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樣開發一個軟件(軟件開發的流程是)
軟件開發是根據用戶要求構建軟件系統或系統中軟件部分的過程。軟件開發是一個系統工程,包括需求捕獲、需求分析、設計、實現和測試。軟件通常用某種程序設計語言來實現。軟件開發工具可以用來開發。軟件分為系統軟件和應用軟件,不僅包括可以在計算機上運行的程序,還包括與這些程序相關的文件。下面就讓為大家介紹怎樣開發一個軟件。
1,市場調研
技術和市場要結合才能體現最大價值。
2,需求分析?? ? ? ?這個階段需要出三樣東西,用戶視圖,數據詞典和用戶操作手冊。用戶視圖是該軟件用戶(包括終端用戶和管理用戶)所能看到的頁面樣 式,這里面包含了很多操作方面的流程和條件。數據詞典是指明數據邏輯關系并加以整理的東東,完成了數據詞典,數據庫的設計就完成了一半多。用戶操作手冊是 指明了操作流程的說明書。請注意,用戶操作流程和用戶視圖是由需求決定的,因此應該在軟件設計之前完成,完成這些,就為程序研發提供了約束和準繩,很遺憾 太多公司都不是這樣做的,因果顛倒,順序不分,開發工作和實際需求往往因此產生隔閡脫節的現象。需求分析,除了以上工作,筆者以為作為項目設計者應當完整 的做出項目的性能需求說明書,因為往往性能需求只有懂技術的人才可能理解,這就需要技術專家和需求方(客戶或公司市場部門)能夠有真正的溝通和了解。
3,概要設計
將系統功能模塊初步劃分,并給出合理的研發流程和資源要求。作為快速原型設計方法,完成概要設計就可以進入編碼階段了,通常采用這 種方法是因為涉及的研發任務屬于新領域,技術主管人員一上來無法給出明確的詳細設計說明書,但是并不是說詳細設計說明書不重要,事實上快速原型法在完成原 型代碼后,根據評測結果和經驗教訓的總結,還要重新進行詳細設計的步驟。
4,詳細設計
這是考驗技術專家設計思維的重要關卡,詳細設計說明書應當把具體的模塊以最‘干凈’的方式(黑箱結構)提供給編碼者,使得系統整體 模塊化達到最大;一份好的詳細設計說明書,可以使編碼的復雜性減低到最低,實際上,嚴格的講詳細設計說明書應當把每個函數的每個參數的定義都精精細細的提 供出來,從需求分析到概要設計到完成詳細設計說明書,一個軟件項目就應當說完成了一半了。換言之,一個大型軟件系統在完成了一半的時候,其實還沒有開始一 行代碼工作。那些把作軟件的程序員簡單理解為寫代碼的,就從根子上犯了錯誤了。
5,編碼
在規范化的研發流程中,編碼工作在整個項目流程里最多不會超過1/2,通常在1/3的時間,所謂磨刀不誤砍柴功,設計過程完成的好,編 碼效率就會極大提高,編碼時不同模塊之間的進度協調和協作是最需要小心的,也許一個小模塊的問題就可能影響了整體進度,讓很多程序員因此被迫停下工作等 待,這種問題在很多研發過程中都出現過。我們在編碼的時候一定要軟件開發的 代碼規范編碼時的相互溝通和應急的解決手段都是相當重要的,對于程序員而言,bug永遠存在,你必須永遠面對這個問題,大 名鼎鼎的微軟,可曾有連續三個月不發補丁的時候嗎?從來沒有!
6,軟件測試有很多種
按照測試執行方,可以分為內部測試和外部測試;按照測試范圍,可以分為模塊測試和整體聯調;按照測試條件,可以分為正常操 作情況測試和異常情況測試;按照測試的輸入范圍,可以分為全覆蓋測試和抽樣測試。以上都很好理解,不再解釋。總之,測試同樣是項目研發中一個相當重要的步 驟,對于一個大型軟件,3個月到1年的外部測試都是正常的,因為永遠都會又不可預料的問題存在。完成測試后,完成驗收并完成最后的一些幫助文檔,整體項目 才算告一段落,當然日后少不了升級,修補等等工作,只要不是想通過一錘子買賣騙錢,就要不停的跟蹤軟件的運營狀況并持續修補升級,直到這個軟件被徹底淘汰 為止。
軟件開發專業主要培養具有一定計算機軟硬件維護、網絡建設、維護管理的先進實用技術人才。通過本專業的學習,掌握常用計算機軟件的使用、維護和技能使用、維護和技能;在硬件方面,學生應了解計算機硬件的開發,掌握計算機組裝方法,使用應用軟件檢測計算機性能和故障范圍,掌握硬件故障的一般處理方法。以上就是為大家分享的怎樣開發一個軟件。
版權聲明:本文內容由網絡用戶投稿,版權歸原作者所有,本站不擁有其著作權,亦不承擔相應法律責任。如果您發現本站中有涉嫌抄襲或描述失實的內容,請聯系我們jiasou666@gmail.com 處理,核實后本網站將在24小時內刪除侵權內容。