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手搶占“短視頻第一股”,宿華都有哪些底牌?
從宇宙盡頭鐵嶺到新經濟落戶地港交所有多遠?快手的回答是 9 年。
11 月 5 日,短視頻與直播平臺“快手”公布了其遞交港交所的上市招股書,這家老鐵文化的代表公司,終于走出邁向資本市場的重要一步。當然,對比一眾新經濟上市企業來看,無論是同時期成立的美團、小米,還是晚幾年成立拼多多,快手的上市速度都不算快。
從招股書中,我們也看到了快手—這家國內第一大直播平臺,第二大視頻平臺的實力幾何:
根據招股書顯示,截至 2020 年 6 月 30 日,快手應用及小程序日活 3 億,月活 7.76 億,每位日活用戶日均使用時長超 85 分鐘,電商交易總額 1096 億元。
堅定且迅速走向資本市場的快手,應該能拿下“短視頻第一股”。但一個無法回避的事實,它的競爭對手“抖音”也在謀求上市,與快手競速 IPO。而且從抖音公布的 6 億日活(含火山小視頻)來看,快手的競爭壓力不小。
快手無法在其輝煌的 2018 年上市,多少源于快手的佛系風格。2016 年,一篇《殘酷物語》炸出了用戶過億的快手,2019 年抖音的咄咄逼勢,終于讓快手在春節前決定擁抱狼性。
2020 年,以 500 億美金估值奔向港交所的快手,盡管在這一年仍舊虧損了 63 億元,但也匯聚了眾多關注的目光。
“老鐵”的真實面具
快手最早名為“Gif 快手”,是由程一笑 2011 年在北京天通苑創立,此后由資方介紹,引入了畢業于清華的宿華擔任 CEO,二者是快手的靈魂人物。
2012 年,快手最早轉型短視頻平臺,用戶可在手機上傳和觀看短視頻;2013 年推出短視頻社交平臺;2016 年直播大火之際, 快手也推出了直播功能;2018 年,推出了電商解決方案。
在快手產品層面不斷推陳出新之際,快手 App 的日活用戶數也在快速增長,2017 年、2018 年和 2019 年及 2020 年 6 月 30 日止六個月,快手 App 的日活用戶分別為 6700 萬、1.17 億、1.76 億及 2.58 億。
盡管成立 9 年,但招股書中提到,快手商業化啟動的時間是在 2016 年。從招股書上的數據看,快手的營收增長一直保持高速。從 2017 年的 83 億元增至 2018 年的 203 億元,2019 年的 391 億元,截至 2020 年 6 月 30 日止,六個月期間營收為 253 億元。
而在其快速增長的營收構成中,形成了直播業務和線上營銷服務(互聯網廣告)占絕大部分營收,電商和網絡游戲、在線知識分享等業務貢獻增長的局面。
直播一直是快手最重要收入版塊,在快手努力促進業務多遠化背景下,其占總營收的貢獻率,從 2017 年的 95.3% 到 2020 年 6 月 30 日的 68.5%。在線營銷業務則在快速增長,招股書顯示,2020 年上半年,快手線上營銷服務收入達到 72 億元,較去年同期增長 222.5%。
實際上,盡管營收占比不高,但電商業務是快手最重要的增長點。同樣根據艾瑞報告顯示,根據商品交易總額計,快手是如今第二大的直播電商平臺。
根據招股書顯示,快手電商上半年 GMV 為 1096 億元。同時也是在上半年的 5 月份,快手與京東達成了戰略合作協議。京東全部接盤了快手小店的電商供應鏈,快手小店可無需跳轉,直接走站內成交的模式。
對于直播電商重要的節日,無論是“雙百億補貼”618 還是雙 11 都在下半年,預計快手電商整年 GMV 或許能達到 3000 億元。
應當說,從 2020 年春節冠名活動前,快手開啟狼性作戰文化后,快手的一系列數據都在這一年中有較快地增長。此前曾傳言,程一笑對快手春節活動的評價是“對結果不滿意,但是對過程滿意。”
從當下來看,快手的內在文化已經被改變。并且同樣是在 5 月份,快手對組織架構進行了重要調整。快手商業化負責人嚴強和運營負責人馬宏彬調換崗位,不讓二者帶團隊且要馬上輪崗。
包括前文提到的與京東戰略合作,這些組織業務調整措施成效幾何,只能等到快手順利上市后,公布的其 2020 年整年數據才可一窺一二。
快手做對了什么
談起快手,很多人固有印象是占據了下沉市場紅利,卻忽略了很多關鍵抉擇。
快手早期的貴人,無疑是天使投資人張斐。他勸韓坤創立 Feed 流視頻產品,也挖掘到程一笑作為產品經理的潛力,并以投資 200 萬元占股 20% 的方式,幫助程一笑成立公司,并且給了快手從 GIF 工具轉社區的關鍵性建議。
也正是這一建議,快手在 2015 年左右的社區時代,打敗了秒拍、美拍一系列短視頻產品,在抖音發力之前成為該領域王者。這也是早期,快手能夠吸引到百度等巨頭投資的關鍵。
時至今日,百度馬東敏仍在內部追問,后續緣何沒有繼續領投快手,當然這些都是題外話。
而在 2015 年之后,快手最重要的決定,無疑是做直播,直播今天是快手最重要的增長火箭。
根據招股書數據,快手在 2017 年、2018 年及 2019 年及截至 2020 年 6 月 30 日止六個月,直播收入分別為 79 億元、186 億元、314 億元及 173 億元,構成了快手營收的絕對主力。
而且直播月度平均付費用戶由 2017 年的1,260 萬增至截至 2020 年 6 月 30 日止六個月的6,400 萬。同期,直播的月度付費用戶平均收入由 2017 年約 52.5 元變為 2020 年 6 月的 45.2 元。
而且根據第三方數據顯示,直播虛擬禮物打賞市場規模于 2019 年達到 1400 億元,預計在 2025 年將達到 4166 億元,復合年增長率為 19.9%。一聲聲“老鐵沒毛病”中,快手直播收入有進一步提升的空間。
另一重要抉擇,就是快手一直強調“時光記錄”和“普惠”分發邏輯,從而擁有強人物背書的情況下,快手較早開啟了主播直播帶貨的模式。尤其在 2019 年“直播電商元年”的背景下,快手的直播帶貨正在成長為快手的支柱性業務。
同樣根據艾瑞報告顯示,在中國,直播電商的商品交易總額,預計將從 2019 年的 4168 億元,增至 2025 年的 64,172 億元,復合年增長率為 57.7%。在 2019 年,直播電商的商品交易總額占中國零售電商市場的 4.2%,該占比預計將在 2025 年達到 23.9%。
直播帶貨的市場發展空間依然巨大,當然該領域也吸引到淘寶直播、抖音直播、多多直播等一系列強勁對手,快手電商未來面臨的競爭一定會非常激烈。
快手“成長的遺憾”
快手連續做對三次選擇,這讓它成為今天的“快手”。但也是在三次重要抉擇中的可玩味之處,為今天的局面埋下伏筆。
快手最重要的產品設計理念,是采用了雙列 Feed 流。據悉這一模式效仿的是 Instagram 的圖片社交模式,雙列 Feed 流確實給了用戶最大的選擇權利,也減少了產品對算法的過于依賴,所以當下對短視頻產品“時間熔爐”的批評聲音中,矛頭基本對準了快手的某競品。
不過,快手也許并不會為此慶幸。雙列 Feed 流對用戶時長,用戶增長以及廣告的不友好,這在快手內網也在不斷反思。甚至據自媒體《朱思碼記》報道,快手曾在冠名春晚的 K3 戰役中,日活短暫達到 3.2 億的峰值,卻在此后急速下跌了 5000 萬的數據,雙列 Feed 流難以留住用戶也成了罪狀之一。
對標抖音,推出大屏沉浸式單列 Feed 流產品,成為快手不斷進行得探索。2018 年 11 月,快手推出了「快手概念版」,2019 年 8 月推出主站之外的版本「快手極速版」,這些都是單列的產品形態,也為快手的日活貢獻頗多,甚至最新的快手主 App 也讓雙列和單列同時存在。
相比雙列和單列 Feed 流的優劣比較,還有可討論的空間。快手沒有在第一時間大規模引入 MCN 和公會,錯失了鞏固內容生態領先的機會,這點快手內外也在惋惜。
由于快手一直強調普惠的算法推薦邏輯,并不會強力推薦頭部主播。另外對公會的政策一直不明朗,導致快手在日活領先的 2017 年,沒有趁機大規模引入引入公會提升內容質量,增加商業化能力。
很多對內容有“潔癖”的直播平臺,早期都會對公會實行不冷不熱的態度,卻在準備登陸資本市場著急商業化之際,又對公會百般示好,游戲直播平臺斗魚和快手應該都重蹈了這一覆轍。
“如果快手早引入公會,不知還會有其他平臺什么事。”也正是帶著這種遺憾,快手在 2019 年開始,大規模引入公會。電商、美妝、游戲等領域相繼開過獨立的招商峰會,甚至在游戲直播領域,快手給公會開出了行業最高的抽成比例分成政策。
額外提一句,快手游戲直播是外界最為忽略的潛力業務。2019 年背靠騰訊游戲版權支持,2020 年發力移動游戲直播,接收了觸手直播的“王者榮耀”和“吃雞”頭部主播后,快手游戲直播復制了一場虎牙式的逆襲。
而在 2020ChinaJoy 全球電競大會上公開數據顯示,截至今年 5 月底,快手游戲直播月活用戶超過 2.2 億,游戲短視頻月活用戶突破 3 億。這部分業務的商業化,預計是快手 IPO 以后的重點。
快手最重要的抉擇,今天看來可能是廣告和直播兩條分岔路的選擇。宿華和程一笑為快手選擇的是后者。
在抖音未發布招股書之前,也許能為快手的選擇叫好,畢竟直播秀場打賞為快手較早賺到了第一桶金,也幸運地迎來直播帶貨的熱潮。但據騰訊《潛望》獲得的消息顯示,抖音今年廣告營收目標超過 900 億元。如果抖音這一營收數據被證實,快手應該也略微會有遺憾。
快手 2019 年線上營銷收入未過百億
畢竟在直播這條路上,快手也不是一帆風順。雖然快手頭部帶貨量和整體帶貨銷售總額遠遠大于抖音,比如快手主播辛巴宣布 2020 年雙 11 帶貨目標,是令人咋舌的 80 億元銷售額。不過,據《界面》不完全統計,快手六大家族粉絲總量加起來已經超過了 8 億,形成了尾大不掉的局面。
快手曾封殺過辛巴和散打哥兩大頭部主播,然而為了快手的直播電商業績,二者的封殺又被解除。快手產品強調私域流量的設計,實際上導致頭部主播已經掌控了流量的主動權。
今天看來,抖音的算法至上的邏輯,雖然對主播不友好,但卻讓平臺始終掌控話語權。而且抖音將一、二類電商合并的模式下,也預示著二者在直播帶貨領域走上了分叉路徑:“快手電商做 GMV,抖音電商做流量”,也即快手電商核心要靠傭金商業化,抖音電商的營收主力還是依靠商家買量。
根據艾瑞諮詢,中國 2019 年移動互聯網用戶數達 8.73 億,2025 年將達 11 億;?中國移動互聯網用戶日均在線時長 2019 年 4.35 小時,預計到 2025 年將達 5.73 小時;2019 年,日均在線時長中大約 29.7% 用在基于視頻的社交及娛樂平臺上,這個比例到 2025 年預計將達 36.3%。
這是快手和抖音等短視頻/直播平臺面臨的大盤情況,爆發式增長的時代已經過去。在 IPO 路上先行一步的快手,接下來將要講述的故事,仍舊是移動互聯網最后的高光。
短視頻 視頻 視頻直播
版權聲明:本文內容由網絡用戶投稿,版權歸原作者所有,本站不擁有其著作權,亦不承擔相應法律責任。如果您發現本站中有涉嫌抄襲或描述失實的內容,請聯系我們jiasou666@gmail.com 處理,核實后本網站將在24小時內刪除侵權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