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腦操作系統的內核結構有哪些(操作系統的內核特征有哪四個)
計算機操作系統(操作系統OperatingSystem,簡稱OS)是計算機程序、用戶和計算機之間的接口,用于管理和控制計算機軟硬件資源,以及計算機硬件和其它軟件的接口。以下就是為大家帶來的電腦操作系統的內核結構有哪些。
電腦操作系統的內核結構有哪些
一,單內核也叫宏內核。單內核結構是操作系統中各內核部件混合的形式。該結構于20世紀60年代(也有1950年代初的說法,仍存在爭議),歷史最長,是操作系統內核與外圍分離的原始形式。
二,微內核,被稱為微核心。微內核結構是20世紀80年代產生的一種新型內核結構,強調結構部件與功能部件的分離。20世紀末,基于微內核結構,超微內核和外核在理論領域得到了發展。雖然自20世紀80年代以來,大多數理論研究都集中在以微內核為首的新興結構上,但在應用領域,基于單內核結構的操作系統一直處于主導地位。
三,混合內核(Hybridkernel)就像微內核結構,但其組件在核心態下運行更多,以獲得更快的執行速度。
四,外核(Exokernel)的設計理念是盡量減少軟件的抽象化,使開發者能夠專注于硬件的抽象化。外核的設計極其簡化,其目標是簡化傳統微核的信息傳輸機制和整個核心的軟件抽象層。
計算機操作系統能夠管理計算機系統的硬件、軟件和數據資源,控制程序運行,改善人機界面,為其他應用軟件提供支持,使計算機系統所有資源發揮最大的效用。以上就是為大家帶來的電腦操作系統的內核結構有哪些。
版權聲明:本文內容由網絡用戶投稿,版權歸原作者所有,本站不擁有其著作權,亦不承擔相應法律責任。如果您發現本站中有涉嫌抄襲或描述失實的內容,請聯系我們jiasou666@gmail.com 處理,核實后本網站將在24小時內刪除侵權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