顯示),不可大于100KB;
2.7 產品icon、logo需清晰可識別,logo內的元素須表意明確,淺色底logo需添加描邊;
2.8 產品icon、logo不能與平臺內其他產品的icon過于相似;
2.9 產品icon、logo、頭像不得包含華為官方品牌標識(華為自開發應用除外);
2.10 開發者需取得產品名稱、logo、icon相對應的注冊商標;
2.11 產品icon、logo不可涉及任何違反國家法律法規。
點此查看圖標設計規范
3、產品設計及文案內容的細節體驗要求
3.1 交互需符合平臺的UI規范(點此查看平臺UI規范)、交互操作、整體設計風格、色調需與WeLink保持基本的一致性,不可抄襲;
3.2 產品頂部居中文字應是應用名稱或是應用內當前頁的準確說明;
3.3 頁面右上角需采用平臺統一規定的UI插件,點擊后即可關閉或者展開更多,更多內容由平臺統一規定;
3.4 產品設計需從用戶的視角出發,頁面文案及設計指引清晰直接,讓完全不了解該產品的用戶能夠理解并使用應用;
3.5 頁面文案、提示語應通俗易懂,以客戶為中心,避免出現開發、設計等相關的專業術語;
3.6 文案應避免與WeLink的功能名相同,文案中涉及到WeLink關聯的功能時,大小寫、用語需與WeLink保持一致。如WeLink相關內容,需寫成WeLink,不應寫成welink或WELINK;
3.7 用戶輸入內容的指引應在輸入框中用灰色文字說明,或有小字、問號氣泡等明確提示;
3.8 需要用戶輸入的“必填項、非必填項”、“可選項、不可選項”、“可輸入區域、不可輸入區域”應使用平臺統一的區分標識;
3.9 輸入純數字、英文時應自動拉起對應的數字、英文鍵盤等。非特殊情況下,輸入日期、時間等模塊應使用華為標準組件;
3.10 應用以客戶名義發送、提交任何內容前,必須征得用戶明確同意和授權。
4、產品可用性和完整性
4.1 應用提交審批時應是完成品,可以打開、運行。不可存在嚴重bug、崩潰、閃退或應用造成WeLink崩潰/閃退的情況;
4.2 應用的所有頁面需要在WeLink內打開,不可跳轉至外部瀏覽器打開;
4.3 在非極端的弱網環境下,內容加載、頁面的切換等待之間最長不超過2秒;
4.4 應用的主要功能及流程需明確清晰,用戶在使用過程中,可清晰地明白主要流程步驟及頁面跳轉的目的性;
4.5 應用需明確滿足某一類核心用戶群體的辦公或商務需求,核心的主流程不可以有任何斷點;
4.6 賬號應用需與華為WeLink打通免登能力,不允許二次登陸;
4.7 應用功能的開放和使用,不能通過讓用戶轉發、分享、打開其他應用等非用戶自愿行為進行解鎖;
4.8 應用需提供幫助或客服服務,并將相關客服聯系方式上傳至平臺。
5、用戶隱私和數據安全
應用產品向用戶提供的用戶隱私和數據安全條款內容,應不違反任何適用的法律、法規、政策、普遍接受的慣例或相關管轄區域的規范或指南等,并與華為云《隱私政策聲明》和《WeLink隱私聲明》保持一致,包括但不限于如下內容:
5.1 應用不得未經用戶明確同意,收集用戶的個人信息,并將通過應用收集到的用戶數據私下進行出售、交易、越權、轉移、披露或泄露等行為;
5.2 在收集、使用用戶任何數據前,必須已明確告知用戶該數據的用途,確保經過用戶明確同意和授權,并應在用戶同意和授權的范圍內進行合理使用;
5.3 在企業退訂服務后,應幫助企業在其指定服務器完成數據備份,備份完成后主動刪除非企業指定服務里的相關數據。
二、安全性審核
1、符合《華為WeLink開放平臺安全開發規范》;
2、通過華為WeLink官方安全掃描;
3、不能強制安裝應用無關的應用或者插件;
4、不能含有病毒、木馬等惡意軟件,不能留有后門;
三、功能穩定性審核
(一)應用功能驗收
1、應用基本功能使用正常,審核前應已按照以下《應用穩定性審核checklist》進行自測:checklist下載
1.1應提供應用功能列表清單,并有清單對應功能的測試用例
(1)請提供we應用包含的功能清單(請按附件模板列出一級菜單、二級菜單信息)
(2)請提供自測完成的測試用例,要求測試用例覆蓋二級功能菜單中主要功能,測試用例有詳細步驟、預期結果、執行結果(請按附件模板列出測試用例)
(3)用例需要有主要業務的端到端流程場景的測試用例
1.2應用基本功能使用中,不會出現崩潰,異常退出,卡頓、操作不流暢等問題
2、應用免登功能正常
2.1welink與ISV應用實現租戶、用戶、后臺管理員免登,
(1)welink租戶賬號進入we碼應用,免登成功
(2)welink租戶下用戶賬號進入we碼應用,免登成功
(3)welink管理員后臺進入ISV應用后臺,免登成功
2.2welink租戶信息與用戶信息與ISV應用一一對應
3、應用啟動和關閉符合we碼應用要求
應用結束后,應返回WeLink程序主界面
(1)界面內容在啟動后全部正常,點擊應用啟動后的按鈕都可以正常反應
(2)we碼應用結束后,應返回WeLink程序主界面
4、調用攝像頭、麥克風和位置信息
應用涉及調用手機攝像頭、麥克風、位置信息時,應該給用戶提示,如果用戶禁用,不應該影響程序的正常啟動和使用;
(1)如果應用涉及調用用戶的手機攝像頭、麥克風和位置信息,需要給用戶提示,默認為關閉;
(2)如果用戶選擇禁用,應用應可以正常啟動和使用,只是相關功能受限;
(3)應用關閉應關閉相關設備的調用
5、應用可兼容主流手機,包括蘋果、華為、OV、小米、三星等主流品牌的主流手機;
使用主流品牌手機,安裝We碼應用后,不會出現閃退,卡死等現象,應用運行流暢。 ????參考WeLink移動客戶端對系統要求:
(1)IOS手機:
① 對操作系統的要求:最低配置iOS9.0,推薦配置iOS10.0-iOS12.2。
② 對機型的要求:
支持機型:iPhone 5S、iPhoneSE、iPhone 6、iPhone 6S、iPhone 6S Plus、iPhone 7、iPhone 7 Plus、iphone 8、iphone 8 plus、iphone X、iphone XS、iphone XSmax、iphoneXR。
推薦機型:iPhone 6S、iPhone 6S Plus、iPhone 7、iPhone 7 Plus、iphone 8、iphone 8 plus、iphone X、iphone XS、iphone XSmax、iphoneXR。
(2)Android手機:
① 對操作系統的要求:
最低配置:Android5.0,運行RAM 2G,CPU Arm v7 A9架構雙核1.4G,支持NEON加速技術,內部存儲空間ROM 4G。
推薦配置:Android5.0~Android9.0,運行RAM 6G及以上,CPU Arm v7 A9架構八核1.6G及以上,支持NEON加速技術, 內部存儲空間ROM 16G及以上。
② 對機型的要求
支持機型:榮耀7i,榮耀10,榮耀 magic,華為Mate8,華為Mate9,華為Mate10/Pro,華為Mate20/Pro,華為P20/Pro,三星 Galaxy Note5,三星Galaxy Note 8,三星 Galaxy Note9,小米Mix3,小米max,小米5,vivo x20,vivo x21,OPPO R11s,OPPO R17。
推薦機型:華為Mate10/Pro,華為Mate20/Pro,華為P20/Pro,三星 Galaxy Note9,小米Mix3,vivo x20,vivo x21,OPPO R17。
(二)應用穩定性驗收
1、應用性能要求
應用性能達到規格值的3倍,并按照模板出具性能測試報告
(1)選取3-5個主要業務場景,做持續并發壓測持續時間持續5分鐘-10分鐘;
(2)針對混合業務場景做疲勞壓測(持續1小時-10小時)。
(3)需要評估系統的性能瓶頸。選擇混合業務操作作為評估性能瓶頸的場景,找到瓶頸并發量。
(4)持續并發,業務操作平均響應時間<=2s, 90%line平均響應時間<3s;峰值錯誤率<0.1% 疲勞壓測,業務操作平均響應時間<=2s, 90%line平均響應時間<3s;峰值錯誤率<0.1%
(5)后臺監控數據:CPU在峰值時不能達到80%,內存在峰值時不能達到85%
2、端側響應時間
(1)頁面性能,首屏性能Android T2<2s,iOS頁面完全加載<2s,PC頁面完全加載<2s
(2)API成功率>99.9%,API時間<200ms
3、應用限流要求,所有應用請求需有限流機制,超過規格峰值時能觸發限流,保障系統穩定;(可選)
**可選說明:只在特殊場景執行, ???? 1)注冊用戶量在5000以上執行; ???? 2)大型活動上線前執行;
(1)需要梳理出應用的接口;
(2)根據評估確認關鍵業務接口的規格上限(一般為平時高峰期的3倍)
(3)為所有接口增加限流保護的能力,確保超過接口上限的請求可被限流
(4)如果限流機制沒有實現,需要提供下版本計劃;
4、應用監控數據,監控標準包括系統監控、前端調用的服務端API監控、錯誤日志監控、核心業務監控和前端監控,并通過演練確保監控配置有效(可選)
**可選說明:只在特殊場景執行, ???? 1)注冊用戶量在5000以上執行; ???? 2)大型活動上線前執行;
(1)系統監控內容包括:CPU占用數據監控、內存使用率監控、磁盤占用率監控、IO每秒占比監控;
(2)前端調用的服務端API監控,包括API接口調用TPS,包括趨勢圖,并設置合理報警閾值;
(3)前端業務調用成功率監控,設置合理的報警閾值,以便發現系統異常抖動
5、應用監控日志,錯誤日志和核心業務場景監控(可選)
**可選說明:只在特殊場景執行, ???? 1)注冊用戶量在5000以上執行; ???? 2)大型活動上線前執行;
(1)所有錯誤日志需統一輸出到同一日志文件,并監控此錯誤日志文件.
(2)針對核心業務場景,增加業務監控,接入后臺監控系統.
6、早值班機制,應用服務商需要執行早值班機制(可選)
**可選說明:只在特殊場景執行, ???? 1)注冊用戶量在5000以上執行; ???? 2)大型活動上線前執行;
(1)早值班需要觀察應用監控、分析穩定性指標、排查問題和跟蹤解決,并于早10點前發出值班日志;
(2)WeLink開放平臺開放平臺會根據應用服務商早值班的執行情況,對應用進行穩定性評級和其他運營策略上的激勵
WeLink 云市場
版權聲明:本文內容由網絡用戶投稿,版權歸原作者所有,本站不擁有其著作權,亦不承擔相應法律責任。如果您發現本站中有涉嫌抄襲或描述失實的內容,請聯系我們jiasou666@gmail.com 處理,核實后本網站將在24小時內刪除侵權內容。
版權聲明:本文內容由網絡用戶投稿,版權歸原作者所有,本站不擁有其著作權,亦不承擔相應法律責任。如果您發現本站中有涉嫌抄襲或描述失實的內容,請聯系我們jiasou666@gmail.com 處理,核實后本網站將在24小時內刪除侵權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