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么從手機傳視頻(怎么從手機傳視頻到百度網盤)
848
2025-04-01
一. 磁盤管理命令——free,du,df,fdisk
free命令:查看內存使用情況,包括虛擬內存、物理內存和緩沖區
常用選項:
-b 以字節為單位,默認選項
-k 以KB為單位
-m 以MB為單位
du命令:顯示目錄中文件的空間大小
命令格式:du [參數] [路徑名]
常用選項:
-m 以MB為單位,統計文件的容量 (默認為KB)
實例:
#du /etc 顯示/etc下文件的容量
df命令:統計分區的使用情況
命令格式:df [參數] [分區號/裝載點]
常用選項:
-m 以MB為單位,統計使用情況
實例:
#df 顯示當前所有已裝載的分區使用情況
#df /home 顯示/home 分區的使用情況
fdisk命令:用于管理磁盤分區,它提供了集添加、刪除、轉換分區等功能于一身的“一站式分區服務”。(常用)
語法格式:fdisk [磁盤名稱]
二. 添加硬盤設備
第1步:首先把虛擬機系統關機,稍等幾分鐘會自動返回到虛擬機管理主界面,然后單擊“編輯虛擬機設置”選項,在彈出的界面中單擊“添加”按鈕,新增一塊硬件設備。
第2步:選擇想要添加的硬件類型為“硬盤”,然后單擊“下一步”按鈕就
可以了,這確實沒有什么需要進一步解釋的。
第3步:選擇虛擬硬盤的類型為SCSI(默認推薦),并單擊“下一步”按鈕
,這樣虛擬機中的設備名稱過一會兒后應該為/dev/sdb。
第5步:將“最大磁盤大小”設置為默認的20GB。這個數值是限制這臺虛擬
機所使用的最大硬盤空間,而不是立即將其填滿,因此默認20GB就很合適了,單擊“下一步”按鈕。
第6步:設置磁盤文件的文件名和保存位置(這里采用默認設置即可,無需
修改),直接單擊“完成”按鈕。就可以開啟虛擬機了
建立了還不夠,我們需要進入磁盤對他進行分區操作,如下圖
在虛擬機中模擬添加了硬盤設備后就應該能看到抽象成的硬盤設備文件了。按照前文講解的udev服務命名規則,第二個被識別的SCSI設備應該會被保存為/dev/sdb,這個就是硬盤設備文件了,但在開始使用該硬盤之前還需要進行分區操作
三. 硬盤設備的分區操作
過程有四步
步驟一:先在虛擬機中添加硬盤
步驟二:分區
步驟三:格式化,格式成相應的文件系統類型
第四步:掛載
我就以這一道題為列
為自己的Linux環境添加一塊硬盤,分成一個主分區一個擴展分區,然后設置邏輯分區,大小自定,格式化硬盤為XFS格式。
如上面的添加硬盤的方法,我設置了一個5g的內存(為了方便測試)
(1)利用命令 fdisk /dev/sdb進入硬盤設備,然后輸入n:添加新的分區
參數p來創建主分區,參數e來創建擴展分區(fidsk命令上面介紹了,下面就不多解釋了)
(2)創建主分區
在確認創建一個主分區后,系統要求您先輸入主分區的編號。主分區的編號范圍是1~4,因此這里輸入默認的1就可以了。接下來系統會提示定義起始的扇區位置,敲擊回車鍵保留默認設置即可。系統會要求定義分區的結束扇區位置,只需要輸入+2G即可創建出一個容量為2GB的硬盤分區。
注意:不輸入按回車就是自動default給你
查看,再次使用參數p來查看硬盤設備中的分區信息。果然就能看到一個名稱為/dev/sdb1、起始扇區位置為2048、結束扇區位置為4196351的主分區了。
(3)創建擴展分區
原理跟主分區一樣,輸入n
輸入e
查看,這樣子就完成了
(4)創建邏輯分區:我這里直接將擴展分區內存都分給了邏輯分區(因為我懶得配置,就做個測試而已,你們可以自己配置里面的內存)
(5)保存:這時候千萬不要直接關閉窗口,而應該敲擊參數w后回車,這樣分區信息才是真正的寫入成功啦。
配置分區了還是不能用,需要格式化
如果硬件存儲設備沒有進行格式化,則Linux系統無法得知怎么在其上寫入數據。因此,在對存儲設備進行分區后還需要進行格式化操作。在Linux系統中用于格式化操作的命令是mkfs。這條命令很有意思,因為在Shell終端中輸入mkfs名后再敲擊兩下用于補齊命令的Tab鍵,會有如下所示的效果:
那么我們開始格式化:
要格式分區為XFS的文件系統,則命令應為:mkfs.xfs /dev/sdb1
首先是創建一個用于掛載設備的掛載點目錄;然后使用mount命令將存儲設備與掛載點進行關聯
掛載到mnt目錄
sdb3和sdb5擴展和邏輯分區同理,得要掛載
最后使用df -h命令來查看掛載狀態和硬盤使用量信息。
四. 添加交換分區
介紹:
SWAP(交換)分區是一種通過在硬盤中預先劃分一定的空間,然后將把內存中暫時不常用的數據臨時存放到硬盤中,以便騰出物理內存空間讓更活躍的程序服務來使用的技術,其設計目的是為了解決真實物理內存不足的問題。但由于交換分區畢竟是通過硬盤設備讀寫數據的,速度肯定要比物理內存慢,所以只有當真實的物理內存耗盡后才會調用交換分區的資源。
我拿一道例子來解釋說明添加過程吧
為自己的Linux環境添加一塊硬盤,在硬盤中分配2G空間作為交換分區,并添加到開機自動掛載。
交換分區的創建過程與前文講到的掛載并使用存儲設備的過程非常相似。在對/dev/sdb存儲設備進行分區操作前,有必要先說一下交換分區的劃分建議:在生產環境中,交換分區的大小一般為真實物理內存的1.5~2倍,為了讓大家更明顯地感受交換分區空間的變化,這里取出一個大小為5GB的主分區作為交換分區資源。在分區創建完畢后保存并退出即可:
我們用mk按tab兩下看一下交換分區格式化的命令mkswap
用free -m命令查看還未變大,5g還沒加進去,證明還沒被使用
輸入swapon /dev/sdb1掛載,在查看發現增加加了5g容量,說明交換分區正常工作了
為了能夠讓新的交換分區設備在重啟后依然生效,需要vi按照下面的格式將相關信息寫入到配置文件中,并記得:wq保存:
更多Linux學習可以看以下鏈接:
Linux操作系統的發展和介紹
Linux和其他操作系統的區別
震驚!面向新手最全面的Linux命令大全出爐了
Linux文本編輯器——vim編譯器的全面講解
Linux文件權限 出爐啦, 快進來學習吧!
Linux系統下的用戶和用戶組的創建和管理
Linux中RPM軟件包和YUM軟件倉庫的介紹和使用
Linux系統下服務和運行目標管理——單用戶和多用戶模式的切換
cron服務——Linux計劃任務管理
Linux系統中網絡協議和網絡配置文件的介紹
Linux系統中網絡管理命令和查看網絡配置的命令
Linux系統中配置網絡信息IP地址,子網,網關,主機——永久配置和臨時配置
Linux——物理設備介紹——掛載硬件設備講解
請給我點個贊鼓勵我吧
Linux 彈性文件服務
版權聲明:本文內容由網絡用戶投稿,版權歸原作者所有,本站不擁有其著作權,亦不承擔相應法律責任。如果您發現本站中有涉嫌抄襲或描述失實的內容,請聯系我們jiasou666@gmail.com 處理,核實后本網站將在24小時內刪除侵權內容。
版權聲明:本文內容由網絡用戶投稿,版權歸原作者所有,本站不擁有其著作權,亦不承擔相應法律責任。如果您發現本站中有涉嫌抄襲或描述失實的內容,請聯系我們jiasou666@gmail.com 處理,核實后本網站將在24小時內刪除侵權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