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數據“復活”記
1201
2025-03-31
為什么要提供物理機納管模式?
GuassDB(DWS)提供物理機納管運營模式,主要針對客戶在搭建集群時,已有存量物理機集群,為了保護已有資產,通過將物理機模式集群管控面對接至HCS混合云,在HCS DWS控制臺提供集群狀態的統一監控。
BMS裸金屬模式與物理機納管模式的差異點?
差異項
BMS模式
物理機納管模式
依賴硬件
參考華為云Stack x.x.x 硬件checklist。
參見華為云Stack x.x.x數據倉庫服務軟件安裝指南物理機納管模式章節硬件要求
操作系統
x86平臺,僅支持EulerOS 2.5
鯤鵬平臺,僅支持EluerOS 2.8
參見華為云Stack x.x.x數據倉庫服務軟件安裝指南物理機納管模式章節操作系統要求
最小集群規模
最小計算節點為3節點+ManageOne云平臺底座。
2*FusionInsight Manager管理節點+3*數據節點+ManageOne云平臺底座。
最大集群規模
默認32,最大256節點。
1024節點。
數據庫CN和DN規格
CN個數:默認2個,最大5個。
DN個數:最大1024個。
CN個數:最大10個。
DN個數:最大4096個。
安裝過程
使用HUAWEI CLOUD Stack Deploy進行自動化安裝,安裝后需要手動進行BMS入云、創建BMS規格等操作。
安裝形式為獨立軟件包形式,需要根據實際的集群機器配置進行前期規劃,生成LLD規劃文件,參見倉庫服務軟件安裝指南安裝GaussDB(DWS)物理機集群章節進行安裝。軟件安裝后對接HCS底座,參見倉庫服務軟件安裝指南納管GaussDB(DWS)物理機集群章節進行納管。
升級過程
用戶不需要關心GaussDB(DWS) 集群的修補或升級,因為GaussDB(DWS) 將自動處理版本升級。當GaussDB(DWS) 服務升級后,GaussDB(DWS) 將在集群的“可維護時間段”內,自動將集群升級到最新版本,無需人為操作。
提供高版本升級軟件包,使用升級工具進行數據庫軟件升級,升級形式為離線升級。
運維過程
集群運維,依賴ManageOne云平臺及Service OM,監控、告警、性能指標都在云平臺上進行操作和管理。
物理機集群納管后,HCS平臺提供集群狀態與告警監控,在FusionInsight Manager界面上進行運維操作。
數據庫運維過程
需要云平臺運維人員支持,通過沙箱登錄集群節點。
可直接遠程SSH登錄集群節點進行數據庫維護。
計費模式
與云服務形態銷售模式為準。
以數據庫CPU算力為計費依據,計費量綱為vCPU。
適用場景
服務器要求,與HCS硬件要求拉齊。
客戶已有舊集群利舊,保護客戶硬件資產。
未來演進
混合云主打場景。
集群接受納管后提供運維服務,后續逐步遷移到統一架構。
納管后的集群如何進行運維?
運維人員日常需在DWS服務控制臺和ManagerOne管控面關注納管集群的集群狀態,告警信息,軟硬件運行情況。 當納管集群發生故障告警時,登錄納管集群FusionInsight Manager管控面進行運維操作。
DWS Console與ManageOne支持的功能:
2. ManageOne 可同步納管的納管集群的告警信息。
3. ManageOne 對接eSight后,可對納管集群服務器硬件狀態進行管理。
FusionInsight Manager支持的功能:
1. 原有的集群運維能力均由FIM提供,如安裝、升級、補丁、節點替換、用戶管理等操作。
小結
GuassDB(DWS)提供了多種部署方式與運營形態,本文中只對于物理機納管模式做了簡單介紹。文章內容僅作為參考。
EI企業智能 Gauss AP 數據倉庫服務 GaussDB(DWS)
版權聲明:本文內容由網絡用戶投稿,版權歸原作者所有,本站不擁有其著作權,亦不承擔相應法律責任。如果您發現本站中有涉嫌抄襲或描述失實的內容,請聯系我們jiasou666@gmail.com 處理,核實后本網站將在24小時內刪除侵權內容。
版權聲明:本文內容由網絡用戶投稿,版權歸原作者所有,本站不擁有其著作權,亦不承擔相應法律責任。如果您發現本站中有涉嫌抄襲或描述失實的內容,請聯系我們jiasou666@gmail.com 處理,核實后本網站將在24小時內刪除侵權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